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校杨海明著唐宋词论文集《唐宋词论稿》今年五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论文集系从作者己完成的论文中挑选出三十余篇所汇成。全书约二十五万字。该书既有对唐宋词这一文学体裁的宏观鸟瞰,又有对历代词坛名家名作的微观探究。宏观篇,将词置放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阐发了词作在“缘情”功用上的独特地位与优势;作者通观全局,有高屋建瓴之势。微观处,作者不仅对某一词人、某一流派进行专题探讨,而且细致及某一词家身世、生卒乃至出游的考证,不惮琐细,多方钩稽,确  相似文献   

2.
歌妓是一种已经消失的职业和称谓,但是歌妓对词的萌芽、传播、发展和成熟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词的集大成者——宋词,必然不会缺失对歌妓的描写。文章择取了数阕有关歌妓的词作,通过解读词作本身,论述了歌妓之美,展示了歌妓美丽的形象、出色的技艺和美好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古人就已有明确的区分。具体到宋词,各人的爱好也大不相同,因为对象越具体,标准也就越发细致。有人喜欢豪放,有人喜欢婉约词,有人喜欢风雅,有人喜欢俚俗;甚至对同一流派的作家,对同一作家的不同词作,也各有所好。北宋词人晏殊、晏几道父子虽都是婉约派的作家,二人的不少怀人词作虽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毕竟有所不同。于是,有人喜欢大晏思致的深广,有人则欣赏小晏情感的浓挚;有人喜欢大晏词的温润圆融,有人则欣赏小晏词的顿挫凄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词史上,苏轼是位开宗立派的人物。他传世的词作约350首左右,其中一部分有词题或词序,说明写作的时间、地点或写作的原由,开创了词中制题系序的风气并为后世词人所效法,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有一部分词没有词题或词序,读者则难以寻迹相证,窥其要旨。朱祖谋的《乐坡乐府》是最早为苏词编年的开山之作,给学习和研究苏词提供了很大方便。之后,又有不少学者踵武朱氏为苏词编年,日积月累,成绩斐然。近年来,我们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对于苏词的编年也偶有一得之见,今撮举几首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随着词作的繁荣和广泛传唱,宋人选词的风气,当也很兴盛。但流传至今的宋人选的宋词,种数却不多。北宋人所选的,今已无法见到;南宋人所选的,也仅存有九种之多。这与当时一些文人学士轻视词体的观念有关。胡寅《酒边词序》中说:“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也……方之曲艺,犹不逮焉;其去《曲礼》,则益远矣。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谑浪游戏’而已也”。在这种理论影响下,词集的保存就必然会受到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花庵词选》二十卷,上编十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李白以下的唐五代和北宋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词作五百余篇,下编十卷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收康与之以下的南宋词家八十八人的词作七百余篇.它是从五代以来到今天为止的许许多多唐宋词选中的一部特出的选集.这部词选的好处可从两方面来看:一、与后来人编选的许多唐宋词选比,它的优越处在于“不隔”——后人的选本,固然有高出于古人的地方,但是往往存在“以今稽古,病在不亲”(清人高士奇《绝妙好词笺序》语)的缺点.而《花庵词选》的编选者黄昇,由于本人就生活在宋代这个词的“黄金时代”中,所以就能避免后人常会犯的隔雾看花、隔靴搔痒的毛病.  相似文献   

7.
明人和宋词,即明人对宋代词作的跨时空追和与赓续,是明代对宋词的传播与接受的一种形态表现。明人和宋词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的宋代词家亦广,包括宋代大家名家。和宋词的主要模式有三种,而其产生的缘由则是出于宋词的名篇效应、明人社交的需要及个人情志表达的需要。论述明人和宋词可以一窥宋词在明代的流传接受轨迹及明人词学发展的印记。  相似文献   

8.
密州词在苏轼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创立了苏词乃至整个宋词的豪放之风。在全部19首词中,14首以豪放为主要倾向,其中有以豪放表现婉约、以婉约反衬豪放,又有纯粹显示豪放格调的传世佳作。密州词在题材、境界、结构、语言上都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典韵文中对于颜色词的使用非常丰富,宋词尤甚。汉语的颜色词经历了从古至今的发展,除了描写颜色本身以外,还承载着许多颜色义之外的语义内涵与功能,并在使用中通过各种语义结构表现出来。本文选取宋代词作这一古典韵文的经典文体为语料,一方面对其中颜色词的表层结构进行分析,进而深入发掘其深层的语义内涵及表意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与唐诗中颜色词使用情况的对比,并从宋词的特定文学体裁出发,结合具体数据和实例,说明颜色词在宋词中使用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
宋词小札二则毕宝魁张金明因教学和科研之需,近来翻阅几种宋词选本,觉得对一些词语的诠释似有未确之处,今拈出其中二则,撰此小文,以就教于方家。一、“金盘簇燕”这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一萼红》词中的一句话,全词并序是:丙午人日,余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  相似文献   

