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内学术界在消费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实证分析和现象的解释,比较缺乏对于相关理论的建构,在理解中国的消费问题上也还是比较依赖传统的西方理论。本文倡导以一种"批判"和"发展"的眼光来应用西方理论,试图为将来构建中国实证数据基础上的理论作出贡献。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结构如下:以强调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互动的全球化理论作为背景理论,以消费倾向的理论作为研究的主旨,主要从日常生活理论、品味的三个维度理论和物质文化理论来解释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2.
胡利明 《创新》2016,(4):21-32
民族法学理论上属于法学学科门类,事实上从属于民族学学科却从事法学职业。民族法学和法学在法学价值上有融合和契合,但不能等同或替代,原因在于法价值理念有冲突矛盾。民族法学研究方法既来源于又高于法学研究方法,作为"客观存在"具有充分的理论根据。民族法学研究方法理念创新需要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探析理念创新的理论根据,将其引导到价值衡量分析的学术轨道上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可行性,重点集中突出核心价值和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经济注入发展新动能,也为南南合作提供新思维。中拉产能合作自提出以来,在项目建设和融资支持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循环。中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成熟的制造业生产能力转移到拉美地区,帮助拉美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提高其加工和制造能力,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选择重点国家和重点产业是推进中拉产能合作的关键一步,本文以全球价值双循环背景下的南南合作新范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比较要素供给侧和产品需求侧的不同指标,对中拉产能合作的国别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地区大国可作为中拉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家;投资是扩大中拉产能合作规模最重要的方式;特定政治和经济风险仍然是中拉产能合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体制结构与研究结构澳大利亚的中国研究是沿袭牛津及剑桥大学的汉学模式发展起来的 ,重点在于掌握和使用高水平的文本阅读技巧 ,并将其作为文学、哲学和历史这些传统人文学科研究的基础。悉尼大学在1 91 8年启动了第一个大学中文计划 ,它也是迄今在澳大利亚惟一一所始终强调古汉语研究的大学。2 0世纪 6 0~ 70年代 ,在一些新建大学中 ,随着中国研究成为亚洲研究院系中的一部分 ,研究重点也逐渐向现代和当代转移。 80年代和 90年代 ,中国研究计划不断增加 ,教授中文的大学从1 988年的 1 3所增加到 1 996年的 3 0所。尽管中国研究的课程计划…  相似文献   

5.
《探求》2017,(4)
社会组织作为"五位一体"社会建设的主体,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广州市白云区以"扩面提质"行动为主要抓手,将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日常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针对社会组织党建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基础薄弱、保障不到位、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破解之策:更新思想观念、夯实党建基础、完善基本制度和落实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2020年我国的就业工作在新增就业人数、调查失业率以及重点就业人群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工作方面的重点任务.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重点人群,以创新举措做好重庆高校就业工作既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又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建勇 《社科纵横》2012,(8):174-175
社会契约论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家提出的一套比较系统的关于国家(政府)起源及理想政治制度的理论,经过霍布斯的奠基和洛克的阐发,以及后代学者的发展,已成为西方国家宪政制度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从自然状态出发,结合其时代背景,以社会契约论为重点对洛克与霍布斯的政治思想进行简要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50年代帕森斯将价值观及其制度化作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以来,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研究路径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主流。但是,随着经验研究和相关理论,尤其是文化社会学理论的挑战,这种将价值观视为"潜在变量"、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研究路径受到质疑。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不是通过决定行动者的目的,而是通过限制行动者构建行动策略的文化资源来影响行动。从这种视角来看,文化不是内在协调的无缝之网,而是碎片化和情景性的。价值观研究的重点不再是价值观社会化的过程,也不是行动者对价值观的持有程度,而是行动者可得的文化资源及其组织这些资源的方式。价值观研究应尝试回答:为什么行动者在具体情境下形成某种而非其他价值观?哪些社会结构或环境因素影响了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与价值观之间冲突、融合、消亡的逻辑是什么?文化社会学发展的"工具箱"或"模式库"理论为价值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也为联结微观层面行动者的能动性和宏观层面的社会环境提供了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7):119-121
以王朝更替为线索的"断代体例"是目前中国法制史课程内容最普遍的编排体例。从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它存在着论述较为肤浅、多有重复,以国家法为本位、法律视角过于狭隘等明显缺点。而"大阶段、小专题"的编排体例则可作为改进之举,其一是以儒法思想演变为主线大阶段划分封建法,其二是以小专题的形式构建课程内容。这不仅突出了课程教学重点内容,还能宏观阐释整体封建法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比较哲学是一门年轻的人文学科,它的正式出现至今不过几十年时间。它以不同的文化系统中的哲学观念及其体系为研究的对象,重点在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寻找可以相互补充的可能途径。比较哲学起初依附于一般的比较文化研究(如比较民俗学、比较文学、比较宗教学等),在这种研究日益深入发展的前提下,比较哲学才得以从中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西方的比较哲学萌生于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欧洲大陆,但它却在年轻  相似文献   

11.
