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学报编辑部的编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报编务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报出版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编务工作的重要性、编务工作的特点、编务工作的作用、编务工作的任务几方面阐述了学报的编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2007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在学报界及期刊编辑学界的共同努力下,继续稳步向前推进。论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学报与学术风气;学报编辑业务;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编辑主体;学报名刊、名栏建设;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  相似文献   

3.
自从“编辑学者化”的口号提出以来,已为众多的学报编辑所接受,学报编辑对加强自身职业素质有了明确的认识和积极的行动。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学报编辑的再学习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它是编辑学者化的延续、拓展和深化。一、学报编辑再学习的必要性提高学报质量的要求决定了学报编辑必须再学习。一个学报的学术质量可以说是作者稿件质量和编辑工作质量的总和。而作者稿件质量的最初评价,能否成为学报质量的组成部分都要取决于编辑。也就是说,一个学报的质量主要是取决于编辑工作的质量。编辑工作做得怎么样,取决于编辑自身素质的高低。编辑…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编辑学研究真正开始起步是20世纪80年代.《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创设的“编辑学研究”栏目,真实地记录了我国编辑学从无到有、编辑学研究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对其栏目嬗变历程与发文状况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我国编辑学研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曲折发展的现实特点;编辑学研究的拓展进路是:加大编辑史的研究力度,增加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继续深入研究编辑实践和编辑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学术质量是学报的内在生命;“新、深、实”是评价学报质量的标准;编辑学者化是学术质量的根本。要加速编辑学者化进程,首先,编辑自身必须热衷于编辑事业,并具有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其次,从外部给编辑营造成为学者的环境氛围,即在学识上提供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机会,工作手段上现代化,稿件处理上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作为编辑,“编”是天经地义的职责,无“编”便无以称之为编辑。因而这里所言“编研结合”,则主要强调的是“研”字,即编辑工作者从事专业研究在编辑工作中究竟起到何等作用的问题。在一些人眼中,编辑有无专业研究无关紧要,甚至不赞成编辑学者化、专业化。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识,专业研究是编辑工作的一种质量保障,是不可或缺的。首先,编研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加速度的形式迅猛发展,人类知识以爆炸的形式剧增,学科门类越来越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科学的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势下,所谓“通才”已…  相似文献   

7.
回归杂家--就"学报编辑学者化"与杨焕章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永华 《学术界》2004,(5):146-155
"学报编辑学者化"在存在着价值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固有的表述缺陷和思想局限,甚至含有轻蔑编辑之嫌.它不利于引导社会准确地、客观地评定编辑工作的业绩.为了学术事业的发展,有必要倡导"学者编辑化"的理念,高校学者编辑化正日益成为高校选择学报编辑特别是主编的重要标尺.许多著名学刊的主编及编辑往往是学科发展的旗帜性人物.学报编辑同时具有学术管理的职能、学术研究的职能以及学术服务的职能,要胜任学报编辑工作,除了要强化刊物的质量意识、管理意识、团队意识之外,一定要强化刊物的市场营销意识.编辑成长的根本出路和职业境界在于让编辑回归"杂家",确立以"编绩"为核心理念的学报编辑工作评价体系并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和确认编辑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编辑学者化”是搞好编辑队伍建设、提高学报质量的一条带根本性的措施。“学者化”包含“学者”和“学者化”两个概念,具体落实在某个编辑身上,其概念上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编辑学者化”,是由学报的性质、编辑的学术功能等决定的。如果从编辑实践上加以考察,“编辑学者化”的目标是可以买现的,编辑本身就是科研人员,整天处于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历史和现实的编辑实践也充分证明了编辑兼学者(或学者兼编辑)的现象大量存在。从编辑部的角度,可以通过让编辑精读专业根柢书、中青年编辑加入院系科研课题组、组织撰写本专业专题研究综述、论文摘要等方法,来提高编辑的学术水平,加速编辑的学者化进程,最后达到专业学者水平。  相似文献   

