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可逆性与非可逆性“NP受+V+NP处”的派生过程及句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NP受+V+NP处"句式,当动词V具有[+附着]的语义特征时,该句式具有可逆性,即句式中的NP受与NP处可以互相交换句法位置.但"NP受+V+NP处"与"NP处+V+NP受"只具有句法形式上的变换关系,二者的派生过程及句类意义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V+你的+N!" 句式是一种具有特殊表义功能的肯定祈使句,语义成分"你的"表层义值虽然虚化但实际蕴涵却很丰富.在该句式中动词"V"必须能形成"你+V+N"的语义结构,"N"在此句式中还隐含着被主观肯定的语义条件.  相似文献   

3.
邵阳话中,"NP+V+起+咖+哩"句式的基本语义是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或发生新变化,除此之外,该句式还有表示某个动作行为或事件发生得恰到好处、令人非常满意或不合时宜、令人非常不满意等主观性用法。本文讨论该方言中"NP+V+起+咖哩"句式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主观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处所"这一介宾短语是汉语句法结构中常见的一种格式,是表状语性处所范畴的一种语法形式。本文选择施事做主语、受事做宾语的核心句式考察"在+处所"的语义功能表现和关系化的结构框架,发现在不同的语义功能限制下会出现介词省略和出现两种情况,而且关系化过程一般不会因为"在+处所"不同的语义功能而发生质的变化,关系小句的类型多是空缺型和代词保留型。  相似文献   

5.
笔者立足于句法,以句法统摄语义,设置句法—语义鉴定式,对制作动词进行更为严格的界定,并考察这一小类动词在相关句式中的不对称表现。制作动词在形容词指宾定语句和形容词指宾状语句、带补语的把字句及相应的主动句和被字句、组合式补语句"Np+V+得+都+A+了"中都表现出了句式成立与否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英语双及物句式"S-V-N1-N2"的本质特征是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复杂的"给予"意义,其基本语义是"给予"。在基本句式中,动词"给予"的是N2,句式"给予N1"的是"V+N2"。本文对英语双及物句式的意义假设是"S-V+N2→N1"。通过论证,该语义假设能够对复杂的双及物动词作出同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受事化为基础,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观察,借助于句式"V的+是+N",得出了"V的"转指语义成分的优先序列:受事>与事>施事>处所>材料/工具,在这条语义序列上,越靠近受事,"V的"越容易对其进行指称.  相似文献   

8.
“S+V+R+O”句式中R的语义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 +V +R +O”句式中 ,充当补语R的词根据语义指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六小类 ;同时 ,该句式中的歧义现象 ,大多因R不同的语义指向而引发。尽管该句式中R的语义指向非常复杂 ,但是制约语义指向的因素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
在句法平面结合语义确立句法-语义框架Ⅰ"Np1施事+用+Np2工具+把+Np3材料+V+成+了+Np4成事"和Ⅱ"Np1施事+V+了+数量词组+Np2成事"对制作动词进行界定,规定只有可以同时进入两个框架的动词才是严格意义的制作动词。制作动词有着自身独特的句法特点,其所带宾语与典型受事宾语存在深层语义和表层句法上的差异。不同的制作动词或同一制作动词在相关句法格式中有时会呈现出句式转换成立与否的不对称现象,影响因素与动词的语义结构要素和语义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字句可以分为A、B两类句式,每种句式还可进一步分化。两种句式的语义内容不同,分化后的句式有其个性特点,但二者之间存在变换关系。其中,A1式的动作句与B1式的动作句存在变换关系,A1式的状态句与B1式的状态句存在变换关系,非常整齐划一,并且语义内容基本吻合,但二者所强调的语义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