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到1984年以前的农村经济增长是在农业投资上诱导和驱动的结果,那么,1985年的粮食大减产和当前农业出现的严重萎缩局面,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投资上的减少和农户投资结构上的大偏转。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增加农业投资和改造农户投入结构就成为振兴农业的重要课题。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农业投资出现许多新变化,最明显的有三个特点: 一、投资主体的结构转换。在土地联产承包制之前,我国农业投资主体,是以农村集体的身份也就是以直接生产者和不完全性的经营者为中心、以国家的身份也就是间接的投资经营者和不完全的生产者为指导的双重结构。在农村实行了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潜力很大,但秸秆资源利用方式落后,甚至严重污染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基于河南省大规模农户生产实地调研,摸清了现阶段农户秸秆利用方式及变化特征,估计了农户秸秆利用行为的决定因素,发现种植规模和结构影响秸秆利用方式和行为。要从根本上促进秸秆的环保利用,提升秸秆的经济利用水平,应该加速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加强打捆机械行业投入,实施作物收获秸秆处理联动制度,提高秸秆处理效率;借鉴大城市废弃物处置经验,实施农户-企业-政府合作共赢的秸秆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提高我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农民投资行为决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遭到了三次弱化,并且三次弱化后,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抑制了农户的长期投资行为,从而导致我国对土地掠夺性经营,即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下降。同时,以我国晋西北地区xx县为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与农户长期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显示保德县农户的长期投资决策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显著相关。因此,在制度层面上,要尽快明晰农地产权主体,同时也要尽快制定合理和清晰的续期承包要求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小农户在现代农业中的价值创取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环节。在现代农业中,无论是资源贡献型小农户还是生产经营型小农户,增强价值创造能力的内在逻辑均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使要素资源和组织资源在现代农业价值链中得到高效利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合作造饼”;在价值获取过程中,小农户获取价值的内在逻辑在于对其所提供的资源或产品的标准和定价权的掌控,小农户将在农业价值链中围绕这一权力展开争夺,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竞争分饼”。从小农户的角度而言,价值创造的关键点是优化要素资源与组织资源的配置过程和配置方式;价值获取的关键点是需要在现代农业中不断成长,提升在价值链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 ,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要从拓宽土地资源利用空间、加快城镇发展、引导农村人口转移、加强土地资源用途管制、做好土地评价、实施资源和能源替代战略等方面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揭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涵义的基础上,选取农业用水量和有效灌溉面积,计算单位面积农业用水量。以单位面积农业用水量作为指标,设定2000年为基期年份,以2000-2013年为时段,进行各省区和东中西部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较低,农业用水对水资源可持续性造成较大压力。这就需要以政府、社区及农户等利益相关者为主体,实行农业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强化农业节水,提高区域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产权结构是农地产权在不同主体间的安排以及产权内部各项权利构成的总体反映。根据产权对经济绩效的一般作用机理以及转型期中国的实际,农地产权结构对农业绩效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农地所有权结构对农业绩效的影响、农地承包权结构对农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产权内部权利构成对农业绩效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农地产权主体的土地利用行为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农地产权形式或不同的农地产权结构对权利主体的目标和行为产生影响,在这一影响下产权通过其激励约束功能、外部性内部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效应等,促使农地产权主体的相应行为向有利于增加产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等农业绩效提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地细碎化、家庭分散经营成为当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难题,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探索创新农业经营的新形式。与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方式不同,江苏省S县探索出了不改变农民土地经营权的联耕联种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发挥村级组织的统筹功能和农技部门的技术下乡,实现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结合。联耕联种经营模式是一种不排斥小农,包容小农的模式,真正让小规模家庭经营分享到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成果,并重塑和再造了基层组织的治理责任。本质上,联耕联种是对当前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发展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农户农业投入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投资主体发生了结构性转换,由过去的国家和集体的二元投资主体结构转变为包括农户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结构.农户成为重要的农业投资主体,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农户对农业的投入趋于减少,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影响农户农业投入减少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土地承包农户纠纷的制度原因及其化解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兼有生产和保障的双重功能,农民对土地具有某种生存性依赖。由此,政府延长土地承包权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这符合国家战略并以土地承包法为实施依据;而农户间的土地契约是连接土地保障功能和生产功能的一种装置,这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特征且以合同法为执行基础,农户土地纠纷的实质是政府的政策目标和农民的契约基础之间存在不一致。为了协调政府政策和农户契约,根本化解农户的土地纠纷,必须正确理解政府土地使用权的期限规定,回应土地生产和保障双重功能的特征,采取措施逐渐弱化农户对土地的生存性依赖。  相似文献   

11.
