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论20世纪以前日本“西学”的基本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论20世纪以前日本“西学”的基本历程复旦大学历史系冯玮20世纪以前日本“西学”的基本历程,是由“南蛮学时代”、“兰学时代”、“洋学时代”构成的。廓清3个时代的历史脉络,揭示各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以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为重要内容的日本近...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近代维新思潮兴起之后,大大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王国维的青代时代在维新思潮的鼓舞下自觉地吸收了近代西方的文化科学和哲学思想,对当时学术界的新变化特别地敏感。他于1905年分析学术界形势说:“十年以前西洋学术之输入,限于形而下学之方面,故虽有新学新语于文学上,尚末有显著之影响也。数年以来,形上之学渐入于中国;而又有一日本焉,为之中间之驿骑,于是日本所选译西语之汉文、以混混之势而侵入我国之文学界。”①当时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已不满足于西方自然科学——包括达尔文进化论的介绍,西方哲学正以迅猛  相似文献   

3.
江户时代,来航至长崎贸易的中国大陆商船有很多,但其中大都是为贸易而来的商人,并不是以文化交流为目的的人物往来。不过,由于江户时代的日本与海外的交往被严格制限在长崎,因此,与赴长崎的唐船和荷兰船乘员进行交流,对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来说,是能够接触外国人的唯一机会,许多日本文人为此而造访长崎。本文以在长崎从事日中交流的来日清人为中心,窥探当时日中文化交流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赵德宇 《日本学刊》2004,1(4):136-149
兴起于 18世纪中后期的洋学 ,是从学习西洋近代科学起步的 ,之后逐渐发展为研究西方的社会思想 ,进而对封建幕府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并提出以西方方式解决日本面临的内外危机 ,从而增加了洋学的社会批判功能。至开国前夕 ,洋学塾遍布日本各地 ,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塾生 ,为明治近代化运动储备了社会中坚力量。如果能正视这段洋学史 ,对日本近代的“飞跃” ,就不会觉得那么神秘了  相似文献   

5.
近代的自我觉醒与悲哀——日本浪漫主义思潮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后半叶,先在英、法、德,尔后几乎遍及全欧,成为一种思想和文艺思潮。日本浪漫主义则起于19世纪后半叶,比西方浪漫主义的兴起足足晚了一个世纪,这是由近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所决定的。 18世纪后半叶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日本社会尚处在武家的封建制度统治时代,直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日本各时代的小说、诗歌、戏剧被译成英文,流传各国;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近十年来,众多的西方学者获得了日本文学博士学位,形成了研究日本文学的可观阵容。但令人费解的是:用英文著作的切近时代的、权威性的日本文学史却廖廖无几。主要有这么几本:  相似文献   

7.
日本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始于16世纪基督教的传入。当时,意大利尚未完全统一,意大利的传教士只能混入葡萄牙或西班牙传教士中间来到日本。鉴于此,日本学界认为,日本的基督教文学未受到意大利的影响。意大利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始于明治维新。明治时代东京外语大学设意大利语专业。最初,学意大利语旨在贸易,并非为了研究文学。欧洲的正统教育是,必须学拉丁文和意大利语。由于教育的差异,受希腊与拉丁文的古典文学影响很深的意大利文学,没受到日本的充分理解。明治时代,日本主要通过英文来了解意大利文学。在日意比较文学方面,关注较深的是但…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译界引进了西方语言学流派的诸多译论,以丰富我国的译论研究,推动我国的译学发展.但是,一味地拿来使我国一些译学研究者的思路陷入了西方译论的窠臼.如今,在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亦步亦趋西方译论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与反省.本文针对西方译论引进的得与失,从三个方面探讨西方译论在中国译界的传播、假象和局限性,并强调中国译界有着自身的创见,指出中国译学研究者要尊重自己的翻译史与理论创见,看清自己译论中的精华,予以发扬光大,少套些西方译论,多谈些中国译学研究的现实,在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增强一点自觉性,减少一点盲目性.  相似文献   

9.
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锁国闭关”时代。在这200余年时间里,日本建立了锁国体制,中国实行闭关政策,但两国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却有较大不同。1、锁国时代,德川幕府虽然禁止外国人来日贸易,但仍开放长...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以赶上欧美为战略目标奋斗四十年,今天日本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大有提高,居于西方国家第二位。然而,日本不甘心于美国之下,正在各个领域与美国争第一。近五年来,日本报刊上经常看到,"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21世纪是日本的时代"等字眼,并声称"日本的生产率继续上升",将成为世界第一,但美国有"世界第一的自豪感",不让日本当第一,这就是日美经济摩擦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可见,战胜美国当世界第一,在21世纪实现日本的时代,这已经成为日本长远的战略目标。本文主要探讨,在这样长远战略目标下,日本在八十年代后半期日本国家战略及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1.
美在淡雅与静寂——东山魁夷绘画之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山魁夷是著名的日本风景画家。他的绘画既反映民族的审美情愫,又具有现代的艺术风格。如果说,川端康成是东方美的现代探索者,那么东山魁夷同样也是东方美的探索者,只不过一个在文学领域,—个在美术领域,他们都是孜孜不倦地在探索着东方的美、日本的美,彼此有着心灵相通的意境。东山魁夷与川端康成一样,是从抱着怀疑日本传统、憧憬西方文化的心情开始他的创作的。东山虽先志向日本画,但从年轻时代起,他就开始对西方和西方文化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选择了留学德国、学习西洋画的道路,其后又一次次地遍访欧洲,在最富西方色  相似文献   