王立 《学术交流》2002,(1):149-151
从刘守华教授的研究论著中 ,可以看出 :跨学科综合性特点 ,以一种方法为主向其他方法辐射 ,研究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突出地域性 ,在注重学术史和学术规范中体现出良好的学风 ,等等。作者将比较故事学的理论覆盖面铺开 ,着力阐发了母题类型比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县域善治”: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理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其 《浙江学刊》2012,(1):166-171
以县域为核心的基层社会管理,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县域的历史发展着眼,结合"治理—善治"理论的发展成果,提出应该在基层实施"县域善治",并将其作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一种模式进行探索,以破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各种困惑。首先,本研究根据"善治"理论,结合县域实际,试图澄清"县域善治"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同时,本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实施"县域善治"的重要意义和实施"县域善治"的观念基础。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构建融政权框架体系、决策咨询体系、管理执行体系、监督约束体系以及协调支持体系等五大体系为一体,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县域善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朱静 《社会工作》2016,(6):34-41
实务研究就是将实践和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实践亦研究"的效果.作为以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发展,自1995年起,美国社会工作研究学会专门设立了一个奖项以表彰每年杰出的社会工作基础研究项目和参与者.本文通过对研究学会1996-2015年获奖论文的研究设计和方法进行文本分析,来探讨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中专业性和科学性结合的现状,以及社会工作实践介入的特点,由此展开对证据为本的实践理念的反思.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的实际情况,作者通过比较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性思考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文学批评专业化的关键起点。发展自芝加哥大学"哈钦斯学院"通识教育改革时期的芝加哥批评学派,在其核心人物R.S.克兰的带领下,以建立作为独立人文学科的文学批评为目标,融合实用主义哲学中的工具主义、实验主义等思想,开拓出一种具有多元视野的批评方法论体系。芝加哥批评学派与"新批评"派立身于不同的哲学传统并基于不同的人文教育视野,导致了两派在文学研究道路上的分歧。深受实证主义影响并试图建立本体论批评的"新批评"派走向了文本的封闭,而克兰的批评理论则延续了实用主义的传统,与时俱进,直面时代问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评估是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的需要与结果。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估首先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在回顾国外公共政策评估研究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理论方面,通过与前三代评估理论比较,得出价值判断是政策评估的基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费希尔提出的事实与价值相结合的"实证辩论"评估框架; 评估方法方面,自下而上的评估方法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的评估方法更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实践方面,主要集中于研究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问题、评估政策与评估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估主流化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杨颖 《社科纵横》2003,18(4):12-12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地论述了生产力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得益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不断产生新的飞跃:提出"三个有利于"并作为评价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为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一次飞跃;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提出为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二次飞跃;以"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阐释为标志,从六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使之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支点,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第三次飞跃.新时期以来,三次飞跃的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吴鸿章 《探求》2005,(Z1):2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发展党内民主"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这无论是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重点上,还是在建立党内民主制度的途径、目标上,都第一次突出地强调了党员主体.现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提出加强党内民主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为标志,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方向得到了明确,北京整个城市正在重新出发.作为北京第一大支柱产业,金融业的重新出发已刻不容缓.通过对北京金融业的雄厚基础、 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北京金融业实现转型发展存在的短板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建设"首都型金融"的新目标和近期推动"首都型金融"发展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次区域合作理论"被国外学者普遍视为当前国际合作研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但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跟进、评判乃至运用还十分欠缺。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以来,跨境次区域合作研究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从政策研读与可行性视角分析的文章较多,而从理论层面解读的文章较少。与此前以国家为参与主体、宏观化、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相较,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次区域合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区位作为核心单位,更注重中观甚至微观领域,具有包容性,关注边界从屏蔽效应走向中介效应与跨境区位经济功能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