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相     
河北曲周农田作物被毁村民跪地哭诉
  2013年5月,河北邯郸市曲周县白寨乡滏南村掀起了一波“毁田圈地”的热潮。无论是再有10天就将收割的小麦、蔬菜大棚里已经挂果即将上市的西红柿、还是已经进入盛果期的桃树和苹果树,一律被政府雇佣的多台推土机毁掉,300多亩农田被夷为平地,村民们将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2.
多年前,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关于"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发问,我们迄今记忆犹新。为了让自己的论点更有说服力,莱斯特·布朗甚至从"农田在消失"等方面预测21世纪中国在耕地和粮食保障方面将不可避免出现危机。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错了。  相似文献   

3.
何立波 《老年人》2009,(3):42-43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成灾。结果从1959年到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粮食生产大幅度下降,国家粮食库存急剧减少,粮食局势非常紧张,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花了很大力气,采取了许多措施,方才渡过饥荒。  相似文献   

4.
国际新闻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8):4-4,5-9
古巴面对粮食危机推行都市“乡村人”有成;英国首相布朗:促G8全力协助解决粮食短缺;俄罗斯木材追踪计划 欲控管非法伐木;韩国市民团体发起蒙古造林防沙尘暴活动。  相似文献   

5.
《中外书摘》2009,(1):24-26
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最终导致一场蔓延全球的粮食危机?这场危机离我们有多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担心。世界粮食计划署2008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使全球1亿多人深陷贫困之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四十五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在这次挑战中,中国的粮食市场会不会受到波及?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否存在隐患?我们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先生,  相似文献   

6.
幽默与漫画     
识丁 《老年世界》2009,(19):46-47
想吃啥吃啥 有一个养猪专业户,他养猪非常出名。于是有一考察团前来考察,问他给猪吃了什么长得这么好。他乐呵呵地答道:“就给他们吃些剩饭和泔水什么的,没啥。”考察团的人说:“我们是粮食保护基金会的,你这样浪费粮食,罚款一百元。”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会近期通过了《新能源法案》,要求大幅缩减农作物出口,将其用于开发新能源。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一直推行鼓励粮食出口的政策,挤占其他产粮国的市场份额。这些国家的剩余农业劳动力转而生产的廉价轻工业品又被美国买走,美国可谓两头受益。如今油价突破100美元,美国为保住强国地位开始“囤粮”开发新能源,  相似文献   

8.
作为农业大国,粮食生产是我国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而想要有效保障粮食品质,并延长贮存寿命的目标,还需要针对收获后的粮食落实干燥处理,机械化干燥技术就是完成这一工作的主要手段,其可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应用意义,当前时代形势下,机械化干燥技术也面临着更多的发展考验,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粮食机械化干燥技术必要性及发展前景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国粮食的连续5年增产,全球粮食危机对中国粮食市场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国内粮价和农产品市场均保持稳定,但近年来国际粮食危机的升级和粮食战略的意图愈发明显,及国内有关粮食库存情况的担忧、边境地区粮食走私情况的猖獗和国际粮食集团对国内粮食安全的威胁都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
商品出口既然受到了一定的阻力,那么就可以加速资本与企业的“走出去”,出去购买技术与人才,购买营销网络,建立科研机构或者说“海外孵化器”,建立或收购海外生产基地等,因为这段时间也是海外各类资源价格最低廉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中国公司开拓海外市场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除了大型公司,民营及中小企业在这轮“出口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然,它们给当地居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发挥自身优势才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2.
郑德刚  赵鹏  魏贺  李波 《老年世界》2010,(10):39-40
“一天至少完成100万元的投资,这么大的工程量我还是头一回碰上。”今年已满60岁、有着三十多年水利工作经验的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田庆贺告诉记者,“我打算把我从事水利事业的句号就画在这里,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按时拿下这项工程。”  相似文献   

13.
要闻快递     
国际新闻古巴面对粮食危机推行都市乡村化有成如何喂饱人民?都市菜园是一个最具古巴特色的答案。但随着卡斯特罗步下政治舞台3个月,这个世界最大的都市有机农业系统不知将何去何从?在革命以前,古巴半数的农田掌握在1%的人手里;革命之后,古巴的农业部门随着苏联的脚步进行国有化与机械化。为了与苏联这个前世界强权进行贸易,古巴出口工业化生产的蔗糖,以换取低价粮食以及机械与化学肥料等物资。  相似文献   

14.
刘传军 《老年世界》2008,(16):24-25
父亲是个最普通的庄户老头。他的大半生是在生产队里度过的,给队上养猪。无论炎热酷暑,还是凛冽寒冬,父亲那瘦小干枯的身影,都是在猪舍里忙碌。那时候粮食奇缺,人尚且有饿肚子的时候,猪当然只能靠放养。最惬意的是秋收之后,天还不亮,父亲就鞭儿一甩,赶出猪群,只要天好,不见星星不回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书里“四海”是个常见词,从中还延伸出海内、海外,如《三国志》里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唐李绅诗云“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相似文献   

16.
在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食物中,谷物——尤其是粗粮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我们习惯地把粗粮称之为“副粮食”。粗粮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7.
《老人世界》2011,(11):61-61
农业部近日公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要求坚持把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首要任务。关于国家粮食安全,有关部门一直以来的基调就是“这是农业的头等大事,解决粮食问题要立足国内”。此次规划不例外地开章明义就提到:“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立足国内保障基本自给的方针”,并对此做了数字化的任务分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综合生产  相似文献   

18.
其实,想要做“洋太太”并不能说就是什么坏事,因为这些年人们也的确看到和听说过不少嫁到海外的女青年,出去一段时间后忽然容光焕发地回来看望父母亲朋,着实让左邻右舍们羡慕得喷喷不已;甚至有些嫁给海外商人的小姐,原本也不过是极普通的 K 姐或模特,回来后则代洋丈夫或丈夫的友朋做起了本地合资企业的外方女老板或总代理,大权独揽好不威风,可谓是“衣锦荣归”吧。不过,像下文晓田这样说到伤心处荒唐愈可悲的例子好像也是一种存在,实在很值得年轻女士和小姐尤其是原本有着幸福之家的年轻女人引以深思  相似文献   

19.
王罗方 《老年人》2009,(2):54-55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农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不经意间,大家的注意力几乎都从如何吃饱转到如何吃好上了。这是值得庆幸的。特别是老一辈,被“红锅子菜”吃怕了,现在生活好了,当然要享受享受。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解决13.0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粮食安全历来是一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更加引人注目,“民以食为天”,“无粮则乱”,实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成为我国在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一、粮食安全形势的历史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