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曾以农牧民人均收入964元名列全国之首的内蒙古额尔古纳右旗,位于大兴安岭西麓,美丽的额尔古纳河东南岸。与苏联一河之隔,有667公里的边境线。2.8万多平方公里的额尔古纳右旗,是我国木材蓄积量最多的一个县。森林面积占全旗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右旗仅有7.2万人口,而就是这样一个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之中的边远地方,1992年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竟然提出了"要与广东比速度"的口号!也就是在这一年,额右旗农牧民平均收入达到3010元,人均年消费1239元,高出所在的呼伦贝尔盟人均年消费水平一倍.仅仅5年光景,额尔古纳右旗的经济发展为何如  相似文献   

3.
由内蒙古额尔古纳右旗、伊盟纺织工业总公司、辽宁本溪市农业银行和本刊联合主办的建国40周年《祖国大家庭》有奖征文,已于去年11月初圆满结束. 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1个民族成份的作者参加了这次历时一年多的征文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额尔古纳右旗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华俄后裔多方面的关怀和照顾,先后安置了102名华俄子女就业,7人农转非安排了工作,解决了67人两地联姻户口问题。还用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来的400万元专款,为绝大多数华俄后裔贫困户每户购奶牛一头,为另一些贫困户解决了其它致富项目。两年来,全旗已有60.2%  相似文献   

5.
额尔古纳右旗兴安林场有个俄罗斯族老工人张秀山。他木瓦工、种田养畜样样精通,捕鱼、采伐、放木排更是远近闻名。人们称他“麻线儿”。据老当说,“麻线儿”二字可不是等闲之辈敢当的,它的俄语大意是:有技术或是有超人的能耐。人们送这样一个绰号给老张,足见他的能干已是公认的了。然而,正如他那超人的力气、惊人的吃苦能干,同他那瘦小的身躯的不协调一样,这赫赫有名的“麻线儿”,家境确是出奇的窘困。  相似文献   

6.
铁轨消失在不远的土堆里——火车走到了尽头。这儿,就是莫尔道嘎车站。在我们离开额尔古纳右旗半个月后,又一次进入了这个极富魅力、外人所知甚少的边境旗。一下火车,我们就体会到了当地的一句俗谚:“莫尔道嘎一大怪——电报没有平信快。”我们临行前发的电报在我们到达后这里才收到。原来,这个镇没有接收电报的设备,只有旗邮电局才能接收。他们收到后用电话传送,但电话线路又不能保证畅通,故只好用平信寄发了。要知道,莫尔道嘎镇是大兴安龄北麓的林业重镇,也是额右旗唯一通火车的地方呢!全镇有二万人,林业职工和家属占了大半。莫尔道嘎林业局是内蒙古牙克石林管局下属17个林业局之一。这样一个大镇,通讯如此困难,着实叫我们慨叹了一阵。  相似文献   

7.
对于堪察加半岛伊捷尔明人的调查研究,俄国始于17世纪末,西方国家则始自18世纪下半叶;无论是在质上,还是量上,俄国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亚特别是东土耳其斯坦的考古发现是科学界一件重要而轰动一时的大事.在和田沙漠地区和中国西部的洞窟中发现了精美的艺术形象、大量的抄本和物质文化的资料.第一个去东土耳克斯坦进行专门考古的考察队是1898年由俄国科学院组织的,领导人是Д·A·克列门茨,他对吐鲁番的文物古籍进行了研究,并作了记述.克列门茨收集、分析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他还第一次对吐鲁番的古代文物作过概述,这在当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克列门茨用德文发表了一篇篇幅虽然不长但却相当详细的考察情况报告.克列门茨的考察活跃了科学家们对东土耳克斯坦的研究工作,并成了组织研究中亚和东亚国际性学会的原因之一,它的常设中心即俄国研究中亚和东亚的历史、考古、语言和民族的协会(俄国协会)就设在彼得堡.  相似文献   

9.
李冠群 《中国藏学》2012,(3):215-217
俄罗斯—苏联是国际上较早开始藏学研究的国家之一.正如此前藏学研究者已经指出的那样,沙俄—苏联—俄罗斯与我国北方接壤,沙俄境域控制范围内的布理亚特人、卡尔梅克人以及图瓦人很早即信仰从我国传播过去的藏传佛教,且藏语和藏文是其宗教活动的主要工具,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即有学者开始了对藏学的研究.200多年来,俄罗斯—苏联收藏了数量颇丰的藏文资料,并在翻译和研究方面做出不少成绩,藏学研究队伍也长期保有相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古罗斯国家到莫斯科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从沙皇伊凡四世到彼得一世、叶卡特琳娜二世,再到19世纪俄国大改革之前的尼古拉一世,历代沙皇的改革事业都涉及到地方管理制度的改革,这一切使得俄国在地方管理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传统.俄国地方管理历史发展的结果为立法者指引了未来改革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纪念列宁逝世72周年华辛芝今年是列宁逝世72周年。本文仅就列宁领导多民族的俄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提出的民族理论及所进行的相关实践作一简要回顾。列宁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的新的历史时代,即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2.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数较少的兄弟民族之一,共有七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额尔古纳旗,少部分分布在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数少而分布地区广,各地区自然条件不同,互相隔绝,历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农业区和牧业区的鄂温克人都早已进入了封建社会,而分布在额尔古纳旗的一小部分鄂温克人,共一百四十六人,直到解放前还处在  相似文献   

