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运用好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亲和力的提高有很强地推动作用。地方政府形象得到良好塑造,民众对其的认可度也会大大提升。同时能够促使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的提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少数民族干部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着其特殊作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做好民族工作的意义这三方面展开论述了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必须坚持、完善、发展、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设置"民族自治市"不是否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国家应该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来鼓励少数民族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以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些自治州、自治县面临着撤(州)县建市和行政区划调整的问题。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政治架构之中,民族区域自治形式只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除此之外的其他行政区划单位都不能构成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撤(州)县建市及区划调整导致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流失、虚化与偏离,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形式制约了民族地区城市化的步伐。在城市化进程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应该创新自治形式,增设"自治市",明确城市民族区的法律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制度和法制确认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新,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相似文献   

4.
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键。贵州省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在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 ,经济发展长波出现了较快上升的特点。但由于多种的原因 ,经济基础依然薄弱。特别是民族自治地区欠发达区域的交界地带 ,经济发展非常滞后 ,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生活艰难。所以 ,民族自治地方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实现少数民族同胞的富裕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族政治制度历史性飞跃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和推行的关键时期,是我国民族管理由传统到现代、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按照全面从严管理、适度民族化和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干部教育的原则,民族自治地方多措并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级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创办民族院校、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实践中培养锻炼少数民族干部,配合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吸收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参政等方式,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应深入探寻历史智慧,统一认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健全干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和统战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突出关键岗位历练与源头培养,强化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工作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而推动民族自治地方"五位一体"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理念,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进程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导向。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契合等方面概括了新发展理念下的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实践内涵,其主要包括以创新理念创新精准扶贫模式、以协调理念整合精准扶贫资源、以绿色理念加大生态精准扶贫、以开放理念拓展精准扶贫合作平台、以共享理念推进精准扶贫成果惠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精准脱贫难点,认为: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充分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特色资源,打造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合作产业链,实现精准扶贫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民族因素是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大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自主发展提供了绝好契机。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自主发展,才能实现本地区的自治和真正繁荣发展。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自主发展,实际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民族自治地方实现自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道路、途径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但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绩效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扶贫方向,完善扶贫政策。本文通过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总体效益、经济效益、结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指出扶贫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权益分配机制中,<民族区域自治法>建构了一个照顾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制度框架:自治机关享有优先开发利用本地区自然资源的权力;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应做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然而,这些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应当以改善资源地民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和归宿,从提升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民众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两个方面改革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权益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虽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发展中贫困问题依旧十分突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发展并不意味着就能消除贫困,如何消除发展中贫困问题,这是当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又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陆路边境线最长的区域,少数民族问题与边境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在全国既有代表性,又有典型性。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是我国地缘政治上的重要战略门户,而且还是我国贫困人口比例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欠发达地区。"民族问题、边境问题、贫困问题"相互交融,构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问题。从生存贫困和发展贫困两方面深入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的贫困问题,可为消除发展中贫困问题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新发展理念是重要的思想指导,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需注重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协调发展的科学诉求、绿色发展的品质要求、开放发展的有利条件、共享发展的价值旨归,更需在明确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的存在困境的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与引领精准有效识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致贫原因、合理转变少数民族群众思想价值观念、积极打造少数民族地区绿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学培育少数民族地区新型文化传承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文化精准扶贫体制机制等多元融合的方式方法,助推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实践发展,以期切实提升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精准扶贫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现实国情和法治演进的逻辑,民族自治区域的宪政内容与实践,主要表现在两层关系上:其一,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其二,民族自治地方和当地民众(包括少数民族群众和当地的汉族群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之间是以利益为核心、以权力的划分为中心的矛盾关系,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只有通过法治化的手段,才能确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的权力运行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对民族自治地方检察机关在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中应当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普遍性要求与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相结合,正确处理保护少数民族诉权与依法查办职务犯罪的关系;认真贯彻落实民族语言文字原则;注重人民监督员选任上的民族性与灵活性;将更科学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贯彻到民族自治地方的检察工作中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最近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总书记的讲话,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区域,贫困问题与历史条件、资源禀赋、石漠化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相互交织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性造成了贫困问题的复杂性,迫切需要探索出以精准脱贫为目标的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政策体系。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会议精神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实践进程,笔者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探讨发展理念与扶贫实践的契合路径,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政策在执行实践时需要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价值导向,具体体现为创新扶贫制度、协调扶贫资源、推崇绿色观念、建构开放扶贫格局、共享脱贫成果,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使其与国内其他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自治权。从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发展民族经济出发,民族自治地方税收法律制度亟待改革。要着重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税收权限的划分、民族自治地方税收体系的设计这两方面来创新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管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正确处理“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关系问题何智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自1984年实施至今,13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级民族自治地方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取得了普遍公认的进展。特别是,以...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在甘肃民族地区已有的扶贫开发模式基础上,针对现存问题和困难,甘肃民族地区今后扶贫应当加大智力与科技扶贫力度、加大开放式扶贫力度、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充分利用好国家现有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20.
按少数民族人口在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配自治机关中少数民族干部名额是民族自治地方干部民族化的科学内涵。把干部民族化完全等同于自治机关干部的自治民族化是不科学、全面、准确的。如果把这种观点付诸于实践,在民族自治地方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就可能导致刻意强化干部民族化中的族别限制、排斥汉族和非自治民族干部等不良后果。在依宪执政的要求下,理解、推行干部民族化,必须遵循宪法中的人民主权原则、共和主义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主义原则和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