9.
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编辑杂谈》,收集了茅盾、臧克家、叶圣陶、孙犁等编辑家和近30名编辑学者谈编辑出版工作的规律及编辑实践的经验的文章,现在重温一下先辈提供的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宝贵财富,以此对比今天编辑出版业的发展,可见编辑学理论发展之一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位编辑同志谈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职业究竟算哪一行,哪一家时,另一位编辑答道:“社会分工,不能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编辑就是编辑,如果硬要追问属于哪一家,恐怕只能算是‘杂家’了”。在当时认为编辑就是“杂家”,这对编辑工作的认识也算是一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编辑学这门既古老又新颖的学科迅速崛起,中国的编辑学专业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前提下,调研中国编辑学发展及编辑学教育的现状,并分析目前编辑学发展及编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编辑学面临的发展瓶颈是编辑学教育存在着与各学科专业教育脱节现象,使得编辑学研究失去了立足点。这也是编辑学理论发展极其缓慢和导致培养的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据此提出专业编辑学的概念,需要进行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专业编辑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研究表明,编辑学应该与自然和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紧密结合,而且要将各学科专业教育贯穿于编辑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及终生的编辑工作中,这样的编辑学教育模式才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在数字化时代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依附于编辑工作主体专业的编辑学才能长盛不衰并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阴山学刊》2006,19(3):107-114
2005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论域并无新的拓展,思考却在不断深入。论题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学报编辑业务,学报名刊、名栏建设,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编辑主体,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学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谈学报编辑素质的自我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赵春秀 《理论界》2003,(1):111-112
编辑素质是指编辑人员应具备的诸如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编辑业务技能等各方面的素养,对此,编辑学界已有全面论述。编辑主体的素质虽不是一个新课题,但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条件会不断地赋予其新的内容,从而使这一课题具有新的研究意义。因此,编辑主体的素质是一个老而常新的问题,值得继续和反复探讨。本文拟从高校学报编辑的角度,从知识结构、编辑业务和编辑素质三个方面,对学报编辑素质的自我完善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校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书刊质量起着重要的把关作用。民族院校的学报校对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把校“异同”的功能提升为校“是非”,体现编辑工作的质量,使学报的编校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年鉴编辑出版工作乍看起来比较单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十分繁杂。根据数年来的编辑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年鉴编辑出版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刊物和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它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时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运作特点可慨括为“多快好省”四字。作为年鉴的编辑人员要做好这一系统工作,并“游刃  相似文献   

15.
张伟 《阴山学刊》2005,18(2):120-128
2004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呈现出成熟的态势,学理性更强,研究方法更科学,注重调查研究,量化的、实证的文章多起来。论题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学报编辑业务,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名刊工程建设与品牌创立,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编辑主体,学报编辑与作者,学报评价体系,学报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伟 《阴山学刊》2007,20(3):115-124
2006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在学报界及期刊编辑学界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继续稳步向前推进。虽说无甚惊人之论与重大突破,所取得的成果还是可喜的。与去年一样,论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学报编辑业务,学报改革与发展,学报编辑主体,学报名刊、名栏建设,学报编辑出版网络化,学报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开拓者理性思考的结晶——李荣生著《编辑学探索与思考》读后吴世灯编辑工作在中国,如果从孔子编“六经”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就是从成立专门编辑出版机构算起,也有一百多年了。但是,把编辑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才有十多年的历史。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  相似文献   

18.
2001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阴山学刊》2002,15(3):73-78
2 0 0 1年的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论题广泛而又相对比较集中 ,主要体现在 :学报的编校规范 ,学报与学术规范 ,学报编辑主体 ,学报编辑网络化 ,学报国际化 ,学报改革与发展 ,学报编辑业务 ,市属、专科、工科院校学报。八个问题中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学报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在我国源远流长,如果从孔夫子编辑“六经”算起,至今已有二千余年;而且历史上和 当今的许多大家,有的曾经或正在从事编辑工作,有的出身或发轫于编辑工作,所以学界公认“编辑有学”。然而时至今日,编辑作为一个现代的学科专业还未建立起来。谓予不信,请查一下国家学科专业目录即可证明吾言不罔。为什么会这样呢?杨焕章深刻指出:“多年来,从事编辑学研究的人很少注意进行方法论方面的反思,以致于一再强调‘编辑有学’,却因未拿出一定数量的能被人们承认的、系统的、理论形态的著作,因而始终未能使编辑学取得它应有的地位。这不能不说与从事编辑学研究的人大多还未能自觉地运用哲学的方法论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陈欣  何双男 《理论界》2001,(5):57-58
目前,青年编辑在编辑界正逐渐成为骨干,并将成为未来出版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绝大多数青年编辑未接受过正规的编辑高等教育和系统的编辑理论知识培训。调查显示,我国编辑队伍中年轻或新近参加工作的编辑占有相当大的比率,青年编辑的编龄呈明显偏低的格局。同时由于较繁杂的编辑劳动,致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编辑学理论知识,编辑的业务素质得不到真正提高,因此,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适合编辑出版事业发展需要的青年编辑队伍,提高青年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重视青年编辑的继续教育问题。本文将就青年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