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融资难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要从根本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必须多管齐下从金融机构来讲,应转换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从中小企业来讲,应壮大自身实力,提高融资竞争力;从政府与社会来讲,应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2.
发展和规范票据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市场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票据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各自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台湾的特殊历史遭遇,造成了多元复杂的台湾文化,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台湾电影的书写方式.台湾电影中"日本书写"的演变,从早期的"抗日"主流影像,到1980年代后对于"殖民记忆"的多元叙述,直至近年来的带有"后殖民"色彩的暧昧想象,这种影像变迁折射出台湾社会的某些文化症侯.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趋势、原因及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危机时代由于经济布局、金融体制、融资担保、信用体系及财务制度等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依然较为突出,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要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扶持、规范和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定期免费培训制度,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转换经济机制和思路,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色的信用评价和信贷标准,从信贷产品、贷款门槛、审批流程等各方面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中小企业自身更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为拓宽融资渠道创造积极条件等.  相似文献   

5.
清朝光绪乙未年(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但台湾人民"义不臣倭",与留守的清军一起.抵抗日本军队的入侵.在这个过程中,台湾军民利用一起可能条件,充分创造和运用一些战术,来反抗实力占优的日本侵略者.本文从有关的当时的官方档案、个人游记,特别是结合日本当年的官方战史、随军记者报道,对1895年台湾军民抗日的战术运用,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难 ,其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此 ,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主观角度应加强企业管理提高自身融资能力 ,从客观角度应使政府和各金融机构重新进行市场定位 ,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都来关注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台湾拥有全球比例最高的中小企业,并享有“中小企业王国”之称。台湾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不断随着岛内经济状况变化而变化,先后历经六次变更。1979年规定为工业的实收资本额在2000万元新台币以下,商业和服务业的营业额在新台币2000万元以下;到1995年则调整为8000万元新台币以下。据此,到1997年,台湾中小企业已突破了102万家,占台湾企业总数的99%以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庞大台湾中小企业群在岛内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研究台湾中小企业的社会作用、发展原因,对我市的国企改革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也许有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金融安全视角下合会法律规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海平  唐清利 《天府新论》2009,(1):64-68,75
由于我国法律长期未对合会进行相应规制,在面对倒会等合会问题时,司法往往陷入无法可依的尴尬处境.正是在立法的空缺、司法陷于两难抉择困境的情形下,合会的实际运作日渐远离现行正式制度的视野,呈现出一种"体制外"运行的显著特征.这与我国金融法治建设的目标应当说是不相适应的.因此,有必要就合会概念界定与功能、合会起源分布与存在的社会基础、合会法律规制研究、合会风险与金融安全的关系四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新思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都难以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当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又进一步恶化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从当前严峻的金融危机这一背景出发,提出建立"以中小银行、民间金融以及PE为核心的中小金融机构三维服务体系",以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不愿向金融机构借款,认为银行门槛高、手续繁、贷款难;而金融机构也不够重视向中小企业贷款,认为中小企业规模小、风险高、信誉低、收益低,不敢向中小企业贷款。解决两者之间的误解与偏见需要政府、银行、中小企业的共同努力。银行要对中小企业增  相似文献   

11.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党中央、国务院于 1998年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开始实行以扩大内需 ,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为目的的积极财政政策 ,这一政策实行三年来 ,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积极财政政策下大量增发国债 ,会使国债规模扩大 ,扩大财政支出又会增加财政赤字 ,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财政潜在风险 ,无形中加大了财政风险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行过程中必须注意通过适度压缩财政赤字 ,加强国债管理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体系等措施来防范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只是某种表现与表象,而非本质与实质,只是结果而非原因。金融虚拟化为次贷危机形成埋下了伏笔,在诸多表象的背后有更加深刻的根源,美国体制性系统性"金融共谋共犯结构"才是次贷危机形成的真正深刻原因。这场危机戳穿了"美国信用度最高、金融体系最优、金融监管最严"的神话,尖锐地提出金融到底是什么、金融有无边界和金融能否可以被人为地不断虚拟、包装、扩张而不受惩罚这样三个严肃的问题,在日益复杂的全球性经济金融矛盾与博弈中,彰显确立中国国家思维自主性主体性的紧迫性,并呼唤全民族全新金融意识的树立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章和杰 《学术界》2002,(3):40-56
亚洲曾发生过金融危机的国家在金融结构上的缺陷 ,中国几乎都存在 ,有些甚至更严重 ,中国之所以没有发生金融危机 ,主要原因在于与国际经济没有充分接轨的相对保守的国家经济制度像一个屏蔽罩 ,既罩住了国际游资的攻击 ,也保护了内部经济、金融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至今已经基本形成一整套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健康平稳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的改革主要是从单一的银行金融机构向多元金融机构发展,从完全国有行政主导金融的金融机构向企业化、市场化金融机构改革。金融市场体系改革从非常狭窄的资金市场发展到多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监管改革从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的统一监管发展到一行三会分业监管。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金融全球化趋势与金融风险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对近年来中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与效果作了回顾和概括。最后,作者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对策构想,主要是:把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当做长期任务;适时、有步骤地进行金融开放;从制度创新入手,重点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彻底改造;增强自身实力,改善运营环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已成为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问题,国家投资(投资人)建立企业的目的之一是解决就业和使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能出现投资人与经营者的经营目标不一致而产生分岐。作为投资人如何使资本保值、增值已成为投资的主要目标。确定正确的投资方向和决策程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投资人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企业国有股比例、企业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第一大股东是否国有性质为自变量,以企业短期财务风险为因变量,利用Z值模型方法,就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之国有化与短期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就应对企业短期财务风险而言,行业中非国有企业的平均状况或表现要好于国有企业,"国进民退"并非全然现象,而企业国有股比例及企业第一大股东是否国有性质对企业短期财务风险的影响则均系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才逐渐显现.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短期财务风险,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保证国有性质股东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有助于其平稳度过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8.
财务报告是沟通企业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主要渠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的日益激烈 ,人们逐渐认识到财务报告的重要性。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传统的财务年报已不能满足投资者有效及时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的需求。因此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愈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刁厚勤 《东岳论丛》2002,23(2):22-25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受乘数大小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经济系统中有无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包括三种情况 ,即IS—LM框架下利率的提高、MF模型中本币的升值及AD—AS框架下价格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20.
对积极财政政策有关要论的分析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安 《东岳论丛》2002,23(6):33-35
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的实施 ,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政策的关注 ,主要包括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问题 ;三、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适应问题 ;四、积极财政政策与实行减税问题 ;五、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