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幽默性散文,是二十世纪台湾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散文处处可见林语堂幽默大师的影子。他从提倡幽默,到台湾散文的幽默,之间有着牵连不断地关系。林语堂的软幽默、硬幽默和智性幽默在台湾众多散文家中得到承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墉的散文能够在当今时代受到广泛关注,被赞誉为中国的"心灵鸡汤",源于他创作的与时俱进,是时代智慧的体现.其散文体裁多样、信息丰富,语言表达随性直白、乐于创新,所用题材新颖时尚、关注当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夏元瑜的“雅”幽默散文 ,是由以诙谐的知识构建雅正幽默、在审美距离中创造雅致幽默、以俗的笑料来烘托高雅幽默体现出来的。他的“雅”幽默散文的美学意义有 :清除俗恶杂念的净化美、刚柔相济的“中和”美与“妙在象外”的韵味美  相似文献   

4.
散文散者,随便,散淡写也。漫画漫者,随意,自然画也。丰子恺的散文可谓是一种漫画式的散文,一种有着漫画式的精神与漫画式的心灵的散文。文章试图从他的漫画尤其是儿童漫画走进他的散文的理性、“弦外有余音”的意境以及幽默的品格。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作为幽默大师和现代娓语式散文笔调的开创者,在当时和后来都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创作的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给当时文坛带来清新的气息,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幽默小品文的幽默、性灵、闲适和娓语笔调及其小品文理论 ,都带有鲜明的个性文化特征 ;他在《语丝》、《论语》、美国、台港时期的小品文良多于莠 ;他的小品文古今中外、任意而谈 ,娓语笔调、亲切自然 ,亦庄亦谐、幽默有趣 ,语言平实、平中有奇 ,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幽默理论在上世纪 3 0年代不合时宜 ,受到批判 ;但其作品和创办的小品文刊物 ,对当时的散文创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 8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和发展也是有益的。他对中西文学、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受到海外评论界的高度赞扬 ,誉为“文化人之龙凤”  相似文献   

7.
一代散文大师梁实秋先生笔耕不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的散文涉猎广泛,凡人间生活各个方面,都在他的散文中得到反映。他认真地品味人生,中年以后,其怀乡之作如一枝奇葩,独放异彩。此外,抗战期间生活情景的记录也独树一帜,从中可窥梁先生之旷达、洒脱的人生观。他善于讽刺世相、感悟人生,挖掘人性入木三分,令人深思。梁氏散文以其幽默、闲适、典雅而著称,令后人回味无穷。其心路历程很值得后人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林语堂的名字与幽默往往是连在一起的。他不仅为西方的humor寻找了一个典雅的中国美称,而且还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幽默杂志——《论语》,自己还留下了上百篇别具情趣的幽默散文、同时,他还有关于幽默的理论上的建树。由于林语堂以那冷静超远为旨的幽  相似文献   

9.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极富幽默感的艺术家,他最敏于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幽默的灵感。困而他的散文总是具有一种“比笑话更有深度,比微笑更有效果,比哈哈大笑更能感染别人”的幽默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清朝乾隆皇帝的重臣刘墉成了家喻户晓的戏说人物。其实,刘墉不但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他的独到之处。刘墉平素健康,很少得病,享年八十五岁。他的养生之道,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半农是国内最早翻译泰戈尔和屠格涅夫散文诗的译者之一。在翻译两位外国诗人诗作的过程中,刘半农接受了他们的影响,吸取他们的创作技法,在自己的散文诗创作中做了成功的借鉴。对比分析刘半农的散文诗翻译和创作,印证了刘半农在两个方面借鉴外国散文诗的创作技法:一是对屠格涅夫散文诗对话体的借鉴,二是对泰戈尔散文诗独白体的借鉴。刘半农的诗歌翻译、译诗借鉴与诗歌创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曾引起广大读者热切关注的当代作家刘亮程的一篇散文为例,通过细读作品,指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即一篇散文的“诗意”和动人之处不只是由于其中所叙的故事,而是那经由作者简洁、细致和生动的笔触楔入文字的令人“终究意难平”的生命细节,是那“压在纸背的心情”。从修辞的角度看,作者通过一系列修辞手法来达成他散文的诗意,以及浸透、弥散其间的生命感。而从更深的层次来看,造就他语言的穿透力的是他独特的生命感觉,即他对生命尖锐的痛感和深沉的悲悯感,尤其是“齐物”感、全息感、生命与宇宙的共通感。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其散文由于表现主题的丰富多彩而受到读者的喜爱。朱自清“文艺性”散文的主题表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指摘时弊。总之,朱自清的文艺性散文不仅展示了精微广大的世界,而且折射出其思想的幽微复杂。  相似文献   

