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分为动机和压力两类。将企业CSR动机分为功利主义和非功利主义动机,企业CSR压力主要来自企业利益相关者。并对中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促使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2008年1月16日,"三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定位于"财富公益论坛",倡导"责任创造价值"的企业价值观,聚焦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创新模式,推动社会责任理念在中国的普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创办于2005年,今年是第三届。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企业全球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使命,作为一种国际普遍认同的理念,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CSR)及信息披露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独立机构发布的我国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的评级数据,验证了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作为信息传递媒介和"公众日程设置者"的媒体的关注对于二者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高水平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的绩效明显高于低水平企业,但是这种作用关系是在媒体关注度这一变量的完全中介作用之下实现的。这一新发现不仅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及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框架,对于基于战略性CSR思维制定相关战略的企业管理者也深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CSR),通过对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层面的论述,认为CSR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助推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梁影  代华 《决策与信息》2011,(5):249-250
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CSR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对企业社会责任不同角度的研究以及CSR实现机制等方面做了较为综合的介绍,最后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着眼于国外CSR的最新研究成果,从CSR的正当性、基本内涵、应用理论、认证标准、实现机制诸方面,对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整体评价,并就相关研究成果对中国本土CSR的研究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自从入世以后,中国的民族企业迅速发展,我国经济也更深入的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也逐步从温饱转向食品安全、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问题。然而,"矿难"、"有毒奶粉"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对企业形象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显然,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企业全球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使命。本文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认识发展过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与审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开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企业履行不同的CSR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会带来不同的影响、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CSR行为方式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赢等问题是现有文献的研究断层。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检验了产品相关责任行为、慈善行为、公益实践这三种CSR行为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研究发现,CSR行为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和慈善行为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提升作用显著,其中产品相关责任行为的影响作用最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慈善行为中,产品与CSR行为的匹配性对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具有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创新点在于,测量了产品相关责任、慈善行为、公益实践三种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分析了CSR行为与产品的匹配性在善因营销和捐赠行为这两种慈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不同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进行CSR决策提供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从理念到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Cotporat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问题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了"CSR 运动",对CSR理念的倡导无处不在.反观国内,2006年苏丹红、红心鸭蛋等一系列事件的相继曝光,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或服务这一CSR最基本底线.由此,CSR成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平 《经理人》2008,(6):136-137
CSR全称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即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社会是企业发展的“池塘”,“鱼”是“池塘生态系统”的一个角色。企业怎样才能在承担CSR的过程中,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华威廉、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睿强、华景咨询总经理佟景国对这一问题做出精辟的论断。  相似文献   

11.
唐振伟 《经理人》2009,(10):142-142
企业社会责任必须跟企业的业务模式息息相关。如何构建可持续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模式?应该怎么做? 要与社区形成良性互动 李萌:什么是CSR?它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担负责任的同时,对员工、消费者、客户,对环境有一定的责任。CSR不是企业的一种品牌公关活动,它是一种管理工具、管理方法,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每个员工的事。  相似文献   

12.
孙键  赵红 《管理评论》2013,(2):126-134
目前学界的研究已经从讨论企业为什么要履行社会责任(CSR)逐步转变为探讨如何履行CSR。本文从这个方向出发,在CSR评价研究以及借鉴其它学科研究的方法基础之上,创新性地提出了CSR重叠的概念。提出了以最小误判率为内核、多重比较为补充的CSR重叠测评方法架构并对CSR重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清晰的解读CSR重叠背后的因素,从而为如何履行CSR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瑞  田志龙  杨文 《管理评论》2012,(8):107-117
根据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行为的四个维度即关注、信任、企业评价和购买意愿,本研究将中国消费者细分为热情型(N=205)、现实型(N=182)和精明型(N=148)三类。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SR对三类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存在差异。热情型消费者对企业CSR行为的购买支持主要源于内在的社会责任意识或价值观;现实型消费者在行为层面的CSR响应则主要源于经济理性(即将CSR看作企业和企业产品可靠性的信号),并且会呈现对比效应,即:在正面CSR信息的刺激下,对质量低或质量平平的产品反而会表现出更消极的购买意愿;精明型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不会考虑CSR因素。然而,不论对于何种类型的消费者群体,CSR均对消费者的企业评价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旨在为企业CSR实践提供策略性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经理人》2009,(6):123-123
CSR社会责任观——创新公益商业模式 公益事业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它需要融入商业模式之中,履行经济责任为履行其他方面的责任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是否企业可以不顾对企业和社会有利的机遇而单纯为股东创造利润呢?  相似文献   

