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不仅关系到企业改革的深化和成败,而且还关系到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工人阶级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新的历史时期主人翁地位以及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所以迫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企业中相当数量的育龄人口下岗,是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职工下岗分流,是我国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深层次的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我国国企深化改革为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必须采取的战略措施。目前“下岗”的存在,有深刻的历史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吉林省下岗职工渐呈规模,已给家庭、企业和社会带来诸多问题。及时了解和掌握吉林省下岗职工的基本情况,为做好下岗职工的分流和再就业工作,以及促进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现根据统计资料及对省内部分大、中型企业进行的典型调查,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基本情况1996年末,吉林省下岗职工总数已达41.5万人,占全省职工总数的8.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但低于辽宁省、黑龙江省3.7和3.4个百分点。在吉林省下岗职工中,企业单位为40.2万人,占全省下岗职工总数的96.9%,可见,吉林省下岗职工主…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失业的三大特征,即严重性、潜在性、结构性。阐述了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的六对矛盾:劳动力增加过快与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亏损企业失业与盈利企业安置再就业的矛盾;进城农村劳动力与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的矛盾;企业改革与职工再就业的矛盾;劳动体制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培育缓慢之间的矛盾;失业职工流入社会同社会保障滞后之间的矛盾。研究了影响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再就业的社会障碍和失业职工自身的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与再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结构的调整,我国城镇人口中出现了大批失业下岗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解决他们的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软着陆”成功、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而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前不久,为了解吉林省及长春市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基本情况,笔者走访了吉林省就业服务局,对吉林省及长春市职工停工待岗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长春市失业人员及富余人员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分析据调查,截止1996年…  相似文献   

6.
妥善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方式的改变,下岗失业职工人数急剧增长,再就业压力巨大,就业形势严峻。职工下岗失业与再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准确把握了岗失业职工的基本状况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末工作并以某种方式在寻找工作的人员。“下岗’倒是在经济结构和资产重组过程中,企业富余人员失去工作岗…  相似文献   

7.
下岗失业是自20世纪末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广州市为个案 ,描述了90年代以来广州市下岗失业的形势和特征 ,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 ,最后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 ,试图从多角度多方位探讨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许多政治家与理论家确认失业和通货膨胀是困惑我国改革与发展的两大重点难点问题。在我们实现经济“软着陆”之后,研究和解决失业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非常重要了。当前,在我国的失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国有企业职工的失业问题,因此,研究我国失业问题,必须...  相似文献   

9.
张园 《人口与经济》2012,(Z1):119-120
企业集团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众多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联合体,包括集团公司(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及相关企业。企业集团这种组织结构,能够将生产力有机联系在  相似文献   

10.
外来民工对上海市职工再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外来民工对上海市职工再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丁金宏,吴绍中,孙小铭,黄晨熹90年代以来,伴随着浦东开发和经济腾飞,上海的就业形势也是“一年一个样”,数十万职工下岗待工,上百万民工接疏而至。人们不由产生这样的疑问:外来民工挤占上海人的就业岗位了吗?外来民...  相似文献   

11.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凤  薛会会 《人口与经济》2013,(4):89-95,109
本文利用陕西省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状态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自身特征、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和就业保障对其再就业状态选择影响显著,且存在差异。其中,性别、年龄对待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学历和农村低保户对待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特色产业状况、中介服务及职业咨询等对就近务工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贷款融资优惠、再就业补助金等对创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机会识别及人际交往能力对兼业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待业状态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其他三种状态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城镇下岗无业人员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1998年第二季度城镇劳动力情况入户抽样调查及下岗失业人员问卷调查最新结果推算,1998年5月21日零时,湖北省城镇下岗处于无业状态的人员达56万,占1997年底劳动统计年报显示的全省城镇87万下岗人员总数的64%,这部分下岗无业人员是目前再就业工程最直接的目标,其基本状况呈如下特征。1数量及构成特征1.1中青年居多。调查资料显示,下岗无业人员虽然各年龄段分布,但相对集中于青年。30岁以下的占26.3%,约14.7万人;30-49岁的占69.5%,约38.9万人,其中30-34岁的约8.8万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城镇职工下岗的原因、意义和不良影响 ,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浅论当前再就业工程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就业工程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实施以来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又面临着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工潮冲击着城镇就业市场;招工集资风使再就业陷入困境;企业负担人为加重造成再就业工程恶性循环;素质低劣的企业领导队伍导致再就业大厦摇摇欲坠;劳动部门孤掌难鸣,实施起来步履维艰;培训工作不能有效开展以及失业保险存在诸多不完善地方阻碍了再就业工程。作者提出,政府要把再就业工程作为大事来抓;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各培训点的管理、协调、指导、服务、监督职能;重塑再就业工程主体———企业和职工;还要加大计划生育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揭示出女性MBA毕业生与男性相比,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确实存在更多的障碍因素,而且不同背景的女性MBA毕业生对职业生涯障碍因素的感受程度不同。文章建议个人、企业和社会客观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女性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刘清华  胡西厚 《西北人口》2015,(2):25-28,32
产后女性再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女性的个人权益与未来发展,而且关系社会的稳定与家庭的和谐。笔者对地处山东沿海的烟台市的产后女性再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以期探讨促进产后女性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失业妇女再就业的现实,采用甘肃省天水市1205名失业妇女的调查数据,借助统计软件spss16.0,探讨了影响西部欠发达地区失业妇女再就业的显著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和培训经历,明确了家庭规模、思想障碍和再就业之间的非显著的因果关系,最后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失业妇女再就业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实现再就业的一个可行途径是社区就业。目前,发达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约占就业总人口的20-30%,发展中国家的社区就业份额约占就业总人口的12-18%,而我国只有3.9%。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剧增和社区就业的巨大发展潜力,从中央一直到苏州市都将社区就业与下岗再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将它作为努力开辟就业门路,积极创造就业岗位的一个途径。在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支持下,2003年8月,本文作者对苏州市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取得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一定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即领导必须重视;需要大力挖掘潜力;重视制度的执行;针对4048的培训必须切实展开,并保证其效果,社区岗位的培训是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李红华 《西北人口》2008,29(1):119-121
青海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年下降,人均生产总值,人均纯收入都在快速增长,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正在建立;这几年出口贸易顺差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快,这都为青海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深化以及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贯彻实施,促进了城乡商品流通和物资信息交流。在社会主义商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由农村进入城镇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人口日益增多,外省籍人口流入青海,对繁荣和振兴青海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方面加重了市场商品供应。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