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宏观金融博弈分析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经济学界将博弈分析方法推广到金融领域取得了理论成果,尤其以宏观金融博弈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的最新发展为主要内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两类模型,对货币政策的连贯性与可信度以及中央银行声誉做出了重新解释,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中央银行独立性及政策透明度等热点问题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实践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从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我国金融深化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政府的金融约束政策在维系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此产生的对利率的管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并且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其负面影响也日趋增大.本文通过对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央行利率政策对储蓄与投资的效应分析,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网络信用风险亦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对网络信用风险进行了定义与分类,并建立了互联网金融用户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模型、博弈模型等对网络信用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对中国人民银行下属公司建立网络金融征信系统、阿里巴巴支付宝的信用评级体系、阿里小贷与京东白条的网络信用风险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互联网金融网络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网络征信系统、网络信用评级系统的升级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并践行、信用担保建设、网络技术保障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胡鹏  李静 《浙江学刊》2022,(5):77-87
科技金融政策在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亦有效促进了区域金融发展。本文以2011年“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方案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07-2016年地级市层面的统计数据研究该方案对试点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试点方案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及存贷比,总体上提升了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二线以下城市,科技金融政策对一线和二线城市金融市场的带动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显示,科技与金融结合主要通过缓解金融抑制和改善银行信贷歧视对区域金融发展产生正向中介效应;尽管科技金融政策通过地区金融结构优化对金融发展产生数量层面的负向中介效应,但扩大了试点地区的股权融资市场规模,提升了金融发展质量。上述结论不仅丰富了科技金融政策的理论研究,还为试点方案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伟 《浙江学刊》2004,116(1):155-159
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金融发展理论认为金融通过动员储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金融危机不断爆发的事实表明金融并不总能促进经济增长.如果金融系统不稳定,金融非但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还会造成经济危机.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造成金融不稳定的因素.本文认为三代金融危机理论虽然刻画了金融危机的一些特点,但都不能充分地解释危机发生的原因.本文进一步指出,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危机理论是内在联系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解释金融危机,其原因是它们忽视了经济增长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融发展理论可以描述为一个离散过程,分为金融扩张和金融调整两种状态.金融发展在两状态间的转化形成了金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是金融周期产生的重要原因,金融周期也反向影响经济增长趋势及其发展规律,而储蓄率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起到了纽带作用.马尔柯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揭示出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逆向关联,同时表明金融政策的内在稳健性特征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内部协调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均存在障碍.在金融支持政策组合中重货币信贷政策,轻金融产业发展政策的作用;行政干预过多;主要依靠金融发展量的扩张,而非结构优化.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建设和完善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已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交易费用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交易费用与经济效率及突破二元体制,对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雍瑞祥 《社科纵横》2007,22(2):48-49
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突破口,金融监管作为一种管制手段对金融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不同类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共同促进金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金融世纪,而金融是现代产业活动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金融业中民营银行的诞生.我国发展民营银行,应从民营银行的理论分析、民营银行的实证考察、民营银行的战略选择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时民营银行在我国建立的理由、条件、中外历史经验、发展的目标模式进行论证.民营银行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融资、投资和支持产业活动,而且在于实现公民产权,使公民成为有产者.因此,发展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政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外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脆弱性是金融的本质属性,它并未因金融的发展而消失,近30年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表明,金融脆弱性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脆弱性程度比较严重.金融脆弱性理论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从金融脆弱性的一般理论、对新兴市场金融脆弱性更为严重的分析以及金融脆弱性理论的新进展等三个方面,就国外学术界展开的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浙江省市级面板数据对金融中介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教育、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干预、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之后,金融中介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解释力.其中原因主要有浙江区域金融体系不完善、资金流向不合理、经济欠发达县市的金融支持不足等,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金融脆弱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新民 《浙江学刊》2005,(1):190-195
已有的关于"金融脆弱性"一词的定义不足以说清楚其含义.金融脆弱性是由货币脆弱性和信用脆弱性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现代信用关系(网络)的脆弱性,其"隐显""隐显"一词是指,只能隐约可见,或是依稀可见,与下文的凸显相对而言.这是笔者根据"凸显"一词的含义和试图要描述的一种状态的相关性所造出的一个词于金融结构之中.金融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其内外随机扰动的不稳定性不断地形成内在冲击和外在冲击,使金融系统远离平衡态,使"隐显"的金融脆弱性显现为宏观金融风险,并有可能凸显为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要做好稳定币值、建立良好的信用社会和与经济制度相适宜的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金融经济周期是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经济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其微观基础是金融加速器理论,它重点关注信用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探讨金融因素基于资产负债表渠道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传导和扩散机制。金融经济周期比一般商业周期的发生频率低但持续时间更长,银行信用和房地产价格是识别金融经济周期的两个核心指标。金融经济周期在不同国家可能呈现出不同特征,往往和一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及其经济结构变化有关。为妥善应对金融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应该充分考虑金融加速器效应,建立将货币稳定、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三者统一起来的宏微观审慎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5.
《求是学刊》2014,(4):52-58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集聚在各区域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评价金融集聚的指标体系存在不足,不能真实反映金融集聚的真实情况。因此,从金融业的细分入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金融集聚的衡量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各省市的分行业集聚度,进而得到全国各省市金融集聚度。最后根据实证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金融集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决定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 ,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 ,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金融集聚作为资本积累与流动的结果,一直是经济学家与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近期中国营商环境为考察对象,探讨营商环境对金融集聚的影响。通过构建2006至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地市级数据,研究发现:营商环境的改善对金融集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即使在控制一系列影响金融集聚的因素以及利用工具变量对内生性估计偏差进行修正后依然稳健。研究还发现,营商环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更能够促进金融集聚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在营商环境完善的过程中人力资本的提高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两个维度促进金融集聚的形成。因此,应积极推进营商环境的改革和优化,这不仅能够促进资本的有效流动,激发市场的创新活力,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同时也为我们深化对于完善统一大市场内资本要素运行机制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生态系统各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生态补偿作为调整损害与保护生态环境主体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了生态补偿的各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利益分配问题;并运用博弈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一个生态补偿政策下生态保护实施者和受益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博弈分析表明:要解决此问题,我国应树立长远的生态补偿目标,建立社会化监管、评估机制,在清晰界定生态产权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评估生态环境价值,引导局中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  相似文献   

19.
张丰强 《社科纵横》2008,23(6):27-28
金融结构不仅对于微观金融运作和宏观金融调控具有重大影响,而且还是金融业自身能否稳健发展并充分发挥积极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在经济和金融发展过程中,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协调具有同等重要性,金融结构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层次和经济智能化的深度.本文立足于甘肃省金融结构的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化甘肃金融结构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何大安 《浙江学刊》2005,(2):185-190
市场体制下的投资运行所蕴涵的机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是由金融市场化过程决定的.本文认为,金融市场化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和利率调节两方面,货币政策及其与之相对应的金融工具的使用,决定着金融市场化的进程;经济体制转轨在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反映,表现为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状态的转变.就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利率调节对投资运行所赋予的机理而论,分析金融抑制状态和深化状态下的货币政策及其金融工具,有助于揭示投资运行机理.文章根据中国体制转轨以来金融市场运行的实际,分析了金融市场化过程中投资运行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