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的孔子和捷克的夸美纽斯对于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均有过精辟的见解,最早提出了正直持重的道德教育目标和践以养德的道德教育方法。作为当代道德教育思想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孔子、夸美纽斯有关道德教育思想、理论的内涵值得进一步思考与阐发。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发展与实现,在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教育思想、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作为认识来源的基础上,既要进一步拓展道德教育的目标,也要不断开拓道德教育实践的途径;既要积极开展道德教育的考查评价,也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给予受教育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既要注重发挥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也要注重与个体性功能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2.
道德教育是人类的一种伦理、文化传递,是对人们进行道德、品性、人文精神方面的培育。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人类自觉地将个体类化的行为、方法和过程。人的类的意义世界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前提。道德教育具有深刻的人文本性和人文精神,它以人性善为逻辑始点,以对个体的教化和培育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类整体“人化”过程中积淀的社会性伦理为内容,造就和提升个体道德性。道德教育又是人类以文化为指导的对本体人进行“文”而化之的行为和过程,它因民族人化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崇高美是道德感染生成的决定性因子 ,崇高美教育是在德育基础上增加了美育功能的道德教育。在当今高校人文教育相对较弱的态势下 ,我们应力倡崇高美等人文精神教育 ,并注重教育过程中道德感染情景与个体道德图式之间的双向互动 ,走出一条高校道德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蕴含的人文道德精神,将专业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有机地融合与内化,增强人文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分析高校学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专业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融合的方法与途径。结合《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实践专业精神与人文道德精神教育融合内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中,他将道德教育的归宿理解为关注并走进现实的道德生活,也就是说道德教育要同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他强调,道德教育应从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去开展、突破,并扎根于现实道德生活的实际。道德教育应当以解决现实道德生活中的矛盾,促进教育对象个体的发展为根本任务。道德教育要采取“三位一体”道德教育模式;道德教育要跟得上、做得到;道德教育要开辟体验式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性是高校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重要指导 ,充分发挥“两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与时俱进 ,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是一种顺从的教育,理念的错位和功利化的驱使,使传统道德教育偏离了培养人的"目的理性价值",片面强调个体的服从,忽视了个体主体性,忽视了个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和权利.主体性道德选择已从边缘走向了中心.社会结构的转型、多元化社会的形成以及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主体性道德选择已成为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道德选择的教育也成为了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首次利用实验方法,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微观角度,揭示了儿童的道德责任的发生过程和机制。道德责任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经历了由他律的客观责任向自律的主观责任的进化。真正的道德责任产生于协作。皮亚杰的道德责任发生论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启示是:道德教育必须以自由为基础,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活动,才能教会学生负责。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道德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对道德教育本质的认识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个体的道德需要出发,激发道德情感,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分辨力。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必须同社会转型的发展相适应,调整和完善道德教育标准,形成多元的道德体系。道德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人格为目的,注重道德教育实践,以形成个体道德的自律。  相似文献   

11.
长期忽视的个体德育制约了德育质量的提升,导致人的生存问题,压抑人的充分发展。德育工作对个体的深入关注不仅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科学性的需要,也是真正实现人的和谐、充分发展的需要。转变德育观念,改革德育方法、建立德育服务机构、改善德育师资队伍等措施将成为全面落实个体德育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道德教育作为探索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其理论依据在于受教育者个体是道德的主体,在自我道德发展中具有主体性,而且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主体性是其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因。其现实根据在于受教育者道德主体性的缺失。采取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新模式,对于受教育者在现实中道德素质的发展、未来社会生活中道德价值的正确把握和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效的道德教育建立在对个体道德形成及演变的正确理解基础之上.个体道德生成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多因素、多变量的相互作用,是主体在外界环境的扰动下不断建构、不断有序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而展现的道德活动内在机制及其规律性,不仅揭示了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然性,而且对于主体性德育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需要的视角,对大学德育的效力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指出大学生道德危机源于非理性的需要,而需要的错位则是大学德育的顽症,即德育目标忽略了人的主体需要,德育内容脱离了社会现实需要导致了大学德育繁荣与荒凉并存的局面,最后指出了提升大学德育效力的途径——回归理性需要,正视人的主体需要,针对社会现实需要,使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达成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西方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的困境及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受到追捧的西方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实际上潜藏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发展困境和危机。追根溯源,这是由于其受自启蒙运动以来片面高扬的现代性哲学范式基础,即意识哲学的牵导和束缚。为了摆脱西方个人主体性德育范式的困境,研究当代道德教育向相互理解范式的转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德育实践是中国德育理论的外显,中国德育理论决定了中国德育实践的理念和发展方向。中国德育基本理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个体学习善而向善、实践道德而趋近道德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假设;个体从自我层面向群体、社会的道德扩展,是中国德育中个体的成长路径;道德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有道德示范的责任,是中国道德与政治相结合的核心理念;崇尚整体协调一致的德育,倾向于主导价值观,是中国德育价值体系的基本特点。这几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德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强烈的道德需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与保证。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决定了社会道德标准和人的行为方式,也最终决定了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需要。以道德需要的培养为中心的德育包括社会道德需要和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两方面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社会道德追求的改造和社会道德问题的重新解读,形成道德需要,道德实践的重构。基本的道德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理论准备、形成道德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道德理论与知识的教育活动、道德实践、道德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道德需要的满足(社会责任)、道德观念的内化、产生新的道德需要(道德的发展、道德需要的满足和层次的提升)等环节。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适应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如何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必须适应青少年生理心理及其道德品德发展的特点;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生活能力。同时,要完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还必须注意两点:适应与引导是辩证统一的;个体适应性与社会适应性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道德教育的实践目的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道德本质重新诠释、对其他道德教育目的论进行检讨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道德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善善、恶恶的行为方式;实践目的论的提出凸显了个体道德生成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实践性特征;并为一种新的道德教育计划--强调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并且是为了实践的教育计划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