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他人的思想,本文借鉴了前人对该问题的一些看法,从言外之意与间接言语行为和预设的关系上对言外之意的生成进行了探索。言外之意是相对于言内之意而言的,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言外之意是句子的语境意义,而广义的言外之意除了语境意义之外,还包括会话含义、间接言语行为以及预设所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与真实意图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言外之意。在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使用尤其常见。文章选用《雷雨》英译本中的部分实例,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处理言外之意的三种方法,即同时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言外之意、保留言外之意但改变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放弃言外之意而直接说明或补足原文的隐含意义。通过这些不同的翻译方法,可以达到与原文"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影响汉语“言外之意”修辞现象可接受性的众多复杂因素中,修辞受体的心理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大因素。修辞主体在“言外之意”的不同表现形式中,调动了修辞受体不同的心理因素:通过“凸现式”的语言形式,调动修辞受体注意心理;“关涉式”的语言形式,调动修辞受体的联想心理;“逻辑伏笔式”的语言形式,调动修辞受体的判断、推理过程。当然。这些心理因素并不只是在相应的语言形式中才起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言外之意”的接受都是这些心理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语用角度看语篇连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语篇连贯是语篇的重要构件 ,是语篇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连贯语用解释、语用推理与逻辑推理、言语行为理论与连贯、合作原则等方面论述语篇与语用的关系 ,从而揭示其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如何通过言外之意传达自己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会使用言外之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言外之意的理解离不开语境.从英汉语翻译方面探讨语境与言外之意的关系,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出发点,结合语境阐述言外之意的产生根源、表现形式以及语境对言外之意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在言语交际中,发话者有时候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含在字面意义里,以言外之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受话者常常又不能准确理解言外之意.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发话者没有提供恰当的明示信息,另一方面在于受话者没有联系到最佳语境.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交际中,意在言外的现象经常出现。言外之意具有使言谈更委婉礼貌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自我保护,话题转换和幽默讽刺等功能。为了在交际中不损害人际关系,言外之意值得重视。虽然言外之意在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都可能出现,但是言外之意多数出现在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下。由于言外之意的频繁使用,言外之意的解析也很重要。语境,...  相似文献   

8.
言外之意是人们交际会话时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十分有趣的语言现象。本文尝试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运用斯珀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对曹禺代表作《雷雨》中的言外之意作梳理、分析、阐释。论文分析了作品中言外之意体现的手段,概括了其特点,并阐述了作品言外之意运用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学言语活动与个体生命有着密切关联,"言外之意"的生成与衍化,"言外之意"的存在并非由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所导致,相反,"言外之意"是个体生命内在情感私密性的留存,同时也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  相似文献   

10.
元刊杂剧特指式反问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写了元刊杂剧特指式反问句的结构及意义,指出反问句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与语表形式相反的“言外之意”,其基本语用意义是评价,特指式的反问意义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