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赴美之前先买衣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中国赴联合国代表团迅速组成。毛泽东点名由乔冠华担任出席联大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副团长是黄华,加上代表、顾问、秘书、翻译、记者、医生、报务员、厨  相似文献   

2.
海外广角     
联合国的“配角”时代虽然面对战争及英美联军“胜利”的既成事实,面对战后伊拉克的烂摊子,联合国及其许多附属机构早就在伊拉克从事“应尽的义务”。但是,这些工作一是都不涉及美国作为占领者控制着政治进程与负责安全事务的中心权力,二是在不追问战争合法性的前提下展开的。面对显露出“新帝国相”的美国,联合国也显露出了自己的“配角相”。然而,当美国需要安理会通过一个关于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的新决议时,联合国的权威性重新显露出来。当前,布什政府要走出陷得越来越深的“伊拉克泥潭”,就要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伊拉克局势,于是它希望联…  相似文献   

3.
1990年伊拉克入侵邻国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一系列决议,其中包括准许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678号决议,但伊拉克未作出任何让步。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以执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一行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联合国广大成员国的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5.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驯服伊拉克强硬的萨达姆总统。海湾战争后,美国策划了对伊拉克的一系列禁运、制裁及核查,企图压服萨达姆。但是,萨达姆敢于同美国叫板,始终不肯低头,并多次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  相似文献   

6.
1971年,有两件大事出乎毛泽东的意料。一件是"林彪自我毁灭",另一件就是新中国终于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提案(简称"两阿提案")。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当即发来邀请电,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团  相似文献   

7.
1月30日,对于伊拉克人来说是个非凡的日子。当地时间早上7时,全境5200个投票站准时开放。破例,人们不再关心今天有多少起爆炸,多少人死亡。70%的伊拉克人在外国占领军的枪口保护下,在恐怖分子的枪口威胁下毅然上路,投下神圣的一票,然后骄傲地在手指上涂上蓝黑墨水。对自由的渴望让伊拉克人喘不过气来。25岁的金匠里德说:“我们的每一票比金子还贵重。”饱受战火、恐怖威胁的伊拉克人没有放弃伊拉克,不同宗教派别走到了一起。前农业部长杜贾里认为,经过民主选举后的伊拉克,将会比以前更加团结。当然,路还很长,而且充满杀机。反美武装活动依然…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09,(6):12-14
在联合国停火决议遭以色列和哈马斯双方“默契”践踏后,全世界对联合国的巨大失望与尖锐指责迅速涌现。这并非联合国第一次被批软弱。多年来,这个章程多、实权少的组织吞咽了世界太多的是是非非。有人哀叹,诞生于多极世界,却要在强权世界里生存,这是联合国最大的悲哀。除了在某大国意志强硬,而目标又软弱无比时,联合国的决议才显得强硬而有效,大多数时候,它都被柬之高阁。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入常”、中日历史问题、中美欧纺织品争端、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政府频频说“不”。这显示了中国政治外交和经济外交的姿态调整中国政府开始说“不”。最近一次说“不”,出自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之口。这位高级外交官在6月1日说,由“四国联盟”(德国、日本、印度和巴西)提出的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改革进程,如四国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此前数日,两个级别更高的人士也分别以语言和行动对外人说“不”。5月30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反对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5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吴…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3月美国不顾联合国反对、 以莫须有罪名擅自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国际社会严重分裂,联合国更是陷 入了空前危机之中。一方面,美国对未能得到联合国的授权极为不满,对联 合国的偏见进一步加深,试图从此绕开联合国,另起炉灶;另一方面,国际社 会对联合国没能阻止美国动武大失所望,认为联合国无能。一时间,联合国 何去何从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而时隐时现的联合国改革又被重新拾起,改 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凸显。  相似文献   

