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歌是指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红歌传唱短时间内在中国形成热潮,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强力推行、各类群体的复杂情感以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重并用。红歌的政治价值在于其思想政治教育性,红歌未来应朝着特色化、常态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红歌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一本德育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对红歌在各个历史发展中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及对各时期有代表性的曲目举例分析,展现了红歌在各历史时期的巨大价值以及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贡献及其德育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国作曲家创作了众多经典红歌。在本科声乐教学中,通过剖析红歌的创作背景,以及歌词记载的历史事件,解读红歌的音乐特点与表现手法等,以加强学生对红歌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进而在红歌声中重温党的历史,汲取精神力量,充分发挥其在音乐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爱唱红歌     
周世英 《金陵瞭望》2011,(35):81-81
我爱唱歌,尤其爱唱红歌。 什么是红歌?有人解释,红歌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最近,有人公布了231首经典红歌,我细细数了一下,自己居然会唱其中的152首,当然,有些歌词已记得不太精准了。  相似文献   

5.
形成于特定历史背景,蕴含特殊文化内容与时代意义的红歌,具有独特的历史、德育、美学等教育优势。通过对目前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红歌这一优质红色教育资源的教育功能,阐述了将红歌引入课堂的可行性及其实践途径等相关问题,认为"红歌引入"教学模式对于改善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公共政治理论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宗 《金陵瞭望》2011,(15):30-35
在浩瀚的音乐世界中,您可知道,有许多唱响神州的著名“红歌”,都出自南京人的手中。它们带着深深的“南京印记”,在数十年来被广为传唱,奉为经典,铸就了中国“红歌”中一段段难以忘却的传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出现的"红歌热"现象,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原因。本文通过对红歌概念的归纳梳理与理论界定,剖析了红歌具有的仪式音乐功能,并阐释了"红歌热"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对红歌的社会文化历史价值,进行了再认识:应当珍视"红歌"为一笔音乐文化遗产。红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对"红歌热"现象进行研究,旨在为红色歌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袁茵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79-81
对江西卫视推出的《中国红歌会》这一成功案例,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发展过程;独特的文化理念、创节目品牌及巩固品牌意识的成功因素进行研究;对成功后的影响、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意在推动中国传媒和音乐界同仁不断创作出更加健康、娱乐性更强的、更能吸引观众眼球的品牌节目。  相似文献   

9.
张英俊 《中华魂》2011,(12):67-67
“我爱我唱”老红歌.真心真情真感人。勿忘先驱捐热血.浩歌一曲慰忠魂。  相似文献   

10.
红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也需要体制机制保障其传承。基于此,长江大学把唱红歌作为大众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不仅营造了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传承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大众艺术教育的形式更生动、内容更丰富,在树立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三观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18.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9.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