11.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考察宋词在当时的传播状况,将传统的版本目录学纳入到文学传播视野之内,使词集的版本目录文献变为词集的传播史料,或能盘活词学研究的资源,扩大词学研究的视域。通过考察宋代词人苏庠、毛滂、吴礼之、赵鼎、黄大舆、李弥逊、潘良贵、冯时行、欧阳澈、曾惇等十家词集在南宋时期的版本传刻情形,即可管窥宋词在当时的书册传播状况。南宋人的词集,大多有诗文集外单行本和诗文合刻本二种。词与诗文合刻,表明南宋文人已将词视为可与诗并称传世的诗体。不再像北宋文人那样,词作不能入诗文集,只能作为另册集外别行。虽然南宋尚有少数文人坚持认为词不宜与诗并刊,诗集不收词作,但大多数人已改变了这种重诗轻词的观念。词作结集刊行,成为南宋词传播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唐宋词史的流变中,温庭筠、柳永、苏轼、周邦彦、姜白石等五人具有里程碑的地位。他们因其所处词史地位不同、时代环境不同、社会角色不同、作词目的不同等,各自创作出了不同审美特点的词作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边塞词浅论姜波范仲淹的词,见于《全宋词》的共.5首,存目词3首,其中边塞词两首。一般的唐宋词选本,并没有忽略他的作品,这说明他的词作虽然不多,但能以独具的风格在众多的作品中放出异彩,引起选家的注目,自然也说明了选家的公正持平。但在另一个领域,即...  相似文献   

14.
序与前言一组钱仲联《全明词》序断代词作,勒成全集,于亡友唐圭璋先生之《全宋词》,《全金元词》继之。他家踵武,则先后有《唐五代词》、《全明词》、《全清词》之纂,而后历代词作之渊海始备。然其间编者之为力有难易焉,《全宋词》筚路开山之功不待言,然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稽引史料,驳斥了张应斌同志“‘西塞山前’等五首渔父词非张氏而为颜真卿所作”的错误论断,对施蛰存、陈耀东同志有关张志和的生卒年及家世交游的论述作了校正、补充;并以张志和诗、词风格异同为例,论述了词作是否可概其人,这须结合词这一文学体裁的功用变化及词人具体作品两个方面而定,仅以词人一时一地的部份词作而推论词人的整个思想性格及其词风,是片面而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朱祖谋之创作与词选关系密切。《彊村语业》创作取向的多元性表现为托兴深微与赋笔叙写的结合,梦窗情味与苏辛气骨的交融,重南而不疏北的书写策略;《宋词三百首》词选观的兼容性表现于词作取舍中的平衡策略以及“体格”与“神致”的衡词标准。《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对待苏辛词风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违离。《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体现出朱祖谋对晚清民国主流词学的继述与违离,彰显了总结传统词学与催生新词学的浓厚意味。  相似文献   

17.
朱敦儒是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词人,宋人汪莘曾将他与苏轼、辛弃疾并称为“宋词三变”,这个“三变”论从很大程度上是就朱词的风格而言。朱敦儒的词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概言之,朱氏早期词风以密丽和狂放为主,中期转为疏朗和沉郁,而清新与通俗则是晚期词作的主导风格。  相似文献   

18.
浅论晏几道词的思想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几道(1030?——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幼子,著有《小山词》。后人论词,常称其父为“大晏”,称其本人为“小晏”。小晏是北宋令词造诣最深的作家。冯煦曾誉扬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但是,对小晏词的思想意义,古今词论家却存在不同的认识。对小晏词评价最高的是北宋诗词名家黄庭坚,他在《小山词序》中给予很高的评价。之后极力肯定小晏词的词论家固然不少(如陈振孙、王灼、毛晋、周济、冯煦),但他们着重赞扬的还是小晏的才华,而不似黄庭坚极力赞扬小晏词的思想意义(参看唐圭璋《宋词  相似文献   

19.
词是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随之伴生的理论自成体系。本文认为,李清照的《词论》是词的独立宣言;《花间集序》划清了词与宫体诗的界线;辛弃疾对词学有贡献;针对着词作堆积材料的弊病,张炎在《词源》中提出了“清空”说和词创作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20.
将唐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始于明人张蜒.他在《诗余图谱》“凡例”之后附识日: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赡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作以婉约为正.放东坡称少游为“分之词手”,后山评东坡词“如教坊雷大使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这段话说明了词体的分类。各体的风格及其代表作家三个问题.后世人评东坡词受其影响极大,自此以后论词者大多认为苏词主要风格是豪放,甚至忽视了他婉约词的成就.其实,从数量上看,现存的三百四十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