11.
“9·11”之后阿富汗战争爆发之前,笔者撰写了《国际恐怖主义对文明的挑战与中国在全球化世纪的选择》(首发于“世纪中国”网站,摘发于魏群主编:《2001—2002·东方·人文备忘录》,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预言:“正在揭开帷幕的第四次世界大战是国际反恐怖主义战争。”“这次新的世界大战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基地’组织的全球大本营和它的包庇者阿富汗塔利班当局,以及继续研制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并拒绝联合国对其实施核查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分散在几十个国家中的恐怖主义网络,由国际反恐怖主义大联盟…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伊拉克危机的处理,缘何不顾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民众日益高涨的反战声浪,不顾昔日重要盟友法德两国和伙伴俄罗斯的苦口劝说,不顾国际法和道义原则,不顾联合国权威,决意发动战争,攻打伊拉克,推倒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占领伊拉克,这值得我们深入观察和探究。 蓄谋已久的政治决断 国际上任何一个具有战略性重大事件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有久远的背景和发展逻辑。伊拉克问题发展成今天这样严重的危机,有伊拉克自身的问题,如萨达  相似文献   

13.
半月回眸     
我军将再裁减员额20万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出席国防科技大学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时宣布,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将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我军再裁减员额20万。(据新华社长沙2003年9月1日电)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要进一步健全、规范村务公开制度,不断提高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并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以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据《人民日报》2003年9月3日讯)伊拉克新政府宣誓就职由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选出的伊拉克新政府成员9月3日在巴格达宣誓就职。这意味着美英联…  相似文献   

14.
孔令钰 《领导文萃》2014,(15):120-122
正潘基文迎来又一次例行尴尬。从他当选联合国秘书长那天起,"无能"、"只会照顾大国情绪"的指责就没断过。这次是美国出的难题。去年9月4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决议草案,支持总统奥巴马对叙利亚动武。潘基文的反应是发表声明:"若不是自卫或安理会授权,美国对叙动武是非法的。"除此之外,他似乎无能为力。几年前《华盛顿邮报》就  相似文献   

15.
周振林 《决策》2001,(6):30
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两次海湾危机,两任联合国秘书长分别做了调解,然而却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前任秘书长失败了,"沙漠风暴"刮起;而现任秘书长安南却成功了,"沙漠惊雷"没有炸响.究其原因,调解的策略与原则是否恰当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正是通过他精辟细致的分析,高瞻远瞩的见解,以恰当得体的语言,周旋于伊拉克和美国之间,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 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进行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建立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该决议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其目的是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目前为止,已有28个国家实行了普惠制,其中给予我国普惠制的国家有25个。  相似文献   

17.
丁隆 《领导之友》2009,(5):51-52
伊拉克战争结束6年后,驻伊美军开始逐步撤出伊拉克。2009年7月1日,美军作战部队撤出伊拉克主要城镇。7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时表示,美国将按照计划在2011年年底从伊拉克撤出全部军队,将不谋求在伊拉克设立军事基地。美军撤军后,维护伊拉克安全的重任将落在伊拉克军队和警察部队的肩上,这意味着伊拉克将进入伊人治伊的阶段。作为美国推出的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的样板,美军撤离后伊拉克民主将如何存续和发展,成为广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复杂、敏感、涉及范围广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有关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和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当前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贿选选民拉人情票、选前许诺开空头支票、宗族黑恶势力参与选举、个别领导干部干预选举和暗箱操作瞒天过海等严重问题,因此,解决当前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存在的问题将是理论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去年10月27日,联合国公布“石油换食品”计划最终调查报告,指认全球66个国家的2200家公司可能曾经向萨达姆政权汇了约18亿美元的非法资金。这已是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独立调查委员会的第五份报告。此前,围绕“石油换食品”计划的调查,已经将贝农·塞万、约瑟夫·斯特凡尼季斯、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瓦季姆·库兹尼索夫等联合国官员挑落马下,已经让法国、英国、俄罗斯一些官员和许多国家的公司人员受到指控,有些人已经被采取司法措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儿子已被确认“存在不当行为”,联合国在“石油换食品”计划的实施中“纵容违法、…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在国际上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无疑是伊拉克的战事了。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并发誓要把萨达姆赶下台。然而,就在对伊拉克大打出手的同时,美国在另一个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问题上则表现得出奇的“克制”,这就是所谓的朝核问题。事实上,按照美国的标准来看,伊拉克和朝鲜属于同一性质的问题,即所谓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在2001年布什的国情咨文中,伊拉克和朝鲜同被列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