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迎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4):131-132
由理论上的洗礼到情感上的巨创再到政治上的挫折 ,白居易接受佛教的影响有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过程。他的禅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宣扬人世苦难、世事无常的佛教教义 ;2、追求心空一切的禅学境界 ;3、抒写随缘任运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孙金荣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97-102
王维前期以禅入诗,直用佛教术语,意在借禅说事、借禅说理、借禅静心、借禅养心,诗意相对质而实。后期诗识心见性,悟得禅修真谛,以禅理了悟自然与人生,在自然与人生中诠释禅学义理。亦官亦隐、随缘任运,凡心与佛性均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达到自然、社会、人生与禅理的交融,完成了艺术化的审美与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3.
杨晓慧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4):53-57
王维不仅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也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他以禅诵和游乐山水来摆脱恶浊的政治,保持心灵的澄静。又以澄净的心灵去体悟自然,从而创作了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佛禅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贡献首先在于培养了诗人一种安详的心境。其次,是开启了山水诗寓有禅意的新境界。再次,王维的一些山水田园诗,还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意趣和"随缘任运"的思想,这无疑也与佛禅思想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4.
安国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0(3):61-65
王维山水田园诗禅境的形成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从价值取向确立了诗禅相通的可能性 ,其次从语言表达特点可以知晓禅宗与诗的相互融通 ,再次从诗与画 ,动静的艺术辩证法可以看到思与境偕、物我两忘的境界 ,所谓禅境亦即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论王维对闲静空寂意境的描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光斗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1(1):18-22
王维受禅宗哲学和老庄思想的深刻影响,他的诗歌艺术,着意追求闲静空寂的意境.在客观上精心描绘景与境的闲静空寂,在主观上努力抒写身与心的闲静空寂,其极诣便是追求诗中的禅意与禅趣. 相似文献
6.
7.
王增学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5)
中唐诗人兼画家刘商与王维的家世、身份、经历近似,且审美观念趋同,因而刘商在诗歌艺术上能主动学习王维,二人诗歌的意象、意境、句式与韵律有不少近似之处,均具诗有画境的特点;二人都善于用画家之锐眼“取象”,在诗中以散点透视法“经营位置”,将线条与色彩巧妙搭配,使诗作富有画面感.刘商继承王维的诗歌艺术,并有新的探索,他是王维诗歌接受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王增学 《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6-50
中唐诗人兼画家刘商与王维的家世、身份、经历近似,且审美观念趋同,因而刘商在诗歌艺术上能主动学习王维,二人诗歌的意象、意境、句式与韵律有不少近似之处,均具诗有画境的特点;二人都善于用画家之锐眼“取象”,在诗中以散点透视法“经营位置”,将线条与色彩巧妙搭配,使诗作富有画面感。刘商继承王维的诗歌艺术,并有新的探索,他是王维诗歌接受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相似文献
9.
杨立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意象空灵,境界清幽,深含禅意,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语言素雅清淡,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非凡的才情和宁静深邃的心灵世界,意蕴无穷,具有永恒的魅力,在唐代诗坛独尊一宗。 相似文献
10.
论"观物"与"观无"——儒学与现象学的一种融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67-74
在汉语所表达的中国人的思想中,显而易见,我们的一切“观念”,皆出于“观”:观念是“念”,念出于“观”。然而在中国思想中,“观”有两层不同的意义:一是“观物”,是有所观之观;二是“观无”,是无所观之观。观物之所观者,或者是形而下的存在者、“万物”,或者是形而上的存在者、“道之为物”,故有所观;而观无之所观者,则是存在本身,是“无物”、“无”,故无所观。而在儒家,这种“无物”的存在本身,就是作为大本大源的生活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而观无作为无所观之观,实质上是一种生活领悟。这样的生活情感、生活领悟,是先行于任何存在者、任何物的“事情本身”。 相似文献
11.
