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经济“转型”期的农业保护文/胡中习农业保护,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家和政府在处理农业与其他产业关系时,为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维护农业的正常收益,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战略相适应,运用宏观调控职能,对包括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内的大农业采取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科学分析了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认为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到中国工业化能否实现。为此,毛泽东指出:要发展农业,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走农业机械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全面考察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实践,理性梳理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农业政策,总结其经验和教训,重要的是把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遵循规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业投资需要真正的重视李学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而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依赖于对农业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资虽有较多增加,但仍赶不上其他产业的投资增长,农业投资在全社会中的比...  相似文献   

5.
农业面临困境与克服途径浅探迟兴臣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农业是直接制约国民经济总供给平衡的重要因素,其发展状况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导致经济出现波动,并可能由经济到政治,影响到社会稳定,甚至影响到政权巩固。建国...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农业农村发展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科学总结,是加快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胡锦涛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明确了推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具体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胡锦涛的农业农村发展思想,对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协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充分论证了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思想,这个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功能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我们对农业的重视不能仅仅停留在农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认识上,更不能继续采取对农业进行索取的做法,而应把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和世界视野的高度上。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与农业发展李守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应该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如果农业发展不稳,农民收入低下,购买力不高,农村市场发育不起来,要真正...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向市场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搞“两点论”,防止盲目性、片面性、保守性、封闭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有关农业问题的重要论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邓小平重视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思想,在指导农业发展和深化农村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越是改革开放,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重视农业,牢固地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农业的发展,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举国上下早已形成的共识。如何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当前人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全面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为基础、科学管理农业的思想。逐步增加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湖南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农业大省经济周期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协同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协同性加速了农业大省国民经济周期的长期趋势,其非对称性增强了农业大省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平稳性。为此,农业大省必须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论农民进入市场蒿峰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同样面临着加快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适应整个国民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农业进入市场,关键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进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没有农...  相似文献   

14.
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下降 ,农业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局面的出现 ,并不意味着新时期的农业已不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一命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从农业对工业、服务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新时期农村市场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及农业对人类生存的保证作用看 ,无论是现在 ,还是将来 ,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并发挥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加快两个转变建设农业强省访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胡彪本刊记者刘顺国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的素质和效益,是中央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怎样才能寻找一条因地制宜、有特...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讨□胡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和拓展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思路,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业领域共同探讨的中心内容。中国是一个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列宁逝世以后,布哈林继续坚持和捍卫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结合俄国的实际,针对当时苏联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总结过去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系统地阐发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他认为,要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重视市场调节的作用,使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内部、积累和消费之间保持综合平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重温布哈林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理论,无疑会给我们以很好的教益和启迪。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一个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伟大革命群众运动,正在全国蓬勃展开,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在这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学一点政治经济学,深刻领会毛主席制定的“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对于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三项指示,为普及大寨县而努力奋斗,是很有必要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是由于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由于农业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生活资料的提供者这个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投资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农业同时也是弱势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保护。我国农业投资长期不足,不仅影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还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0.
从现在到21世纪,农业担负着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十分艰巨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唯一途径是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此文在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所面临的许多不利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农业持续发展条件,优化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