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12年-1918年是青年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年毛泽东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的影响,形成一种新旧交替的道德人才观。本文扼要分析其成因和内涵,并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于城市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国城市民生问题.他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高度强调了城市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从社会制度与社会转型层面分析了城市民生问题产生的主要因为;提出了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思路和具体举措.尽管由于主现认识、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城市民生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但其成功之处仍为我们当前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民生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的不断变革反映了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历史可划分为解放前(1903年-1949年)、解放初至"文革"前(1950年-1965年)和改革开放初至今(1978年至今)三个时期,其中解放前又可分为清末(1903年-1911年)、民国(1912年-1949年)以及时间上与民国并行的老解放区(1927年-1949年)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背景下,各个阶段的学前教育政策各有其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早年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具体且重要的范式转变,从1912年撰写的第一篇论文(18岁)到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33岁),毛泽东在这期间政治思想与政治工作实践上所经历的变化,要比此后50年的思想变化要深远的多。详细解读他这一阶段的思想结构,有助于追寻其后来思想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1912-194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价值较大,研究难度比古代汉语大,研究不受重视。本文运用排比归纳方法,考释了1912-1949年汉语中"大革命""哈莫尼加""黑漆板凳""合作社""拿摩温""普通话""师团"等新词语。  相似文献   

6.
在1949年以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经济建设问题有比较系统的观察和思考,至今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7.
陈文君 《中华魂》2010,(11):9-10
张素华,女,研究员。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参与编辑了《毛泽东军事文集》、《毛泽东早期文稿》、《说不尽的毛泽东》等,参与编写了《毛泽东年谱》(1893-1949)等,专著有《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从1912年至1921年,即毛泽东在长沙求学和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初期,是其教育思想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深刻揭露和批判旧的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倡自决,创办自修大学,号召教育要面向现实社会,为"改造中国和世界"培养优秀人才.这些思想和实践不仅推动了当时的教育发展,为其后来教育思想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1912-1949年的整个民国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全面危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各政治派别,掌控了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意识形态呈现出保守主义、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三分格局.  相似文献   

10.
《学习毛泽东》一文是周恩来在1949年的一篇报告。该文是宣传党的领袖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文献和珍贵资料,也是我们对当代青年进行毛泽东思想教育最有说服力的阅读材料。该文时虽久远,意义尤在。  相似文献   

11.
竺柏岳 《中华魂》2013,(24):20-21
1912年春天,毛泽东考进长沙湖南省立中学校(后改为一中),热衷于对文史知识的研读,并且经常向国文教员胡汝霖借书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分析西周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开始,到"中华民国"近代土地产权制度建立为终点,重点放在对清末民国的近代土地产权制度的阐述.分别从三个时期:清末时期(1900-1911年),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2-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年)来展现中国近代土地产权制度的建立.通过对古代历朝历代的法典、<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民律草案>、<民国民律草案>、<大理院判决例全书>等具体法典条文的分析,从中国近代土地制度角度来反映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延中教授主编的<国外学者评毛泽东(修订版)>既有较强的文献价值又有助于中国学者在毛泽东研究中破除思维定势,得到研究方法上的启示.修订版弥补了初版的若干缺憾,展现了编纂者在毛泽东研究上"与时俱进"的学术境界,构造了中外学者在毛泽东研究中学术互动的平台,是"毛泽东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的明证与真实写照.中国学者要在批判的阅读中创新研究方法,展示中国的毛泽东研究的世界性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国前夕,新解放区需要大批干部,华国锋随军南下,1949年2月,任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1952年,调任毛泽东家乡湘潭县县委书记;1954年,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这一年华国锋33岁,年轻有为。毛泽东第一次注意到华国锋的名字,是在他任湘潭地委书记一年后的1955年夏天。  相似文献   

15.
石剑峰 《源流》2011,(21):90-92
《中华民国史》作者:李新主编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1年7月内容简介《中华民国史》以展现中华民国(1912-1949年)的重大历史进程、重要人物活动和大事备览为主体,是整体反映民国历史全貌的一部民国通史。本书继承了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政府方言政策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1912~1949)有关方言史料(社会层面)的梳理,在描写和分析了民国时期政府的方言政策后,对其在中国现代语言规划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陆元 《社区》2009,(5):41-42
毛泽东于1949年3月25日住进双清别墅 1949年1月20日,古都北平实现了和平解放。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此次会议上决定,将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往北平。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模式的开拓者和奠基者。1949─1955年,由于历史的原因,毛泽东只得照搬斯大林模式,但也有过自己独立的思考。1956年前后,鉴于苏联和东欧的工业化已暴露出诸多弊端,毛泽东在重新审视斯大林模式和反思我国已走过的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模式,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1957─1976年的30年间,毛泽东试图完全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走有中国特色之路,但却始终未能跳出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导致这一模式的全面危机。毛泽东的艰辛探索,为我们今天已确定的中国现代化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顾育豹 《中华魂》2010,(12):16-19
1还在1949年2月,傅作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在他到西柏坡谒见毛泽东时,就已经定下来了。2月23日下午,毛泽东在接见傅作义时,傅作义看似有些不安,说话都很不自然。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是研究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时期.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首次使用了"意识形态"概念,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的"观念形态"概念是"Ideologie"的另一重要意译词.由于当时文化界也普遍将文化等同于意识形态,因而毛泽东能够借助"文化"这一话语平台阐述其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