14.
作为精神世界的文学表达,林非散文饱含了“精神”的质素,并在作品中起到关键和枢纽作用.林非散文不仅“精神”富足,更有“精神”的方向、厚度、品质和高度,它能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进行新的创造和艺术的升华,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精神”高标和亮色.具体而言,林非散文经过长久的沉潜、育化、琢磨和冲击,在传统与现代、小我和大...  相似文献   

15.
别具鉴裁通贯执中——《文学述林》与刘咸炘的文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咸炘学问淹博,堪称大家,但久被湮没,因而其文章学著述《文学述林》也未得到学术界重视。此书论点圆融通达,沟通四部,力贯东西,对文章本体、创作、文学演进、文体、流派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体现了由博返约、通贯执中的学术特点。其理论贡献与治学方法为文章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晚唐时期,古文式微,骈文复兴。以古文起家的李商隐拜骈文大家令狐楚为师,转以骈文济世。但李商隐心存古文道义,其古文创作既受韩愈古文思想精髓的熏染,又有独立清醒的文道观念和文体意识。李商隐古文存世篇目虽不多,但涉及文体种类丰富,以议论、抒情和记人叙事为主的文字各有特点,议论文字笔锋犀利,抒情篇章笔势流畅,记人叙事笔法简约。受古文观念影响,他的骈文既远追六朝骈文华美文体本质,又融入古文雅颂正声,以情动人,与晚唐诸家骈文相比,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7.
刘再复新出版的“红学四书”提出,曹雪芹和《红楼梦》是独立的一大家,是与儒、道、释并列并重的一大家,把《红楼梦》提升到“人类文学世界极品”的地位,提高到“超小说的哲学与文化集大成者”的地位,认为贾宝玉的形象具有准释迦、准基督的精神气象,是对红学的一大贡献。而刘再复对《红楼梦》的认识,之所以能如此高屋建瓴,乃缘于他“边缘人”的生存状态,来源于他对《红楼梦》“不为点缀而为自救”之“灵魂的阅读”。这些对红学发展和未来走向都极具启示意义。刘再复“以悟法读悟书”也有进一步升华的余地,如果追求文、史、哲三才并重的境界。则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对沈从文的研究大都集中于他的小说创作上,对于其散文创作,研究者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其3O年代的《湘行散记》等作品,相对忽略了他4O年代的创作。仔细研读沈从文4O年代的散文,发现这些抽象散文与他当时的心态息息相关,可以看作是他在外界痛苦、寂寞、压抑中对于自我灵魂的坚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由此,以《七色魇》文集为例,讨论沈从文在4O年代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刘墉是台湾当代著名的作家兼画家,其潜心创作的励志、处世系列散文小品在大陆创造了发行销售量的奇迹,对读者心灵产生了积极影响.特殊的人生历练、文化背景和艺术追求赋予了其散文小品文本特殊的意义.作为生活的思想者,其散文小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大俗世界里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颠覆和对人类"爱"的家园的守望.  相似文献   

20.
色彩词是根据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一类词,其功能主要是用来描写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色彩性状。朱自清散文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在此,根据其文本中色彩词的类型、修辞作用等,进行较为详细的归类、归纳分析,从而揭示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及其色彩词在散文中所表现出的鲜明、强烈、丰富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