王健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8-22
共产主义社会并非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简单过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作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必然王国"依然存在,它与"自由王国"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种共存关系。随着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分工和私有制的消灭,人们能够用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的自由时间会不断增加,人类能力自由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会逐步成为现实,"自由王国"是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单连春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2):8-10
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境界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境界内涵着手,认识到境界是标志着人的生活所达到的意义视阈以及人的精神升华的不同层面,并通过对境界的层次性分析,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树立一个正确的境界观,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兰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2):109-112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影响深远,但最终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调和,形成中国化佛教。文章探讨了佛教与传统文化之内在天道观、道德观以及审美境界的区别,旨在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汤凌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6):27-33
境界是唐代华严宗提出的极具美学价值的概念,华严宗由此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审美境界理论。这个概念主要包括三层审美内涵:其一,真俗不二。中唐以来,文人园林以自适为其审美理想,即真即俗,化俗为真,充满着生命的情调。这是白居易等园林美学家在华严宗真俗不二教理影响下推崇“中隐”哲学的反映。其二,圆融无碍。华严宗以圆融无碍为其最高理想,“须弥入芥子”体现出大小无碍的华严教理。文人园林超越面积的大小之见,消解景物的真假之分,赏园者心境圆融,旷达自在。华严境界又是平等共存、彼此关联的世界,各各独立,美美与共。其三,无穷无尽。华严境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事理上无穷无尽,幽微难测。严羽称赞盛唐诗歌之妙,称其“言有尽而意无穷”,隐含华严境界的无穷性。唐五代画家以重屏入画,多重时空交织,现实与往事、短暂与永恒等体验彼此互摄,相映成趣,令人回味无穷,同样流露出华严境界的意趣。 相似文献
15.
艺术境界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守森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5):26-35
在中国文艺学领域,“意境”与“境界”常被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是判然有别的。“意境”强调的是主客化一,情景交融,“境界”注重的则是作家、艺术家凝铸于作品中的关于现实、人生、宇宙的主体性体悟与沉思,即诗性精神空间;“意境”是一个浑然整体概念,“境界”是一个深度层级概念;“意境”更适于论及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之类诗作,而“境界”则不仅可用之于分析各类诗歌,亦可用之于分析小说、散文、戏剧以及书法、绘画、音乐等各类艺术作品,以及诗人、作家、艺术家的人格层次等。文学艺术中的境界,由低到高,大致上可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宇宙四个层级,中外历史上那些一流文学名著,所达到的正是最高品级的宇宙境界。 相似文献
16.
戴信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3):127-129
《庄子》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具有磅礴的气势 ,浪漫的情调 ,显示出神奇的色彩 ,这不仅在于作者运用了曲折幽深、诙谐含蓄的语言 ,更在于其中“道”与“艺”体合无间 ,追求“惟道集虚”与“象外之象”,因而才具有空前的深度、高度与广阔度 相似文献
17.
张胜利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1):44-48
宇宙境界作为一个词经常被使用 ,但作为一个文艺学理论范畴却鲜有人对其进行研究。文学的宇宙境界由永恒的时间意象和无限的空间意象构成 ,能够安顿生命 ,提升人生的境界 ,具有终极关怀的特点。其价值在于对人生存在困境的关注与解答。它对人生局限的超越可以代替宗教对人生的解脱 ,这一点表现了没有宗教背景的中国文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王志尧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69-73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杨德明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2):96-99
担当上人画语录中涉及“有”“无”之辩证关系,“有”与“无”是研究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于“有”“无”之间证得非“有” 非“无”的“中道”,更是精神境界修正的一个基本路向。作为求道者的担当,其最后在绘画中所表现的“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 若无一笔是画亦非画”以及“画中无禅,惟画通禅,将谓将谓,不然不然”等,实源于其人生的存在体验与境界修证。担当的艺术 围绕着他的理想追求,将诗书画融合在一起,追求简淡、荒疏的境界,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20.
王雪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6):133-136
唐玄宗统治时期,道教重玄学学者吴筠开始将唐初重玄学的理论重心由道本论向本原论 生成论转变,由此形成其贬佛融儒、同有无、忘情说及性命双修等道教哲学思想。同时,这又是对道教的道体论、性情论及修道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色既代表了当时上清派主流的理论水平,同时又包蕴了内丹道思想的萌芽,是对重玄学的发展和总结,预示着重玄学已逐步向性命双修的内丹学转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