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医患关系紧张和医患冲突频发的主要原因,而不重视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又是导致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履行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的职责,将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使医学生不仅学到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学到人文知识,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处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文化环境下,中职生作为一个重要又特别的受教育群体,其文化基础不牢、判断是非力不强、思想品质有所缺失,他们的人文精神和素质较为脆弱,无法正确对待繁复的多元文化.为此,在中职教育中,必须充分利用中职语文教学这一人文教育的主要阵地,担当起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的重任,使中职生成为"人"和"才"的完美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兰燕  杨勇 《科学咨询》2008,(24):49-49
<语文课程标准>把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所谓人文素养,指的是(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3)具备开阔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现代高等护理学教育中构建道德修养与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为出发点,研究道德修养与人文精神在高等护理学教育体系中的内涵,通过总结传统高等护理教学模式因严重忽视道德修养与人文精神所带来的种种弊端,阐述思想及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改进教学思想、模式,完善教师的人文素养,改善教学方式和相关管理体系,有助于实现道德修养与人文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从培养人、塑造人这一使命出发,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奠定人文基础,培养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与科技融合;营建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坚持把教育人、关爱人、理解人、尊重人结合起来,传播人文关怀。"爱的教育"实现了这个结合,取得了成效。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具有内在统一性,这是开展"爱的教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郑福元 《科学咨询》2007,(16):56-56
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不断成熟,H趋稳定的关键时期。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显露出种种问题,使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难以整合思想政治学科中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科学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无疑是对这一矛盾的有效化解。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为初中思想政治课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翠霞 《经营管理者》2013,(32):322-322
中国医学教育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随着时间的发展医学人文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加强培养医生的无私、谦虚、高尚、知识丰富。这些均可以体现人文精神的光华,医学史最具有人文京山传统的学科,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传统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填鸭教学,而忽视文化情感探索等人文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入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相似文献   

10.
朱乾红 《科学咨询》2009,(22):11-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生动体现。人文关怀既是当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实质性内容。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承袭并倡导“尊师重教”,而对学生多管理,少尊重;多有纪律约束,少见人文关怀。新的教育理念则要求学校的教育要为“一切学生”着想,要为“学生一切”着想,使每一个学生都的成为对社会有益人,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人为本,让教育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这个定义突出了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人丈素质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即人文精神教育。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大学是人文精神的创造源和传播源,面对当今大学(包括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和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本文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简要阐述了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并就如何实现人丈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人文、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理解,并分析中学物理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中学物理中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大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文性的特点。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我在理解和挖掘《品德与社会》课程人文性素材,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一、理解人文精神的涵义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人的身体素质、精神品格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完善放在首要地位。那么,《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呢?…  相似文献   

15.
人文科学源于拉丁文humanities,意指人性教养。人文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人文主要包括“文、史、哲”,同时包含美学、艺术学、宗教学等。人文分为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们对自身文化的一种了解,是一种学问,是“知道”。人文精神是对文化内在的价值和意义的自觉。它通过人们的行动体现出来,是“体道”。人文的本质首先在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精神。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点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终究是人文社会的基本要素。人文精神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广大教师不妨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的革新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6.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用人单位普遍对人才的人文修养和品行、人格提出了强烈要求,提高职业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将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实训中,加强校园文化和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使学生在环境熏陶中自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使教育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创办新时代学校的过程中,人文校园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这是因为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的重智力知识培养的一种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的人文关怀,有助于其人格的塑造以及人文精神的养成.教师作为实施这一措施的主要载体,如何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有效地融合起来,以及教师在这两种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将是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不断成熟,日趋稳定的关键时期。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显露出种种问题,使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难以整合思想政治学科中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科学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无疑是对这一矛盾的有效化解。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为初中思想政治课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身心全  相似文献   

19.
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体系,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的应是既有医学知识也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在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中要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修养和人文精神。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四个维度,对定向免费医学生人丈素质课教学创新的思路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系统工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尤其要重视诗歌资源的开发,重视诗歌教育的特殊价值。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人学所关注的对象是“人”,即具有强烈情感、态度、意志和目的、需要等主观意识的存在物。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教育活动,不仅要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而且要侧重于人的生存意义、生活方式、生命价值的关怀和维护,不断提升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精神境界以及目的追求等等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