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世纪初叶,伴随着辛亥革命失败的结局而来的,便是北洋军阀和各派地方军阀的统治。盘据广西十年的陆荣廷桂系军阀政权,曾经进兵湖南,占据广东,称得上烜赫一时,炙手可热。剖析陆荣廷军阀政权的出现、演化和覆灭,在西南军阀史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社会土壤和历史背景军阀统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政治特征。陆荣廷军阀政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土壤和历史背景。清政府依赖帝国主义和湘系、淮系地主武装把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一年六月,孙中山以“援桂”名义,发动了一场讨伐旧桂系军阀头子陆荣廷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孙中山晚年革命生涯中的一件大事。而且,这场战争的发生,对尔后的广西政局影响甚大,它是旧桂系崩溃和灭亡、新桂系崛起和形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这场战争进行探讨,乃是研究孙中山和研究桂系军阀史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黄绍竑,字季宽,广西容县黎村乡山咀村人。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国民党陆军上将。20年代中期,在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支持、帮助下,他与李宗仁、白崇禧等打败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势力,统一广西,取代了旧桂系在广西的统治,建立了新桂系在广西的“一统天下”。他历任新桂系军长、副总司令、广西民政长、广西省政府主席等军政要职,曾是新桂系军阀集团的第二号头目,其地位仅次于李宗仁而在白崇禧之上。1930年因内部矛盾,他脱离新桂  相似文献   

4.
梧州,这座风景绚丽、历史悠久、在近代有着“小广州”、“小香港”之称的城市,曾与“北伐”二字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的北伐,或者是1926年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都与梧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反映了梧州和广西曾有过的光辉历史,体现了梧州和广西人民对孙中山和国共合作的广东革命政府北伐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一、1921年孙中山取道广西北伐与梧州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并出兵广西打败陆荣廷旧桂系后,为了打倒北洋军阀、削平内乱、统一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即乘战…  相似文献   

5.
浅析陆荣廷政治战略对新桂系的影响罗婧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是20世纪前半期,广西先后兴起的两支重要地方军事政治势力。为了在近现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充任显要角色,他们各自制订了一套适宜省情和国情,又颇具时代特色的政治战略。本...  相似文献   

6.
自一九一七年南京临时约法被北洋军阀蹂躏之后,孙中山为了和北洋军阀斗争,继续进行中国革命事业,曾经和西南军阀桂系陆荣延滇系唐继尧合作,进行护法运动。一九一七年,他会从上海赴广州和桂系陆荣廷合作,召集了在北京被北洋军阀所解散了的日国会议员,重开国会。孙被举为大元  相似文献   

7.
旧桂系军阀头子陆荣廷在本世纪的初叶曾经统治广西多年。作为清朝的末任广西提督,辛亥革命的浪潮眼看就要把他席卷而去。然而当时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却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使这个平庸而渺小的人物登上了广西都督的宝座,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略论旧桂系集团的特点高红霞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旧桂系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军事集团之一。陆荣廷治桂十年,尽管局促西南一隅,其触角只延伸到广东、湖南,但在当时却是一支时常影响整个中国政局的地方实力派,所谓北猿(袁世凯)南鹿(陆荣廷),南鹿(陆荣廷)北漳(张作霖...  相似文献   

9.
新桂系时期广西选派留学生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桂系是在群雄逐鹿中崛起的新军阀集团。他们的领导人李宗仁、黄绍、白崇禧 ,虽然也是行武出身 ,但与旧军阀譬如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等人有较大的区别 ,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 ,受到以辛亥革命为主流的新思潮的影响 ,有革新思想 ;而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他们身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们雄心勃勃 ,有朝气。他们在统一广西之后 ,提出“建设广西 ,复兴中国”的口号 ,在广西厉行改革 ,兴办各项事业。新桂系对教育事业颇为重视 ,除了创立推行以国民基础教育为中心的义务教育外 ,还注意发展中等教育 ,兴办普通中学 ,省立、县立、私立一起上 ,还实行国…  相似文献   

10.
1918年3月22日,段祺瑞重新登上北京政府总理的宝座后,继续推行其“武力统一”政策,欲对孙中山组成的广东军政府用兵,借以缓和北洋军阀集团的内部矛盾。当时孙中山虽已成立广东军政府,但盘据两广的军阀陆荣廷,不仅拒绝任军政府元帅职,还公然主张“总统复职”,并通电全国。粤系军阀唐继尧亦挟滇、黔军自重,在他的靖国军攻占成都后,孙中山的秘书长章太炎追随唐继尧从昆明到贵州毕节,虽反复劝说,晓以大义,唐继尧仍不就军政府元帅职。孙中山委任的军政府的六个部、总长,除陆军总长张开儒外,都唯陆荣廷、唐继尧的马首是瞻,不敢轻易就职。这样,孙中山名为军政府大元帅,大权却被桂系军阀所掌握。孙中山的军政府“权日蹙,命令不能出府门”,对内对外,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二十年代,是民国时期广西新、旧两大军阀集团交替的年代。在二十年代里,一方面以陆荣廷、谭浩明、陈炳焜、沈鸿英等为首的旧桂系崩溃和灭亡,另方面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后期是李、白和黄旭初)崛起和形成。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现将李、黄、白统一广西的经过略述如下,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12.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虽然在1925年初推翻了旧桂系,确立了他们对广西的统治,但在此后的几年里,新桂系一直把全力倾注在广州政府的北伐之举和与蒋介石新军阀集团争权夺利的混战上,无法过多顾及广西这一后方基地的建议。1929年至1930年,新桂系在与蒋的战争中失利,被迫退守广西。为着增强与蒋介石集团抗衡的实力,从1931年起,新桂系标榜“三自”、“三寓”和“四大建设”,在广西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拟就三十年代新桂系经济政策出笼的背景、理论依据、具体措施及其作用和影响作一浅略论述,以就教于各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岑春煊是清末民初时期风云人物,大多时间活跃在西南地区,特别是两广,主要依赖于他提拔的龙济光与陆荣廷。在风云变幻时代,三人关系时近时远,他们的合作与分裂对两广及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四个时间段:清末至军政府时期的一致行动;二次革命时期龙济光、陆荣廷投靠袁世凯背离岑春煊;护国运动时期岑春煊、陆荣廷联手驱龙济光;护法运动时期陆荣廷、岑春煊亲密合作,击败欲返粤的龙济光,排挤孙中山,形成桂系独霸两广的局面。两次粤桂战争后,岑春煊、陆荣廷先后宣布下野,退出政界。  相似文献   

