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德”与“得”的辩证法顾智明,彭钧华人人都希冀获得幸福。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源泉又是什么?人类生活的实践,特别是古今中外获得的人们的人生实践,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道德是使您获得幸福的源泉。一、“德”“得”相通:中国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2.
克罗齐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虽然有效地处理了"对立面的统一"问题,但由于他未能区分"对立的概念"与"相异的概念"之间的差异,误将"相反的辩证法"运用于"相异的概念"中,最终不仅没有真正实现"对立面的统一",反而重新陷入了二元论的渊薮。克罗齐通过"相异的辩证法"与"相反的辩证法"的区分,将"对立面的统一"与"度的连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批判了黑格尔对"相反的辩证法"的滥用与误置,而且还将黑格尔的辩证法纳入其精神哲学中,使之重获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二律背反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揭示出“人”作为主体的理性自身和认识中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表现为认识进程中主体与客体、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其存在是必然的、客观的,并且是主体自发产生的,因而是一种能动的“矛盾说”或“辩证法”。同时二律背反也揭示出主体辩证的思维方式,从而把人类认识由机械论推进到辩证的发展方向。二律背反所确立的辩证法,就是主体的辩证法。本文试就主体认识进程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问題正在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是一場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唯物辯证法的精神实质的爭论。在我们看来,“一分为二”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的、完整的、科学的表述。杨献珍、艾恒武、林青山等同志提出来的“合二而一”论,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歪曲。杨、艾、林等同志企图以“合二而一”论来代替“一分为二”,潘庆斌、姚伯茂等同志攻击“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企图以“合二而一”来“补充”一分为二”,这些都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5.
从“质”的辩证法到“度”的辩证法叶险明在“第一个伟大发现”完成以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关于这方面问题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似乎还是一个空白。我以为,可以把对生产力及其演变发展与生产关系和整个社会形态及其演变发展间的联系,从质的关...  相似文献   

6.
7.
“矫枉过正”是中国一句古老的成语,意思是纠正枉曲的东西反而超过了它合适的位置。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针对当时有人指责农民运动“过份”了的言论,尖锐地指出:“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毛泽东选集》合订本17页)。这样,就使这句古老的成语不再仅  相似文献   

8.
一 我国所有制改革,其宏观轨迹是,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同时并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其微观轨迹是,实行两权分离,建立新的经营机制,以增强企业的活力。这两条轨迹,绘成了我国所有制改革辩证法的壮丽图景。 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两个不同效应的范畴,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决定企业的性质,经营权是指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和支配,它决定企业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王艳  张薇 《兰州学刊》2006,(6):30-32
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混淆了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原则界限,把自在之物当成了可认识的现象,于是便产生了“先验的幻相”,并为其所欺骗。与之相应,康德在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中展开了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学说,赋予理性矛盾特有的形式,破除了旧形而上学的独断迷梦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促使黑格尔比较全面地从多方面对矛盾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二律背反”学说达到了消极的辩证法,成为达到黑格尔的积极辩证法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通过"概念"的自我否定,揭示了辩证法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但由于其形而上学的同一性逻辑,辩证法本有的批判性最终遭到了窒息.马克思通过汲取黑格尔辩证法的"自否定"精神,来分析资产阶级社会"抽象成为统治"的实质,揭示了"资本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共谋"关系及其自我否定的发展趋势,从而真正以"资本辩证法"实现了对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扬弃.  相似文献   

11.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种表现形式,不是两类不同的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是作为必然性存在和起作用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的辩证运动或辩证的思维,是被思维自觉认识和运用的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因为推崇理性,被尼采视为对安全、保险、稳固、不变的物化世界的拼命追求,或者对背后站着个上帝的近代自由的追求,因而与传统形而上学逻辑一致。与在其他方面继承、肯定尼采不同,《启蒙辩证法》高度肯定被尼采贬斥的辩证法。但《启蒙辩证法》也在某种意义上接受尼采意味着对安全、保险、平庸的物化世界的批评,使辩证法放弃与进步原则的必然联系,更多地依靠自否定原则与和解精神来确立辩证法的积极性价值。这种辩证法观仍然是马克思、黑格尔和尼采的某种整合。  相似文献   

13.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易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爻辞;《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计十篇,故又称十翼。前者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后者始于春秋中期,成于战国末年。二者的产生间隔七、八百年之久,体现在其中的哲学思想,反映着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以社会实践和日常  相似文献   

14.
陈云的“用人之道”,强调知人善任、用人唯贤、德才兼备、取长补短、实事求是,处处洋溢着辩证法思想.第一、选拔干部的标准必须坚持“两点论”和“直点论”的统一。陈云在《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里阐述的选拔干部的四条标准,是当时战争环境下的具体标准,但陈云的阐述并不停留于特殊,而是由特殊到一般,把具体的操作态升华到抽象的原则态,从而高度概括出党的一般的干部标准即“政治、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①体现了一般与特殊,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又被提到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位置上来了。经过对传统义利观的探讨和对现实的反思,人们逐步超越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的割裂义与利的关系的观点,认识到义和利之间是一种辩证的互动关系。然而,对于义与利之间究竟怎样辩证互动尚缺乏深层次的探讨。本文试图从道德调整利益关系的角度,来进一步探讨义与利的关系,力图比较全面地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关系。一、道德对利益关系的调整应该是限制和维护的统一道德的基础是利益,其核…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以往的讨论中,人们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辩证法"一词,辩证法似乎成为一个没有边界约束的论域,由此使得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陷入了困境。当我们明确区分"辩证法"的语词定义和实质定义,明确区分"辩证法观"和"‘辩证法’的概念",一些分歧就明朗化了,"辩证法"在一定语境条件下具有相应确切定义就会取代之前那种讨论边界约束不清的局面。参与讨论的人也都会比较明确地自觉到自己究竟从事的是"辩证法研究"还是"研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来理解人类现代文明及其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人类文明观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唯物史观“社会关系”辩证法,是马克思理解文明及其发展规律并创构人类文明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马克思超越近代思想家关于“市民社会”的劳动原理及其“劳动—所有权”“劳动—财富”“劳动—教养”等文明叙事,确证了“劳动—资本”关系在现代市民社会的“轴心”地位和意义,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地位、本质意义和内在限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依据“社会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原则,提出共产主义文明的总体愿景。马克思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的人类文明观,是研究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9.
论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高秀昌如果说“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那么“反”就是老子辩证法的中心范畴。《老子》中“反”字共有4见:第25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65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相似文献   

20.
“要照辩证法办事”──论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在新时期的功能余源培一九五七年毛泽东同志就高度评价说:“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同时也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