12.
德川幕府时期日本流行由朱子学宣扬的政治制度"天造"学说.之后日本又出现了后期水户学对"君权神授"观念的宣传,将制度和权力"天造"的学说推向了极致.但随着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社会剧烈变化,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起源学说也发生了转变.徂徕学提出了"人为制作"的学说.近代早期的日本思想家们受徂徕学和西方近代化政治学说的影响.探索了有关国家权力起源的各类学说,并明确否定了流行千年的政治制度天然形成或君权神授等观念.  相似文献   

13.
唐磊 《国外社会科学》2022,(6):162-171+200
加加美光行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重要中国学家,他毕生致力促进中日两国相互理解。文章回顾了日本中国学家加加美光行的学思历程,总结了他在中国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并阐述了他的中国观以及他借助中国研究反思日本社会的理念。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加加美光行积极推动的“现代中国学”学科与基于“共同行动论”的“国际中国学”研究范式,指出其对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中国研究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江户时代的日本实行了锁国,但允许荷兰船和中国船驶入九州的长崎港。荷兰船即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入港后的荷兰人被限制居住在出岛。中国船方面有来自江苏、浙江的“口船”,来自福建、台湾、广东的“中奥船”及来自越南、东南亚、泰国的“奥船”,其乘员均限于中国人。来日船只随中国国内及东亚国际局势变化而增减,其中最多的1688年达到一百九十三艘,来日的中国人超过了九千人,可想而知这给当时只有四万人的长崎带来的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5.
福泽谕吉 (1834— 190 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出身于德川时代末期下级武士家庭 ,备尝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之苦 ,深刻体会到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因早年学习西学 ,曾三度游历欧美 ,受到近代科学和资产阶级自由民主观念的影响 ,从而积极批判封建制度 ,倡导吸收西方近代文明。他广泛介绍西方先进国家的社会生活方式内容 ,宣传自由平等学说 ,倡导民权 ,主张日本走“文明开化”道路 ,鼓励日本人发扬独立精神 ,保持在列强挤压下的民族独立。福泽毕生从事教育著述事业 ,著译的著作达 6 0种之多 ,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思想以及促进日本的文明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世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约束,可持续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理论也需要不断的变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传统西方经济学存在着如下缺陷:它忽视了增长的边界、对知识非线性和作为独立变量认识不足、对"空间"纬度的忽视、对人的忽视等等.因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必须要建立新型的哲学与科学基础,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建立更加人性化的经济形态,以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与一些论者习惯于从经济动因、政治条件、社会结构、国际环境和变革主体等视角出发,探寻日本近代化的前提有所不同,本文瞩目于西方文化中最早在日本传播并被接受的科学文化及其思想意义,即通过审谛科学文化的演进及与社会观念的互动,试图就日本近代化的科学根据梳理出若干看法。当然,就论题的涵盖而言,本文所涉的时间跨度当远不止江户时代,但限于篇幅,只能集力于江户时代至明治时代以前这一时期,其余容另文续论。  相似文献   

18.
明治时代最初20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启蒙期或曰酝酿期。日本积极移植精神物质两方面的西方文明,以脱却漫长的封建文化腐旧状态,从而形成了日本近代黎明的文化启蒙思潮。如此思潮催化出"翻译小说"与"政治小说",进而为以自我觉醒和自我确立为神髓的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总论.目《大纲,作为社会理论: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之间的链环论日本人新太平洋时代与日本的作用历史转折时期的口本形象从技术上的乐观主义到生态上的悲观主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关系中的一体化趋势西方的“马克思学”政治学:南斯拉夫的理论与实践美国政治的新分化马克思和现代系统论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一定要分开吗?马克思著作中系统性原理的运用控制论的当前问题马列主义和社会科学方法从几个侧面看七十年代的苏联心理学论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体制中的多党制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人阶级期数 1页次 l l14 25 71 115 21 1 81抖23 29 40 49…  相似文献   

20.
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略论锁国闭关时代中日认识西方的情报系统吉林师范学院历史系田毅鹏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是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锁国闭关"时代。在这一长达200余年的时问里,德川幕府屡颁禁令,严禁日本人与海外往来,取缔天主教,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实行严密监视,确立了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