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三岁的年龄应该是花季年龄,有着十分快乐的童年,而我却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拥有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快乐和幸福。九年前,一场车祸使我失去了爸爸,也失去了我们家惟一的生活来源。曾经有人劝妈妈说:“把小莹送人吧,再说她是女孩子,送人以后可以减轻负担,日子还能好过一些!”可妈妈却没有这么做。就在这时,村里的领导得知了我们家的情况后,派人来安慰妈妈,让她重新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并告诉我们:“你们家的困难是暂时的,村里会帮助你们度过难关的”。  相似文献   

2.
13岁的女孩王梦凡,家住在南岸区南坪金山路。10年前的车祸让她身受重伤,失去了子宫和肛门,医生断言她即使救活了,也是在轮椅上度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坚强的她在家人、社会的关爱下,一个个医学奇迹在她身上发生,如今已是中学生的“梦凡故事”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们。  相似文献   

3.
“一个也不能少!” 江苏省沛县彭屯村村民刘淑英,1997年担任计生专干,12年来,风里雨里,走村串户,谁家有几口人,灶门朝哪边,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村民彭守英是个弱智妇女,见了刘淑英只是傻笑。淑英每次上门做工作,都要带上糖块,买些水果,连哄带做工作。人们劝淑英,一个憨子随她去。  相似文献   

4.
真情换得春满园记武安市徘徊镇计划生育助理员马焕叶小魏双山“焕叶,山里姐妹离不开她”马焕叶,今年49岁,是武安市徘徊镇的一名计划生育助理员。如今她在基层做计划生育工作已有16个春秋了。她不是医生,但谁家大人、小孩有了病,都去找她,让她陪着去医院;她不是...  相似文献   

5.
她就坐在我对面,两腿跨在椅背两边,下巴垫在椅背上,话语的细密让人无法插嘴。实话说,我有点纳闷儿,与她只见过几面,而且是公事公办,今天她却像是管不住自己一样向我——一个陌路人道出她的家事。  相似文献   

6.
不是不爱你     
女儿是母亲一手带大的,一直生活在外婆身边的她个性从小就内向而倔强,见人少言寡语。女儿半岁的时候,我就下海去了南方,一年中母女俩顶多也就是见一面两面,在女儿的脑海中,我就是一位给了她好多好吃的和漂亮衣服的阿姨。在一起生活不了几天就又得天各一方.母亲让女儿喊妈妈再见,  相似文献   

7.
女儿是我们夫妻一手带大的,没让别人帮一点忙,因为我们年龄很大才结的婚,婚后第三年才有了这个女儿,掌上明珠似的,也不知该怎么疼了。我们家里条件好,经济又宽裕。所以女儿等于是福坑里长大的。孩子的父亲工作非常忙,女儿主要是我带。可能是溺爱吧,这孩子从小就犟劲特强,从四、五岁时就任性,你拉她往东她就要往西,我们以为这孩子就是这个脾气秉性,可是到了十二、三岁以后,尤其是这两年她开始学得更任性了,要怎样就得怎样,不依她,她会闹翻天。以前一直什么都很听话,学习也好。老师常夸她,说她长得好,还聪明,学什么都挺快。可近一年多不知怎的,像是突然变了一个人,老师也反映说她学习也下滑了,而且穿衣打扮不像个中学生,有点像社会青年,在学校交男朋友,和男孩子整天泡在一起。我们苦口婆心地劝她,一点作用都没有。前些日子她坐火车出去玩,普通硬座不行,一定要买软卧。我们怕她闹,赶紧给她买了。现在发展到和我们做父母的吵嘴时动上手了,还和她爸爸扭打起来。她爸急了打了她嘴巴。这以后,她爸爸气得不回家了。  相似文献   

8.
她,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她,勤俭节约、生活朴实:她,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曾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一年级三等奖,贵州省数学竞赛高三年级三等奖和贵阳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称号。在同学、老师和邻居的心中,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让人羡慕!她就是今年刚从贵阳一中毕业,高考取得613分好成绩的周懋文同学。  相似文献   

9.
这个男孩气愤而迷茫地倾诉着:我上高二时,老师组织我们班同学与外地的某学校比我们低一届的学生,用通信联系的方式联谊。自然,同学大都是异性的交往。我们相互问候相互探讨学习的经验和心得,健康而愉快。我也认识了一位异性同学,而且也很谈得来,她的字体清秀,行文清丽,能感觉她是一个很踏实、很温和的女孩。她的性格也很适合我的个性。这样,高中阶段我们一直通信,这样纯洁、质朴的交往让我感到心里踏实,不仅没有影响我的学习,反而让我的学习更好了。  相似文献   

10.
孤女不孤     
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柳林镇古城畈居委会有一位叫张双的小女孩,今年只有14岁,然而受命运的捉弄,对小张双的童年实在是太不幸,酸楚和苦涩伴随她度过了14个春秋。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只有社会这个大家庭在激励着她,让她茁壮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1.
美拉的故事     
当美拉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幻想着自己住在一所大房子里,里面有电,地上铺着瓷砖,她的丈夫既潇洒又善良,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美拉的家很穷,她是四个女儿中最小的。有时,她爸爸酒喝多了就打妈妈,然后又悲叹自己命运不济,生了这么多女儿。  相似文献   

