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歧义现象中有蓄意歧义和无意歧义,前者是说话人对于语言结构矛盾的合理利用以达到特殊的交际目的;而后者是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具体表现为语言交际中出现的语病和误解。分析歧义现象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克服片面地死抠语法,或机械背诵单词等毛病。  相似文献   

2.
指示语是指通过词汇或语法的区别对上下文信息进行编码并能匹配上下文内容的语言现象。歧义是指一句话存在两个及以上的意思。在中外的诸多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学家对于英语指示语歧义现象的研究很少,其产生的语用幽默也很少被提及。本文着重从幽默这个角度出发,阐释不同的指示语歧义类型,并用例证分析英语指示语歧义产生的幽默效果,让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指示语歧义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分析了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造成英语歧义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变表达方式,提高交际效果的一些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言语的交际过程中,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交谈;无论是正式语体还是非正式语体,从单词到语篇,都可以看到或此或彼,模棱两可的多层次语义现象;也就是说,一句话在结构上符合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有时语用上也能解释得通,若其深层可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释意则产生歧义(ambiguity)。  相似文献   

5.
概念语法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经济类新闻中表现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本文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先生的基本观点,针对英语经济类新闻语篇的概念语法隐喻手法的使用予以分析,旨在减少经济新闻学习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在语篇理解过程中,歧义句的理解可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来研究。歧义句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句子中含有歧义词或短语;另一种是句法结构产生的歧义。面对这两种最普遍的歧义现象,作者将从认知角度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并相应地提出消解歧义的策略,以便为读者提供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而正确地理解语篇主旨。  相似文献   

7.
英语科技文体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法隐喻现象。语法隐喻在语义上是“事物化”,在语法上表现为“名物化”。名词化作为概念隐喻的重要表现方式,通常是把一致式的动词和形容词转化成隐喻式的名词,即以名词形式表达本该由动词或形容词表达的过程和性状。名词化有浓缩信息、增加小句的信息量;模糊施事,表达客观真理和事实的功能,这些功能使得科技文的语言更加凝练、精准、客观,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经济性,与此同时,也使得文章阐述更加明晰,说理更加有力。  相似文献   

8.
认知功能视角下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可以有多种思路和方法。本文拟在从宏观的层面上,对目前语法隐喻研究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回顾,并针对研究中的空白提出了认知功能视角下英汉语法隐喻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即系统性的语法隐喻观、语法隐喻对语言交际中的意义、表达效果之间的相互影响、英汉语法隐喻研究的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思维现象,是人用甲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乙事物的一种手段。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现代隐喻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表明,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普遍的思维认知方式。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与吃及颜色的有关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试了解隐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对隐喻的本质问题,不同的语言学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代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相似性是隐喻的基础,是隐喻本质的所在,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相关语言用法的重要条件。从人们对相似性的构建和理解两个方面来看,隐喻的相似性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更能体现隐喻的认知本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讨论了语法隐喻的产生条件和认知理据,包括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三个方向。并结合专业英语教学探究了语法隐喻对其的启示,侧重从阅读教学中的篇章构建和写作教学中的多维分析法阐释语法隐喻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隐喻作用一种认知现象,在语言、隐喻和认知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隐喻能力的分析,可以通过隐喻性的语言同透射出文化间的深厚内涵,并且在掌握目标语言文化中的隐喻性中逐渐探知出英语中最为本质的内涵,所以,在对于外语的学习和交流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针对当前少数民族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培养隐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逐步探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词汇教学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在多方面提升少数民族的语言认知能力和文化意识,进而提升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意识,达到改进英语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和思维方式,经常直接参与到人类的认知过程,并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之中。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人是植物”这一概念隐喻,以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红楼梦》中关于植物的语句为例,探究汉语和英语中植物与人类的“生”“死”隐喻表达,体会植物与人类在成长过程过中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从谓词逻辑的角度对双及物结构歧义句进行分析,以期对计算机处理自然语言中双及物结构歧义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人体“脚”的隐喻。以发现隐藏在其后的隐喻概念及其形状、功能、位置和心里相似性的认知基础,从而说明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的思想和认知工具。本文从“脚”的隐喻和转喻用法着手,体现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在二者用法上的词义的延伸过程。最终意在说明隐喻和转喻是词义扩展以及词义延伸的重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代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隐喻研究经历了由传统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工具。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对隐喻的认知性的深入研究使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隐喻翻译具备了更好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概念隐喻是有效的认知学习手段之一,本文以概念隐喻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概念隐喻,提出对学生的概念隐喻教授不能只在语言层面进行教授,而应化知识点的枯燥为思想的活跃,让学生掌握运用概念隐喻表达熟知但无法通过普通语言来描述的思想及观点。对概念隐喻从语言学习角度与人生观方面进行双重分析,学生既能够了解概念隐喻,又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对自身学习和生活积极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初中英语教学往往采用的是语法翻译的教学方式,大部分英语教师只注重学生对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判定学生英语学习好坏的指标。久而久之,学生善于英语语法学习,但往往在实际交往中会出现很多错误。这种现象使我们不得不反省,我们该如何学习一门语言,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什么,在学好语法的同时如何在实际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语言活动,是人类在认知某种事物时由于思维及其表达上的限制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从本质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隐喻与语言,文化以及认知之间存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英语作为世界经济社会交流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其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在此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流,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加大了对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逐渐削弱了语法教学,语法教学成为了一项可有可无的项目,这种现象就忽视了语法是语言发展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律,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反而还降低了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今天,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