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共党内的领导体制、监督机制、既得利益集团、领导者的政治信仰的变异等诸因素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领导根源。我党要从中吸取教训 ,把党建设成为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党。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生活中 ,信仰还不是完全能消除的东西。政治信仰对政治统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有重要关系。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会伴随政治信仰的变革 ,而政治信仰的变革可能引发政治危机。政治信仰危机有改变信仰和失去信仰两种表现形式。重建政治信仰是我国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信仰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状况。从政治根源、经济根源、教育根源、主体根源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高校党建的角度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确立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三次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促使我们党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思想源泉。“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契机。“苏、东”剧变和“八九”风波所造成的危机,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政治信仰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体系隶属于社会文化系统。虽然政治信仰文化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使其似乎远离社会经济,但政治信仰的生成和存在实质上是脱离不了经济基础的。立足于某种经济基础的政治信仰产生之后,必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政治信仰的超越品质对经济发展起着牵导与矫正的功能。文章立足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后市场经济的跃迁,把经济与信仰连结起来做一考察,充分证明政治信仰对经济具有不可置疑的牵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不同做法,对两党的历史命运产生重要影响。总结苏共亡党的教训,根由在于其意识形态建设的严重缺失。而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坚持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7.
经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随之进入后危机时代。在危机中焕发出蓬勃生机的中国模式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中国模式还存在着政治信仰危机、主流意识形态疏离等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正确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积极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中国模式意识形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从大学生对政治的认知态度、对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及其政治素养与对民主、法治等政治理念的认知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从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的转型变迁、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新兴媒体的影响四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产生原因。基于上述原因,提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有效措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政治思想教育的良好氛围、创新政治信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素养、加强网络建设,从而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打好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际环境是一国制定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中共八大前后 ,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 ,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缓和 ,苏共二十大及其反对个人崇拜的斗争 ,波匈事件及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浪潮的涌动 ,世界科技革命的兴起等等 ,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类正在步入风险社会.风险社会下,由于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代中国的行政价值观面临巨大的危机,主要表现为政治信仰危机、社会信任危机和自我认同危机.为有效化解这种危机,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创建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树立新型行政理念,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建立行政激励机制,提升人员整体素质;健全行政监督机制,不断规范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1.
世界革命理论作为前苏联共产党领导人的指导思想和理想追求,左右了苏联共产党在前苏联的实践。从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取得胜利起,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便把消灭资本主义当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真诚地想推进世界革命,其集中体现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根据"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斯大林始终坚定的输出革命,世界革命理论是斯大林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世界革命理论引发了前苏联社会严重的政治危机,是导致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并最终发生危机的根源,而对世界革命理想的追求是苏联共产党最终形成一元化个人独裁体制的首要原因,这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败亡、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加强干部教育、开展整党整风、准备社会主义理论等多重需要,通过干部教育的制度规范、整风运动的实践运用、政治领袖的理论诠释、组织会议的推介部署,有效实现了《联共(布)党史》的大众化传播,增进了全党对联共(布)党的历史、理论和经验的认同和接受,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学习、政治实践和社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对《联共(布)党史》的学习推介,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苏共能把马克思主义结合本国实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广大干部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清正廉洁、开拓创新……就能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兴旺发达、蒸蒸日上。苏共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生活腐败堕落、脱离群众……这就是造成苏联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的缘由。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大悲剧。解体、亡党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而其中起着决定性的因素是苏共丧失了党的先进性,任由腐败滋生,最终遭到人民的抛弃。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悲剧,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中国共产党以和谐社会为不懈的奋斗目标,并为此而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吸取斯大林晚年错误和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教训,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追求社会政治思想、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和谐而作出的努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研究了中苏两国共产党在调整与社会党政策的不同出发点和不同做法 ,指出了中苏改革产生不同结局的一个重要视角。不仅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揭示了共产党与社会党调整关系的必然 ,更提醒共产党人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坚持自己的主体性 ,保持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清醒态度 ,才能在改革中受益。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不得不向苏联学习,但同时也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它曾经使我国取得了“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但是,到1956年左右,苏联模式的弊病不断暴露.苏共二十大后,我们以苏为鉴,试图修正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式的自主发展道路并不顺利,始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继续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成功,而且最终突破了苏联模式.说明走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根据本国实际和人民的意愿和能力来选择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在资本主义土壤上诞生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纪元。1991年,苏共以国家解体方 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进程。苏联共产党垮台与苏联解体的根本内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外因是美苏争霸以及西方的和平演变,而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及其腐败 导致民心尽失是直接原因。这段历史在苏联已怆然定格,但是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程不能忘记,十月革命的成果不能否定。追溯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以史为鉴,特 别是对于源于十月革命胚胎的、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传承发展中纪念它,在重新审视中借鉴它,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苏之间在斯大林问题上的论战 ,实质是一场关于真假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中苏论战直接导致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和破裂 ,在苏联国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严重思想混乱 ,它促使中国共产党重新思考党领导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