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文教学问题,长期困扰着广大师生。从学生方面来说,主体性严重缺失。对作文,大多数学生不爱写(能动性缺失),不会写(自主性缺失),也写不好(创造性缺失)。虽然写作能力在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作文的厌恶和恐惧使学生对作文训练采取了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从教师方面来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在自改作文中具有重要意义。确立主体性理念,自改才会真正落实。发挥主体性作用,自改才有真正的动力。强化主体性意趣,自改才会持之以恒。在学生自改作文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培养需要,引发主体参与的愿望;授法导行,提供主体参与的途径;反复实践,提高主体参与的能力;自我肯定,促进主体参与的持续。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高校网络教学普及 ,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问题是直接制约高校网络教学 ,特别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的瓶颈 ,是影响大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进行主体性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主体性。在系统整体的教学活动中,显性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和隐性教学主体共同构成教学主体,且相互影响和制约。隐性教学主体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学理论工作者等,他们在其活动中存在抑制教师主体性的诸多问题。教师的主体性对学生主体性乃至教育教学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主体性教学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在实施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自主性、合作性、民主性原则,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解释学的方法分析了思想界、教育界一直关注的"主体性"问题,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体性是什么作出解释和判断,对人们重新认识主体性、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确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具有思想启迪和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主体性教学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在实施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自主性、合作性、民主性原则,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育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学记》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价值,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深刻认识《学记》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不仅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古代的教育遗产,也能给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技术化时代的到来,对学校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也限制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人的本质精神的全面提升与健康发展。技术化教学对人的主体性具有局限性,需要寻找技术化教学背景下实现人的主体性的转化方式,开发人的主体性,使技术化教学体现人文品质。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体性缺位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性问题。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缺位问题。要想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独特作用,就必须强化教与学双重主体性,既要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并进一步协调教与学两个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8.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20.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