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正义、结果正义与感知正义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行为判断标准。理性而言,正义的程序不一定实现正义的结果,也未必达到感知正义;结果正义未必根植于程序正义,也不一定符合感知正义;感知正义不一定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也未必满足结果正义。领导者若只关注其中某一标准,容易进一步加剧整体运行过程的波动性。领导者过度推崇程序正义容易有失人情味,过度推崇结果正义容易丧失原则规矩,过度推崇感知正义容易陷入感性思维,过度推崇单一的正义标准容易诱发极端认知。程序正义、结果正义与感知正义所展示出的不同关注点和判断标准,实则为正义感所应具有的不同层面要求和表征,组织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感,领导者所希望展示出的正义形象,应该实现对三种标准的同时满足。具体而言,结果正义需根植于程序正义,以提升结果判断的公平正确性;程序正义需兼顾感知正义,以提升判断过程的公开透明度;感知正义需参考程序正义,以提升主观感觉的客观合理性;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需有助于感知正义,以提升员工对结果论断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2.
制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正义是企业制度的灵魂。企业的制度正义包括实质正义、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三个方面。实现企业制度正义,必须坚持在企业制度中渗透实质正义精神,体现形式正义理念,融入程序正义观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河南省“时建锋诈骗368万元高速公路通行费被判处无期徒刑”案的发生与发展,我国司法过程中存在的“轻程序”引起的弊端也暴漏无疑,正确理解程序正义的内涵,认识其在实现实体正义,树立司法公信力,保障司法独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通过加强程序正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贯彻司法自治,提高司法主体的素质以及有效的法律保障来实现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程序正义,实质正义两个事物的讨论由来已久,但是很显然,这两者是法律层面的两个不同方式,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纠纷的公正解决。但是二者的辩证统一决定了矛盾的不可避免性,在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脱离时,正义还存在,正是本论文探讨的问题所在。我对此当然是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5.
在各项国家治理工作中,程序正义集中表现为对程序的坚持、对正义的维护、对民主的实践和对治理的实现。要进一步发挥程序正义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就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权力运行程序、制定和落实科学系统的程序法、严格纠察破坏程序正义的现象、着力增强治理主体的程序意识。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革命性地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为"平等的自由原则",第二个原则可以概括为"差别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罗尔斯对其正义原则的论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罗尔斯认为人的本性是一种自由和平等的理性存在物,这是他正义论的逻辑起点。其次,罗尔斯认为正义的实现必须依靠良好的社会合作秩序,社会是实现正义的主体。最后,罗尔斯认为社会正义必须是公平的,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念,作为实现正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程序正义的理念在司法制度中可谓源远流长,而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与此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程度正义的不同态度,或许可以得出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原因。但是,程序正义的内涵及其独立的价值,都彰显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在真正意义上遵循程序正义原则,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程序正义不仅在实务中有重要意义,保护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限制国家公权力的行使。在法理的层面也具有一定的价值。从对公民的人性需求的保护来说,从保障判决的正当性,以及树立司法在社会中的权威来探讨,程序正义都有其重要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9.
法律创制博弈——完善法律的程序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与权力的配置是法律运作的关键,也是核心所在,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权利和权力的拥有者会进行相应的博弈。就是因为程序的存在使得权力不会专制地只注重结果,同时也避免权力的滥用,从而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也就是经济法上的帕累托最优。本文拟从博弈角度出发,探究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点,从而来完善法律的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10.
对正义问题的探索在中国的学术研究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在这一过程中的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社会正义问题越来越多成为思想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商健 《经营管理者》2009,(15):23-23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理念,他从"无知之幕"的"原初状态"出发,推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试图求解社会普遍存在的形式上的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这一难题,因而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加强社会建设,饯行科学发展观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拆迁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升与土地资源有限相矛盾的必然选择。作为提升各方利益的一种手段,拆迁本身并无原罪,但何以形成困局,其根源是拆迁博弈标准之缺失、公权主体"理性经济人"之推动所导致的非合作博弈。破解拆迁博弈困局的基本思路是:以重塑我国契约精神、明晰权利义务关系为起点,建立保证程序正义得以实施的拆迁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义是流变性与不变性的统一,它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正义影响着法律的方方面面,而法律则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正义理念.正义对法律具有评价和推动的作用.法律的本身是为了维护正义,但这里的正义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正义,而是基于大多数情况下的,为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正义.  相似文献   

14.
王娟  纪乃旺 《经营管理者》2011,(3X):348-348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定》还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中之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一个重要命题。目前我国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不平衡性越来越明显,并有扩大的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缺位"、"错位"、"越位"、"不平衡性"制约着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良性发展,这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差距,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缩小城乡差距来促进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单位正义共识是单位员工基于对单位制度设置的实体正义、单位制度运行的程序正义而形成的权利义务观念、自由平等意识、合作共享理念。单位正义共识的构建,需要包括选拔得当、奖罚分明、及时反馈在内的单位流动机制的良性运转,需要包括制衡机制、博弈机制、协调机制在内的单位平衡机制的有效生成,需要包括利益整合、制度整合、价值整合在内的单位整合机制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7.
如何应对科学不确定性所引发的环境风险,是风险社会的一个核心议题。建立在秩序行政基础上的危险防范已无法适应风险社会的要求,追求形式正义的理性工具模式和实质正义的技治主义模式也要向程序正义的商谈裁量规制模式转变。环境正义的实现是一个社会建构过程,须建立风险预防的规制体系,构建双向开放的风险沟通机制,完善协商参与的风险管理制度,形成融合科学与民主、自由与安全的环境风险规制体系,增强环境公共决策的正当性,以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18.
现行宪法自1982年以来共进行了四次修改,形成了31条宪法修正案。宪法本身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因为宪法具有"最高法"的法律属性,更为重要的是宪法富有指导意义和法律象征意义的特殊内涵。从我国宪法及宪法性法律的相关规定上看,其中关于宪法修改程序的规范还不十分完善。完善宪法的修改程序既秉承了程序正义的理念,也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绝不是一种按照既定步骤执行就能实现预期成效的“机械化作业”。要把权力正义的价值理念融入决策工作的全过程,确保决策能够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价值要求。在决策预备阶段,通过赋予决策客观性、化解潜在风险点、提升决策务实性等举措为管理权力汲取合法性来源;在决策制定阶段,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充分表达协商、集体领导决策等举措彰显决策的程序性正义;在决策实施阶段,通过严格执行既定部署、充分保证程序合规、保障全员知情权利等举措全面把准正义性标尺。  相似文献   

20.
<正>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为了避免可能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