12.
张鑫是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钟楼社区独生女孩,她四岁时父母亲因病先后去世成为了孤儿,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张鑫的爷爷、奶奶都是退休工人,两人退休金不到800元,且身体多病,生活非常困难。从小懂事的张鑫,小学到高中都非常刻苦认真,今年她以高分考上了华中师范学院。当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全家激动不已,但在高兴之余,7500元的学费让张鑫一家很是为难。她的爷爷、奶奶从7月底开始到处筹学费。  相似文献   

13.
社会观念 前些天,去看望即将分娩的女友。沉浸在即将做母亲的喜悦中的她,讲了她做的一个梦:“我的婆婆站在一个高高的台子上,指责我生了个女孩,还挑拨我和丈夫的关系。”这梦表达的是女友对能否生男孩儿的焦虑。虽然全家并未给她什么压力,而她还是感到了压力,且这种压力已融入生活的细枝末节。女友最后还是生了个女孩,没有人责怪她,但她滋生了一种不能言述的 仅仅因  相似文献   

14.
董平,14岁,现就读于河北省青县职教中心音美班,一个来自生活困窘并且失去双亲家庭的女孩子。生活的艰辛培养了她自立自强的性格,同时也让她深深地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真情。在社会和亲朋的帮助下.她自立自信、顽强拼搏,2001年被评为”省十佳春蕾女童”。今年又被评为”国家十佳春蕾女童”。  相似文献   

15.
早婚的少女     
姥姥的邻居是些维族人,因为我也会些维语,所以也从中认识了一些同龄女孩,尼莎姑丽便是其中之一。尼莎姑丽比我大一岁,今年17岁了,她在校期间学过一些汉语,所以也能跟我用汉语作几句交谈。我们的友情便这样建立了起来。平时她总拿我开玩笑,说我妈早将我指给了哪家的男孩,还笑着用维语逗我:“哈!还是指腹为婚呢!”这时,我便会冲上去与她扭作一团。  相似文献   

16.
有缘     
寻着声音走过去…… 看到一双圣洁的眼睛便痴痴地闯入她的眼线,“你好!”我轻轻地打着招呼。呼地,她把眼睛望向我,笑颜在汩汩流动。她转向我的瞬间,眼睛里没有温柔,有的是灼人的热辣和火一样的快乐。像蛋清一样的白睛,黑黑的瞳仁里面有着远古的苍凉,与热辣并行间还有让你感到的旷野般宁静,又像是远处青山绿水间的一摸夺你眼的虹。  相似文献   

17.
错位的花季     
小成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妈妈为了孩子能踏实长大,含辛茹苦,其中多难只有她自己知道。生活的困苦让她得了白血病,住院很长时间。没人照顾的小成很懂事,不仅学会做饭,还懂得心疼母亲,在学习上从不让母亲费心。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班里的班长,学习成绩优良。这让柔弱的母亲宽慰许多。  相似文献   

18.
一位母亲来电话说:她的儿子上高中,学习方面说不上是好是坏,成绩平平。最近要高考了,可她的儿子就跟平时一样,吊儿郎当,游游逛逛,对复习一点不上心。这位母亲心里着急,可又不敢催儿子复习,怕他发脾气,实在忍不住就对儿子说:快考试了你怎么还不复习呀?儿子对她说的话使她感到不安。儿子说:考上考不上大学有什么用,学习又有什么用。辛辛苦苦的,一宇一句的背书本,让自己累的够戗,等有一天,战争爆发,一颗原子弹大家一块儿完。所以,你也别管我,实在不行,我就到深山里当和尚去。反正我就是不想学。听了儿子的话,看到儿子的样子。这位母亲不安的同时也很彷徨,她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让儿子这么悲观,这么恢心。她说我要是有文化就好了,可以给他讲道理,我这水平,一讲话还不让儿子笑话我。可我心里急啊!他如果这样下去,考大学我就不指望了。他以后会是怎样?走什么路?怎么生活?表面我很平静,可我心里都快急死了。我不知道在我养育和教育他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9.
爱像春天     
杨建凤13岁.是河北省青县上伍小学的一名普通学生。两岁时,遭到亲生父母遗弃。被好心人收养以后.养父母又相继去世。后来。她跟随干奶奶来到了现在的家庭,可奶奶又因病去世了.只剩下这个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爷爷成了她现在惟一的亲人。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杨建凤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真情.然而家庭的贫寒.让她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到了辍学的边缘。但她没有气馁.坚强地面对这一切。是同学、邻居们的帮助和青县小洋人公司“关爱女孩”救助基金的救助,让她又能学习了,并且学习成绩优异。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前,我在农村出生不到半月,生父母因我是女孩,又是先天性的右上肢残疾,便将我裹好后弃之山野。是善良的养母将我拾回,当她含辛茹苦地把我培养成人时,她却离我远去了,但她曾对我至极的抚育和关爱的情景时时萦绕在脑际,让我无法抹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