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绿洲人口就业的特点新疆绿洲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新疆人口就业的特殊性,绿洲经济与一般的内地省份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在内地经济区域是连片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在空间上是紧密衔接的,而在新疆绿洲与绿洲之间在空间上则相隔着数十百公里的戈壁沙漠,这种地理上的差异带来了资源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就业的特殊性,人口就业的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地域分散。由于新疆绿洲呈点串珠状的分散分布,形成绿洲人口就业区域的分散。1990年全疆就业人口617.65万人,占总人口的40.75%,分布在全疆16个地州市的79个县市中的844  相似文献   

2.
中央明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 ,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宏伟决策。西部地区各族人民在这一历史机遇面前 ,如何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机遇 ,开创新世纪发展的新局面 ?个人结合新疆绿洲、绿洲经济的特点 ,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西部开发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 ,约一半面积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其经济活动的中心是有限的绿洲 ,这是干旱地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保护好原有的绿洲 ,建设和发展新的绿洲 ,才能保证许多开发项目得到落实。所以 ,要进行西部开发 ,就有必要对绿洲和绿洲经济的特点 ,有一个简要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一、新疆市场的基本特征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新疆的自然、历史、文化等区情特点,均对市场的发育、发展及其运行产生着深刻地影响,使新疆市场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特征.(一)市场具有相对封闭性、分散牲和区域性.受新疆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及社会人文特点的制约,新疆市场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分散性.从地理上看,新疆地域辽阔,被三大山脉分割为两大盆地.新疆的北、西、南三面的边界被高山所环绕,向东又远离我国各经济区,整个大环境就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从新疆内部看,中部横亘的天山把新疆分割为南、北疆两大块.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各绿洲散布在两大盆地边缘的各河流的洪积冲积扇上,并被沙漠、戈壁所分割,使绿洲的分布既封闭又分散.从社会人文特点来看,一是新疆地广人稀,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二是新疆是多民族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都有自己鲜明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干旱地区,虽然降雨稀少,气候干燥,但大部分地区多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充足的光热资源。下面以新疆为例,谈谈能源开发与绿洲经济发展问题。一、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所以能够不断的循环发展,就是因为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5.
现代经济发展史充分说明,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和因果。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转换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动力。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转换的能力,直接决定的一个地区总体产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作为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区域内经济中心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 ,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新疆地处西北边陲 ,地域辽阔 ,绿洲经济特征显著 ,社会经济发展与内地沿海省区的差距在不断扩大之中 ,而城市化进程对推进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新疆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及城镇规模状况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 (城市与城市 )、线 (城市与联系通道 ,主要是交通线 )和面 (城市…  相似文献   

7.
回顾新疆近百年来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可以发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是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二是环境质量的明显下降,使新疆脆弱的生态系统向逆行方向发展,并已开始影响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疆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正负影响,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相得益彰,成为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这是新疆面向21世纪的重大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和生态环境 新疆存在着冰川、森林、草原、绿洲、荒漠、沙漠生态系统,并呈现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结构状态。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8.4%,其高山冰川是新疆重要的水源地,森林、草原、绿洲从高山到盆地边缘依次展现,呈带状垂直分布;在盆地的水平分布上,戈壁荒漠漫布于沙漠与绿洲之间。森林、草原、绿洲、荒漠和沙漠五个生态系统分  相似文献   

8.
对新时期新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结构调整对全国和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重点是在不同时期 ,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本文在对新疆经济结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诸方面对新疆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大绿洲生态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出现了一股研究绿洲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 ,在各种报刊发表关于绿洲的文章三千多篇和一批专著 ,关于绿洲的定义有二十多种 ,深入探讨绿洲的特点及绿洲演进规律 ,对西部大开发和实现干旱区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曾在《新疆绿色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新思路》一文 (《新疆社会经济》 1 999年第 6期 )中提出“大绿洲生态经济”的新概念 ,希望能展开讨论 ,有利于对绿洲的深入研究。一、对绿洲认识的误区绿洲是干旱地区相对于荒漠区域的经济地理景观 ,是以人为实践主体的人口、资源、环境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11年来新疆对外贸易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由于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先导性和推动作用,因此,新疆在今后经济发展中要立足于本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争取在今后实现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的前10年,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 时期。在这期间,在实现新疆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市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应该立足于当前新疆市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和主要特点,针对其中存在的突 出问题,积极探索实现新疆市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绿洲是指荒漠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开阔、人类生产生活集中活动的地域。新疆作为全国最大的干旱省区,其绿洲演化过程对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对新疆绿洲演化规律作一探讨。 1、新疆绿洲分布的规律性绿洲的形成和维持,首先取决于有稳定的地表或地下水源的供给。就目前新疆已经达到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而言,跨流域、大规模、长距离引水的可行性还不普遍具  相似文献   

13.
吐鲁番地区作为新疆特色经济发展比较好 ,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早 ,也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及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如何使自己的特色经济变为经济特色 ,通过农业产业化之路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 ,提升对全疆经济的贡献率 ,将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笔者认为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是其关键突破口。首先对本文的产业结构做一概念界定。产业结构一般主要包括两层涵义 :第一层是广义农业中的农、林、牧、渔各业及其相互关系。第二层指狭义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和林牧渔等…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绿洲生态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绿洲经济,曾为干早、半干早地区,孕育了古老的文明。绿洲经济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它具有二重性,包含着两个系统。一是绿洲生态系统,二是建立在这一系统之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二者之间既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又进行着自然力与人力作用的相互转化。基于绿洲经济系统必须依赖于绿洲  相似文献   

15.
地区经济均衡协调发展要求后发地区实现经济的赶超型、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后发地区追赶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寻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以确保后发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不只是注重于速度的超越,而是经济发展的全面综合跨越。本文通过对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经典理论的分析,从后发优势理论、大国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增长极理论等多方面为我国西部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疆正处于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新疆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战略抉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着眼于科技发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区际联合一直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我国改革开放的渐进性和经济发展非均衡性 ,使区域间的相互联合结构也出现了诸如利益分配不平等、地区分割封锁、产业结构盲目趋同以及竞争秩序紊乱等问题 ,从而使西部经济与其它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合结构客观上仍处于一种低效的松散状态。本文拟从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大背景出发 ,着力分析新疆与全国各地区域经济联合和新疆内部各子区域之间的经济联合。一、新疆加强区域经济联合的客观必然性1 .新疆地区与全国、新疆内部各子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要求加强区域经…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一个单独的经济区,区内有着不相连接的绿洲构成众多的小区域.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搞好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发展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区域性融合经济,这对于资源的大开发,产业化的大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边疆的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区域型融合经济,即在一定地区内有许多个团体、企业的经济活动聚集一起,连结一起,形成一个经济区域,这个区域可称之为区域融合型经济.  相似文献   

19.
绿洲经济是大西北内陆河流域区域经济的重要特征。绿洲经济开发与发展 ,对西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甘肃河西地区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 ,开发规模扩大 ,移民增加 ,人口规模增长 ,水土资源不平衡的矛盾、工农业用水矛盾、城乡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矛盾表现突出。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西部大开发中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连续夺得十六年丰收,农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199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84.91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9倍,年均递增8.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78元,比1978年增长4.82倍,年均递增12.5%,创造了世界上荒漠绿洲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高速发展的范例。根据荒漠绿洲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特点,在资源开发中实行合理利用与积极保护的方针,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是保证新疆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