15.
基于Baron为代表的战略CSR观点和一条由上游制造商和下游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用制造商和零售商是否被要求实施CSR行为来描述供应链中的CSR配置,分别建立求解了三种CSR配置下的三阶段非合作运作模型。相应的均衡社会业绩和经济业绩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对供应链中的CSR行为具有积极反应的条件下,由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CSR行为之间的策略性互补性导致的相互激励机制,使得“制造商和零售商各自为自己的CSR行为负责”这一CSR配置获得的经济业绩和社会业绩均较高。进一步,合作运作下的Nash讨价还价解显示,由于合作的运作方式可以克服非合作运作中存在于产品交易阶段的双重加价的问题和CSR策略性行为互动阶段的CSR行为动机不足问题,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社会业绩和经济业绩。这些结果一方面为解决"哪个节点企业应当对供应链整体的社会责任行为负责"这一争议提供了一个理论回应;另一方面,指出供应链中的CSR行为的管理,重点不是CSR在供应链中如何配置,而在于是否采用合作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专利授权有助于激发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实现专利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而产品质量则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针对由专利持有企业和品牌企业组成的系统,考虑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以及品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研究品牌企业产品质量决策和专利授权合同设计问题,进而分析CSR投入对各个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市场条件下,专利持有企业会策略性地设计专利授权合同形式,即选择仅包含"一次性固定授权费"或者"一次性固定授权费+版税提成"的专利授权合同;品牌企业CSR投入并不会影响专利授权合同的形式,但会提高一次性固定授权费;CSR投入会促使品牌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CSR投入虽然会降低品牌企业利润,但能有效提升专利持有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尽管已有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CSR)会对员工态度、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已有研究还缺乏讨论CSR与员工态度、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机理。本研究根据组织认同理论(OI)和归因理论,通过23家企业的447份员工样本(有效回收392份)研究了CSR为什么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CSR会对员工组织认同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CSR与员工组织认同会被员工组织自豪中介的研究假设。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CSR Attributions)会调节CSR和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企业履行CSR有助于提高员工组织自豪,但是CSR与员工组织自豪之间的关系却依赖员工对企业履行CSR的归因。  相似文献   

18.
舒彤  曾佳茜  陈收  兰舒琳 《管理评论》2021,33(12):303-315
本文构建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基于零售商销售努力和不同主体承担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情形,研究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并分析了销售努力效应和社会责任行为对企业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零售商销售努力均有利于降低批发价,提高需求量和废旧品回收率;不同主体社会责任行为均有利于刺激供应链的需求、提高销售努力水平和回收率.与无CSR模型相比,制造商或零售商承担社会责任时,自身经济利润有损失,但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润会增加,最终供应链整体利润和社会效用都会增加.  相似文献   

19.
1924年,OliverSheldon在其《管理哲学》中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内含有道德因素。以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Carroll为代表的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作了进一步扩展,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处在“金字塔”底部的是经济责任;第二层是法律责任;第三层是伦理责任;第四层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是自由决定的或慈善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13,(2)
2012年12月20日,2012年第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资委、民政部、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有关领导和企业界100多人出席峰会,就企业责任的"创新与可持续"、"中国梦与企业社会责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峰会公布了由社科院评选及网民投票评选产生的"2012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和"2012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家"名单,同时发布了《2012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