土地托管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新型实践。土地托管的实质是合约形式下的委托—代理关系,是组织化与市场化融合发展的逻辑必然,同时也是利益驱使与上层引导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托管一方面深化了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也保留了小农户在土地上的剩余索取权,不仅为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而且在土地产权集体所有的基础上降低了土地的租值耗散。但与此同时,土地托管的供给主体面临着生产、市场以及违约等多重风险,参与农户负担着额外的签约谈判和交易执行等合约费用,并且其退出农业生产后面临的择业困境也增加了土地托管合约的不稳定性。对此,可以通过完善监管和信誉机制、积极培育土地托管服务供给主体以及强化地方扶持政策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经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土地利用与经济持续发展研究王国强,方相林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生活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河南省未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明确河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处理好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关系到城市化目标能否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主要是耕地减少,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以及城市生态质量不高。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合理规划区域布局,提高城市规模效益;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充分认识并利用生态土地,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中农户经营风险特征及有效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点,农业产业化中农户面临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合约风险。本文以山东为例,在分析产业化农户面临的农业经营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从农业产业化外部及内部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的角度,考察和评判了当前产业化农户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认为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以实现经营主体平等、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提升土地经营的专业化与规模化、设立产业化风险基金以补偿农户风险损失和推广农业保险以防范自然风险,是有效弱化产业化农户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纠纷的类型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土地价值的上升,土地权属的争议也开始大量涌现。在调研乡镇,按照纠纷主体划分,当前的土地纠纷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农户之间的土地争议、农户与村集体之间的土地争议以及村民小组与村集体之间的土地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三种类型土地纠纷的实质是土地升值所导致的利益之争。因此,土地纠纷的化解既需要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更需要一种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建立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经营结合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存续区间、竞争范围和替代界限以及比较效率的变化趋势,发现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的先决条件是:单个农户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农业产业化边际生产率时农户就会无选择地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但是,农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受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性、农户在生产经营目标选择上的兼业性、农户在生产投资上的多样性、农户采用生产技术的现实性和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不可分性等影响,农户在进入农业产业化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此,在农村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时,要正确认识农户行为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要采用适应农户行为的多种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建立规范农业产业化参与主体的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17.
试论农业基础设施多渠道投入的投融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业基础设施多渠道投入投融资机制的总体思路农业基础设施多渠道投入投融资机制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中央、地方、农户等投资主体不同地位和投资目的,廓清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形成各投资主体间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关系。要遵循“农民自我投入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援为导向”的原则,形成和完善“以财政预算资金为导向,以信贷资金为支柱,以农户和集体资金为基础,以利用外资和横向吸收资金为补充,以劳动积累为资金投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网络化的投入格局,建立起主辅交融、完整的资金供给运用体系,形成总体高效的…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是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设计的重要依据.以广西典型喀斯特县域--都安县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GIS、网格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和方法进行都安县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构成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土地可持续利用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可区分为:不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中可持续性、较强可持性、强可持续性等五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种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和将来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将由多种类型的、性质不同的农户构成.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根据不同农户风险管理及其应对措施的实际和变化而实施并调整.传统小农户的农业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是一种理性行为,专业化农户是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以甘肃乔村为例的考察表明,就中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国家权力嵌入农户经济行为系统的历程来看,国家权力的嵌入改变了农户家庭对土地、劳动力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配置方式,使其顺应国家推行的市场化进程,逐渐形成了工耕结合、俭奢并存的生产消费格局。所以,目前中国农户家庭经济行为方式的形成是国家权力嵌入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因为国家权力的嵌入,农户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消极的非意图后果,这些后果成为当前中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