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司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858-861
“中介”一直以来都被作为认识论的概念加以研究,其本体论价值却被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批判功能要求“中介”的本体论转向,即由思辨领域走向现实生活批判。卢卡奇抓住了这一转换的本质,成功地实现了“中介”的本体论转向,并将“中介”与他的日常生活理论相结合,由此确立了他晚年思想的巨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3):24-30
劳动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作为通向自由的途径,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摆脱了"被强迫的谋生活动"的标签,而发展为一种新的实践原则,即"自由劳动",这是一条由劳动开启的"解放之路"。因此,只有站在"自由劳动"的基点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亦即"资本批判"的理论旨趣和"劳动解放"的革命要求,以及马克思对西方传统哲学"意识内在性"的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3.
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是审美历史上的一个难题,也是艺术反思所经常面对的问题。而理清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不仅对认识艺术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着重要帮助,而且对说明艺术反思在作用于日常生活的两种表现形态"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春媚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2):42-47
“中介论”文艺观认为 ,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介建立联系、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 ,这是一个双向、能动、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其中 ,文艺自身审美特性和艺术规律的中介作用尤为重要和直接。在文艺的生产创作—作品传播—接受与消费行为流程中 ,审美情感、艺术符号、艺术欣赏力等中介是准确把握文艺本质的关键。“中介论”超越传统“反映论”之处正在于建构了一个更系统、更科学的理论框架 ,并打破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 ,增强了现代辩证思维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王伟廉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本文首先对当前教育领域开展对“中介”问题进行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并分析了我国教育理论界忽视对“中介”问题进行探讨的原因 ;继而对“中介”的属性以及“中介”在教育研究中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以课程编制领域为例 ,对教育中不同类型的“中介”问题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批判论是晚年卢卡奇对社会存在进行本体论考察的出发点.日常生活具有使"过程"变为"实体"的物化特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现象与本质混同、存在与价值混同,这样真实的存在性质就可能被日常生活和日常思维所歪曲.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崭新的本体论方法才能进行科学的日常生活批判,破除日常生活的物化意识,超越日常生活的直接性,把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
予且是上海三四十年代重要的通俗作家,"日常生活"是予且作品题材的主要内容和表现主题,与五四精英作家不同,予且对"日常生活"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张扬。予且的"日常生活"写作既是对五四"宏大话语"脱离民众方向的纠正,又是向文学史传统中"市民精神"的回归,因此在文学史上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予且止于对"日常生活"的平面描绘,缺少对生活的厚重思考及升华又成为他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9.
徐岿然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53-56
形而上学与第三者无穷倒退问题是同时诞生的.其根源在于思的对象性与同一性悖论所引发的中介异化--中介的贬黜与擢升.古代哲学"明两归一";近代哲学既划分了身心二元又以上帝或上帝化了的人来调和矛盾;当代哲学讲究"缘缘皆相生"的二元互动,但终究避免不了对"造化"的依赖.因此,我们认为,超越形而上学,出路在于打破思的垄断,从实践出发,以自然、人与社会三元互动互生互为中介的可持续实践观建构新的时代性哲学. 相似文献
10.
万丽娅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6):59-60
日常生活中艺术反思需要的作用重大:引导日常生活从感性经由知性走向“美”与“善”;在相对程度上控制日常生活的“媚俗”与“反艺术”倾向。日常生活→艺术发现→艺术反思的路径表明:对日常生活的艺术反思,既能推动发现生活美、又能凸现生活美;既能挖掘新的艺术形式,又能扩展新的艺术内涵;造就“时尚”与“经典”多样性艺术并驾齐驱、在竞争中共同繁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卢卡奇早期思想深受黑格尔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他对中介这一范畴的理解上。中介具有三种基本规定,它首先表现为与“直接性”相对应的认识方式。对直接性的拒绝,使借助中介认识现实的方法成为无产阶级的根本方法。中介作为发展过程中的环节,既是生成历史,又是历史总体本身。这些规定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王飞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10):63-65
本文借鉴了二语习得专家VivianCook提出的"多重语言能力"理论,并比较该理论与"中介语"理论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差异,提出了该理论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价值中介是人类实践──认识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或内在因素,是价值主体本质力量的结晶。语言作为文学价值的中介,虽然不能不是主体思维、情感的外在实现,但即使最伟大的作家要使语言成为直接的现实,也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也会遇到语言困境。本文探讨了语言生成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换的难点及其原因,并分析了与科学语言有着质的不同的文学语言的种种特点等。 相似文献
14.
审美的话题愈来愈多,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作为一种审美现象重出江湖,既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当今学科领域扩容越界,寻求生活中真美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不能把它等同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也不能视之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或许才能寻求到真正意义的属于劳苦大众的生活中的美,以及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审美. 相似文献
15.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
萧红和张爱玲这两个看似并无直接关联的作家,其成长经历、人生轨迹却多有相似之处;就写作意义而言,彼此也有殊途同归之处。她们以其对十里洋场的现代日常生活和乡土中国的前现代日常生活的描绘,分别表达了对现代中国的两极想象。由张爱玲反观萧红,后者对中国乡村生活形式的描绘,为中国现代作家的现代性思考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参照。 相似文献
16.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继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6):63-66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内容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在我国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者对西方当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现状的评定,它是否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在多大程度上适用?要深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有效的路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生产的实践活动,对不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消费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实证的分析研究,总结深层审美化的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新的实践,使美学理论为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编辑、作者、读者之间编辑是主体。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中介理论来研究编辑创造论,提出联系他们三者之间的中介是出版物。同时根据大文化出版理论,指出编辑创造主要是“文化选择”。编辑和作者、读者是不同层面上的创造,而编辑处于更高层次的创造。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审美化”进入我国学术界,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化研究方法,目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开拓文艺学与美学的研究范围。它是“审美文化”研究的一种理论延续。伴着哲学研究的理论转向,美学向现实生活转向与开放也成为一种必然。在此理论背景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是对美学转向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它不仅仅是浅层面的物质审美化,更是一种精神性的审美化,是一种美学发展的趋势。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提法,不仅指涉美学与艺术走向日常生活,而且重在强调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日常生活的超越。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当下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介语语音系统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定洪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90-92
中介语语音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些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对中介语语音系统的形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赵泽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33-37
现有计算机所体现的智能与人类智能的重要区别在于:计算机对语言的处理遗漏了人类在进行语言处理时的意义表征。由于计算机在对语言进行处理时只注意到了语言的形式,所以它无法到达语义的本体。因此,智能计算机的实现最终将取决于选择合适的描述手段和方法来显现语义的本体,进而形成必要的形式化意义表征,达到真正的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