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高校师生冲突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着重对高校师生之间冲突的特点 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指出冲突既有破坏性功能又有建设性功能 ,并提出了针对师生冲突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师生冲突主要包括学生过错冲突和教师过错冲突、课堂冲突和课下冲突、师生个体之间和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持续性冲突和偶发性冲突.教师与学生社会评价标准及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学生不断增强的独立、自由,平等、民主的意识和观念与教师的权力主义的对立以及师生交往中的障碍,是导致师生冲突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师生冲突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师生冲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师生冲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于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隐蔽的或公开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教师权威的淡化、大学生主体性和个性的增强、功利思想侵蚀校园、师生之间缺乏沟通,是造成师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应树立教师权威、提高教师素质,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优化师生交往环境,形成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化解师生冲突。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冲突"作为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现象之一,对集体及其成员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多元文化影响的大学校园,出现了多元的价值观与多样的行为,观念与观念的碰撞,行为与行为的冲突,已经是当代大学校园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在校园环境的核心———大学生人际环境系统中,冲突当然也是无处不在。大学生人际环境系统的冲突,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的冲突和学生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教学交往不同于普通的社会交往,必须具有发展性。发展性的教学交往是师生之间自由民主的交往,同时教师对教学的进程与结果负有重要责任,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组织和引领教学交往。教学交往中必然会出现教学冲突,教学冲突是教学交往过程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教学冲突即师生之间的对话和敞亮、碰撞和交锋。教师应在教学交往中学习如何引领教学交往,在教学冲突中学习如何管理教学冲交。努力造就发展性的教学交往。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冲突大多属于“频繁且低烈度”的冲突,都具有一定的“正”功能。我们不能只看到冲突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冲突的积极效应。通过在实际工作中对师生之间冲突、学生之间冲突的现象和问题的个案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一般的学生冲突能促进个体变化、适应和发展,尤其在社会认知的发展上。冲突不仅有助于认知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个体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重视和发挥冲突的积极效应,为我们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师生的人际冲突是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普遍现象,笔者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发现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机智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影响师生人际冲突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运用教育机智,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尽可能地预防师生人际冲突的发生并及时化解师生人际冲突。  相似文献   

8.
教师权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然而在当下师生冲突频发的学校教育中,教师权威正遭受着挑战与质疑,逐渐旁落。一方面教师权威的滥用容易引发师生冲突,另一方面教师权威的旁落也加剧了师生冲突。既然师生冲突不容易避免,教师就应该在师生冲突中重新审视教师权威,并从"情"、"德"、"才"、"能"四个方面重塑教师权威。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法大学杨帆事(大学生逃课现象),反映出师生之间在学习观上、大学生功利主义学习观与大学教师倡导的博学多识的人才培养理念之间的冲突,本文基于两者对功利主义、高校教育目的以及知识价值的不同理解,从而对大学生功利主义学习观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师生冲突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从它产生开始就与冲突双方的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归纳,发现师生冲突的形成原因有个人因素、沟通和权力三个方面,并由此展开策略分析。在冲突发生时,从高校师生双方特征、安全阀制度和冲突修复路径等方面展开探索,以合理引导师生冲突,保证高校教学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11.
《两地书》所收书信中使用的称呼与署名有着微妙的变化 ,本文根据这些变化对鲁迅与许广平由师生、战友发展为恋人、伴侣的情感变化历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道德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高等学校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它不仅具有双方在知识、地位、层次上的差异性 ,而且存在情感和期待的互动以及评价标准冲突等特点。本文通过对师生矛盾冲突原因的分析 ,以归纳出解决矛盾 ,协调师生关系的主要师德规范 :确立学生应有主体地位的观念 ,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教育的存在,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通过语言,师生确认存在,从而使教育成为可能;通过 语言,师生共享世界,从而使生命敞亮起来;通过语言,师生对话人生,从而引起师生同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公立学校与教师之间主要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推行的教师聘任制,必然彰显出学校这一行政主体(属于法律授权的行政主体)与教师合法权益保障的不平衡与矛盾。为了确保教师聘任制的顺利推行,并能有效地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应借鉴关、日、德等国经验,单独为教师聘任制立法,引入司法救济,以有效解决行政法律关系中教师权利保护程序的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扩招后的师生关系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良好的大学师生关系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师生关系由于受到高校扩招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存在诸如冷漠化、利益化、简单化、自由化等问题。拟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观念、教师、学生和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中国对实用主义的认识还是从约翰.杜威开始的。然而,威廉.詹姆士的作用不能低估。威廉.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启示是:必须注重教师和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学应是教师"哲学思考的方法",而学生应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必须强调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气质",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气质"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必须认识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经验的不断积累,但又需要承认教授间接知识具有与直接经验同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由于受传统的主体性理论的影响,要么强调教师的权威,要么强调学生的中心,师生关系存在着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校道德建设的低效化。在新的形势下,高校道德建设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加强道德教育途径与机制的研究。后现代主义通过对传统主体性的批判,提出“主体”的有机性,即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倡导主体间性,以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这种主体间性的理论对克服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建构一种新型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模式,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新视野——平等·对话·沟通·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传统师生关系的基础——二元对立的哲学认识论根源着手 ,剖析了传统师生关系的特征及局限 ;并在现代哲学和各种文化思潮如解释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思潮的启示中寻找师生关系的新视野 ,从而建构平等、对话、沟通、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孔子仁学思想强调爱人、克己、崇德,把这种仁学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就是教师要爱学生,要克制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要修身立德。这种思想对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从而赢得教育教学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课堂话语霸权——我国师生平等交流的“绊脚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交流的媒介。课堂上教师话语的膨胀及学生话语的失落,形成了教师的课堂话语霸权,导致师生间交流的障碍。这是教师与学生间权势关系(不平等关系)在课堂上的一种反映。教师课堂话语霸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也有一些现实因素的作用。教师课堂话语霸权对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个性发展及师生关系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要想降低这些负面影响,实现师生间平等对话、情感交流,就要消除教师话语霸权,还学生话语权,实现师生话语权的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