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变声期的概况变声期是指嗓音由童声转变为成人声的时期。掌握变声期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了解变声朗嗓音变化规律及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将来声乐教学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变声期早期(一般开始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结束,女孩略早些,大约在月经初潮开始,男孩稍晚些,大约有遗精现象时开始)表现为发声持续性差、易疲劳、声音不稳定、唱歌时感到很费力,男生喉部及甲状软骨没有明显变化,声若仍为童声,有些沙哑、粗糙。女生常感到声音涩滞,大约2~3个月后,声音才逐渐变得丰满,假声也逐渐明显起来。在变声期中期,男生喉头迅…  相似文献   

2.
对美声唱法声音技术训练的研究一定要将人体生理置于首要地位。在对学唱者进行声乐技术训练时应主要围绕气息的力度、声音的密度、气息和声音的方向性来逐步提高发声技术,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整体协调的。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从歌唱感觉角度衍生的"面罩共鸣、眉心音、声音位置"等传统声乐教学中常用术语的误区,从根本上提高歌唱发声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音乐专业新生的声乐课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声乐学习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声音概念模糊不清,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所唱作品与实际水平差距过大等。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音乐类考前生怎样系统学习声乐及如何辅导音乐类考前生声乐学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专科师范的声乐教学,因为学生基础差,歌唱起点低,所以训练扎实的基本功是首要的问题。在基本功这一涵义中以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为先。声音概念又分“外部感觉”和“内心感觉”两个方面。专科师范的声乐教学要有一套自身的教学方法和进程要求。  相似文献   

5.
歌唱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歌唱学习的基础。声乐教师对歌唱发声的训练主要靠听觉和感觉来帮助学生树立声音形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需要有一套兼容并蓄、化繁为简、方法具体、目的明确、简单易行的练声方法和步骤,能对声乐教学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声乐教学要讲究阶段性。基础训练、声音训练、作品的演唱及艺术地处理作品,是声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不但要重视声音技巧的训练,同时还应重视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声乐教学要从分析音乐、分析歌词、歌唱技法、歌唱情感四个方面掌握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与国外声乐教学艺术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声乐教学具有注重纯技术训练,忽视艺术性的表达;注重高声区教学,忽视中低声区的训练;注重细节的处理,忽视整体性把握;注重单旋律的演唱,忽视与伴奏的配合;注重纯声音的训练,忽视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因此高师的声乐教学占很重要的地位。在声乐教学中要抓好三个重要环节 :训练好中声区是获得美好声音的第一步 ;换声区是声音向上发展的必然 ,是通向高音的桥梁 ;下颚的下放回收是高音控制的关键。通过对这三个声区的训练 ,以利于歌唱更好地表现。  相似文献   

10.
在声乐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声区不统一的问题普遍存在着,这同时也是声音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在日常的声乐训练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如女声训练中常见的"真假声"打架、中声区和高声区全部用大白嗓唱,特别是初学者;或者是中声区和高声区均用假声演唱,或者中声区到高声区之间过渡不自然,总有一个"坎儿",从而导致中声区用真声唱、高声区用假声唱的现象,从而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歌中悲秋的表达方式很多 ,蟋蟀声、蝉声和雁声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典型的悲秋象征之一。古代诗人常常使用蟋蟀、蝉和雁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几种动物的声音在表达思乡、怀念故人、送别、哀怨、失意及悲秋上广泛使用 ,它们有共同性 ,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近年来中国大片现象中声音创作的美学意义,分类分析和解释了中国大片中的音响、音乐和语言的美学功能。此分析主要依据中国大片创作呈现的“视听感官”特征及民族文化内涵。比如,其中的音响设计创造出了民族文化的意境,而音乐的情绪也透露出故事的文化信息。本文尽量突显中国大片声音的文化特性,挖掘出中国大片声音创作的深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3.
论英语语音象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语音象征指语言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依据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原理,某些语音常用于表示某种意思,给人某种语义联想,这些语音似乎具有了自己固定的象征含义,这类象征,不论是直接的还是联觉的,在文学语言中都被作为一种富于表现力的形象手段。  相似文献   

14.
清声母汉字和浊声母汉字,有着不同的表情达意作用."清"能营造出轻盈飘逸之境;而"浊"能勾勒出凝重深沉之感.选用李清照的前后期代表词作,对其用字声母的清浊比例作出统计,得出结论李清照前期词作用字以清声母字为多;而后期词作用字以浊声母字为多,从而与其前后期迥异的词风相印证即前期词风清丽爽朗,而后期词风沉郁凄苍.  相似文献   

15.
台语送气塞音和舌面鼻音擦音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语中的送气塞音p′、k′、t′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演变为同部位或近部位的的擦音。与亲属语言比较发现 ,送气成分是致使其擦音化的主要因素。 是台语典型的舌面鼻音 ,与j有历史源流关系。 是源 ,j是流。 在发展过程中趋于擦音化是台语的一个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6.
试谈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时代的需要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和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应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遵循大学生成长的规律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培养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一种"音义合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语音的变化,本来不同音的两个词变得音同或音近了,这两个词的本来不同的意义也因而合并了。或者相反,由于两个词的意义合并了,其中一个词就抛弃了旧有的音,而变得跟另一个词同音了。文中从古今词汇发展、方言和共同语的分歧等角度列举一批音义合并的例子,意在指明这种词汇演变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词汇音变是普遍存在的语音现象。文章基于音位、语音音变、音位音变和音位性重音等理论,阐述词汇音变类型。通过分析错误词汇音变实例,探讨词汇音变现象及应对措施。词汇音变研究有助于提高师生对音变的认知度,从而在词汇教学实践中改善发音并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相似文献   

19.
佤语的前置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中 ,佤语前置音的现状、变化、来源等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词的结构中起构词、构形的作用 ,与亲属语言比较没有严格的对应规律。其变化分简化、脱落、合并、衍化为两个音节构成连绵词几种。其来源一是由非弱化音节发展而来 ,二是复辅音声母分化的结果。佤语的前置音有逐步消失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合唱音响的平衡问题是合唱艺术的重要技术环节,也是合唱艺术能否达到高水平的关键所在。本文力图从影响合唱音响平衡的几大因素入手,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加快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