13.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的小说不仅迅速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而且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通过对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语言简洁、朴质、精确、优美,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他和他的作品<春潮>.  相似文献   

14.
影子 《民族论坛》2012,(6):62-64
“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莫尔道嘎是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首家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额尔古纳中部,南邻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接中俄额尔古纳界河,因著名导演冯小刚古装大片《夜宴》绝色外景地选择在此,这个充满异域色彩的名字,从此不再陌生。  相似文献   

15.
表述民族过程的出发概念是民族(этнос)与民族共同体(этническаяобщность)。“(Этнос)”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含有民族、人民之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术语很早以前就已在科学文献中采用(俄国著述大约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但把它作为专门概念进行科学阐述与深入研究,借以标识特殊的人们共同体,实际上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相似文献   

16.
我选择这个题目的原因在于诸位也许会对远离中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所进行的蒙古学研究感兴趣。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国家的情况对中国学者来说总是较难得到的。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19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蒙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俄国。可以确切地说,沙皇俄国的某些重要学者并非俄国本土人,例如:艾萨克·J·施密特(1779~1847)、约瑟夫·科  相似文献   

17.
论早期东欧犹太移民在美国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东欧犹太人为逃避俄国及其周边国家的反犹迫害,大举迁居美国.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欧亚腹地的政治文化现象是"双泛"(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兴起。泛突厥主义发源于俄国的鞑靼斯坦,其切入点是语言教育,即"新式"的教育——"扎吉德"运动。"扎吉德"运动,既是民族复兴运动,又是宗教改革运动。我们在研究"扎吉德"运动时,还很难将它完全归于"双泛"中的哪一个。民族(nation)是由民族主义者(nationalist)构建、想象的产物,但构建、想象的必要前提是教育的普及。事实上,在古代文盲社会,是没有民族主义的。清末,新疆维吾尔族社会悄然兴起了一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其源头是俄国鞑靼斯坦的"扎吉德"教育。新疆近代文化启蒙运动开辟了新疆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教育,它的贡献应予充分肯定。但是,其负面作用是:"双泛"借"扎吉德"教育大举传入新疆,在造就维吾尔族第一代现代意义的民族知识精英的同时,也培植出麦斯武德等第一批"东突"骨干。这伙人在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而奔走呼号,形成了一个分裂主义的帮派,这就是新疆"东突厥斯坦"运动的由来。  相似文献   

19.
冈察洛夫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实与变革。其人道主义思想和艺术创作对深入理解俄苏文学特点提供一种历史认识视角,对于重新认识、正确评价俄苏文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既为十三世达赖喇嘛身边三品僧官和全权代表、又是俄国政府驻西藏政治密使的俄籍布里亚特僧人德尔智,无论在西藏僧俗上层,还是在俄藏关系中,都是举足轻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本选译记述了德尔智的出身、经历和1910年以前的主要活动,诸如,1853年德尔智生于俄国外贝加尔省霍林,自幼入寺为僧,1873年(18岁)冒充我国外蒙喀尔喀人前往拉萨学经,1888年(35岁)获佛学最高学位拉让巴格西,随即被举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侍读,与达赖朝夕相处;1895年达赖喇嘛亲政后,德尔智成为他所倚重的政治智囊,受到重用,被提升为三品衔僧官大堪布,并在一切政教事务方面拥有发言权;德尔智利用一切机会向达赖喇嘛、摄政等高官,灌输“亲俄”、“联俄”思想;为抵御英国侵略,达赖喇嘛派遣德尔智于1898、1900、1901和1906年秘密出使俄国寻求保护,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接见,并与俄国外交大臣等政要举行会晤;1901年德尔智被沙皇政府任命为驻拉萨政治密使以后,完全按照沙皇政府意旨行事;他还力促俄国政府同西藏地方当局建立“正式”关系、建议沙皇政府在西藏设立领事馆,并采取步骤加强对蒙、藏的影响,在文化、经济方面对蒙、藏进行和平征服,等等.此外,本选译还记述了英军入侵西藏和在西藏的暴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摇摆等.总之,本选译记述了俄国插足中国西藏,向西藏伸张势力,同英国争夺西藏等情况,为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第一手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