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汉语成语中的异读词在语言生活中很容易发生误读,误读的主要原因是或专有名词的特殊读音,或古音通假,或语体差异,或古音破读,或古书面读音,或汉字简化。要消除这些误读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使用者的文化水平,另一个方面是修订异读词审定标准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数千条方言词语,其中不少词语是按照方音直接标注读音,这就将有些本可以统读的词人为地分化出异读音来;方言异读词的存在增加了方言区人民学习普通话的难度,成为人们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绊脚石;中国语文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做到不仅要“书同文”,而且要“语同音”。《现代汉语词典》对方言词语的收录和注音要遵循广泛性、高频率和可补充的三原则,尽量发挥规范型词典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等韵图经》记录的不是单纯的北京口语音,还有文读音。“铎、药、觉、德、陌、麦、屋”诸韵在韵图中的分布状况体现文白异读,表明近代汉语标准音已经以文读音的形式进入北京音系。北京音系的文读音伴随着标准音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演化速度往往比标准音快一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及对现代汉语语音规范的理解出发 ,讨论了一些既有今音又有古音的一般名词或成语 ,古代姓名、地名、国名的读音问题以及所谓“叶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梁代陶弘景的《周氏冥通记》是重要的道教文献。该书卷一云:"亲属道义,赍其上果,要往看之。"清代黄生《义府.冥通记》:"道义,谓同事道法之义友。"《汉语大词典》采用了黄氏之说。然以《中华道藏》及其它文献来看,"道义"无此义。在中古吴方言中,"友"和"义"读音相近,抄刻道藏经典的茅山道人受方音影响,把"道友"误写为"道义",黄生又对此"道义"牵强解释,《汉语大词典》则原封照抄。对《周氏冥通记》中"道义"一词的考辨,能为今后研究《义府》和修订《汉语大词典》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6.
佛教对汉语文字词汇的影响深远.一、刺激产生了一些新字.有的字虽然汉语古已有之,但它们后来只用于与佛教有关的事情,成了现代汉语中的佛教专用字.二、突兀了汉语文一字多音一词异读的现象.有的汉字因佛教有了新的读音.三、促使凝聚成许多新成语.四、推动出现形成了许多新词汇.这些词中有形容词、动词,最多的是名词.它们中的许多已融入汉语词汇库.  相似文献   

7.
在文白异读的处理上,《汉语大字典》“差”字的音义有以下两点不足:义项缺漏,例证与音项不合。通过几部字典的比较,指出当前字典里文白异读字处理上的不足:注音不统—。并指出:现在的文白异读字是个封闭的词群体,数量不多,宜标明<文><白>之别。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是目前最权威的汉语语文辞书,但某些方面也存在着问题。本文通过《建康实录》中的“练实”、“笃尚”等词,分析《汉语大词典》中个别词语词条需补正之处。  相似文献   

9.
以《南齐书》为例,增补《汉语大词典》失收词,并做力求完备的训释。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南齐书》为例,就《汉语大词典》中词语的首例书证过晚之词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