14.
陆荣廷散论     
在民国初年叱咤政坛的人物中,作为桂系军阀鼻祖的陆荣廷十分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他通过个人奋斗从社会的最底层登上了雄踞一隅的权位,更重要的是,陆氏跌宕起伏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而他本人则成为同时代一批人的典型代表,这些人始而挣扎于贫困潦倒中,继而借助于时代潮流得势,最终却被自身封建主义的恶性膨胀所淹没.关于陆荣廷的研究,学术界已进行了多年,本文仅就与陆荣廷评价有关的问题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三)白崇禧自认为得意的杰作前章述及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是在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大力支持下起家,统一广西的;另一方面,李、黄、白等的倒陆(荣廷),平沈(鸿英)、拒唐(继尧),而统一广西并出师当时的广东南路。助粤肃清叛军邓本殷、申葆藩及陆荣廷残余林俊廷等部,对广东革命政权的巩固以至促成北伐,亦有其不可抹煞的功绩。李宗仁等一批受过军事教育的青年军官,无论从精力、智力、魄力各方面看,都比老军阀唐继尧、陆荣廷、沈鸿英,胜过一筹,所以他们能复劣势为优势,以弱敌强,以寡胜众,绝非偶然。如黄绍竑,白崇禧看到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选择投靠孙中山之路;黄绍竑在梧州,猛擒沈鸿英干将冯葆初,后来李宗仁同黄绍竑联合,接受白崇禧的建议,在战略上决定联沈倒陆,《倒陆是真,联沈是假》,李宗仁兵不血及于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五日占领南宁,同时激励了沈鸿英  相似文献   

16.
桂系,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方政治军事集团。历史上。这一地方集团有二:一是以陆荣廷为首,属于北洋军阀政府的旧军阀范畴,人们一般称之为“旧桂系”;一是以李宗仁、黄绍雄、白崇禧、黄旭初为首,属于国民党政府的地方实力派,即国民党桂系,人们一般称之为“新桂系”。国民党桂系前期(1925-1930年)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即李、黄、白时期;中后期(1931—1949年)的主要领导人是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即李、白、黄时期,本书所写的仅限于国民党桂系。  相似文献   

17.
在民国时期众多的军阀中,桂系以它显赫的地方实力派地位,特别引人注目。以陆荣廷、谭浩明为首的桂系,属于北洋军阀一类的旧军阀范畴;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为首的桂系,则属于国民党新军阀系统。前者可称为旧桂系,后者可  相似文献   

18.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1925年打败旧桂系陆荣廷、沈鸿英之后,登上了统治广西的政治舞台。此后几年,新桂系几经变化,几起几落,直到1931年重掌广西政权,才稳定下来。就在这一年,新桂系开始推行“三自三寓”政策(自卫自治自给,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1934年颁布《广西建设纲领》。为了叙述方便下简称为政策、纲领。  相似文献   

19.
论孙中山开发广西的思想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广西是孙中山开发建设中国经济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孙中山开发广西主张的提出、开发的内容、方法和理论之根据等方面的论述,冀以促进对孙中山物质建设理论的研究,并为今天广西的开发和经济的振兴提供借鉴。 一 1921年援桂讨陆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旧桂系陆荣廷在广西的统治,使两广基本上得到统一,这为广西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战争结束不久,孙中山决定取道广西北伐,并设北伐大本营于桂林。从1921年10月至1922年4月,孙中山率领北伐军在广西驻扎半年之久,就在这段时间,孙中山作了多次演讲,将开发广西作为广西的“善后方针”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西“特种部族教育”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桂系集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地方政治、军事集团,在中华民国的政治和军事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它曾统治广西25年,安徽12年,湖北1年多,势力波及近半个中国.新桂系的历史,是中华民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从事民国史或近代军阀研究的中外历史学者们的辛勤劳动下,有关新桂系的论文和专著,堪称丰富多彩.但从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多偏重于新桂系的政治史和军事史,而极少涉及教育史,特别是从新桂系实施“特种部族教育”这个侧面来研究新桂系治理广西的文章,迄今基本上没人涉及.有鉴于此,笔者选择了新桂系集团治理广西的这一侧面——实施“特种部族教育”作为研究课题.同时,这也是笔者试图为开拓新桂系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作点粗浅的尝试.“特种部族教育”,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西省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之称呼.我国少数民族虽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原因,其教育无论是质还是量,均不能与汉族相比拟.因此,少数民族教育较之汉族教育有其独特的价值.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新桂系集团在战乱频仍之际,能意识到这点,根据国民政府的有关规定,从广西的实际出发,实施“特种部族教育”,可谓顺乎历史潮流.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