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民族论坛》2012,(4):42-43
遗产发现地:湘西十家族苗族自治州 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土家语称为“帕帕格次”或“拨普卡”,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  相似文献   

2.
正毛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记录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酉溪人群"的渔猎、农耕等生产生活、婚姻习俗情况,以及原始湘西人的生存繁衍状况,溯源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被中外学者们称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活化石"。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  相似文献   

3.
湘西毛古斯舞蹈的再创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湘西毛古斯舞蹈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10月,永顺县代表队的原生态"毛古斯舞"参加中国(南昌)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八国傩舞展演获得金奖。200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以下简称"州庆")庆典上,毛古斯舞表演极为引人注目。2008年8月8日,《土家族毛古斯·欢庆》作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表演节目在"鸟巢"隆重推出。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毛古斯舞的原始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祭祀仪式中一种具有人物、对白和简单情节的民间舞蹈形式.本文通过对毛古斯舞表现内容、表演形式、艺术风格的分析,来追溯毛古斯舞的悠久历史,探讨在原始思维影响下毛古斯舞如何发生.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茅古斯素来被誉为是“最原始的舞蹈,最古老的艺术”。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期间,张家界市组织了一支茅古斯文化表演队,来到省城长沙火宫殿表演,引起极大轰动,成为长沙“五一黄金周”文化表演的一大亮点,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一) 茅古斯文化不仅是土家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之一。张家界茅古斯文化由永定区罗水乡罗水村覃氏居民世代传承,千百年来生生不息,逐渐形成以覃氏家族为主体的茅古斯文化村和茅古斯文化舞蹈体系。流传于罗水茅古斯文化村的茅古斯共分祭山、刀耕火种、戏水捉鱼、打粑粑、接新娘、甩火把、…  相似文献   

6.
罗水乡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西部。这里群山环抱,景色秀美,民风古朴。土家“六月六”祭祀活动及茅古斯舞,代代相传,从不曾中断。1993年,该乡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1998年该乡的传统文艺节目茅古斯舞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亮相,一时名冠京华,主持人称“罗水乡的茅古斯舞人人能跳,老人能跳,小孩也能跳”。1999年11月,经湖南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协会第八届年会的47位专家考察与审核,罗水乡被正式命名为“罗水茅古斯民俗文化村”。2001年古历6月6日,该乡隆重纪念土…  相似文献   

7.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流传广泛,各地名称不尽相同,如"舍巴日"舍巴格资"舍巴骆驼"跳年"(汉语)等,但表演形式和内容基本相同。摆手舞产生于土  相似文献   

8.
茅古斯舞岁月象筛子,它筛去了纷繁的记忆。老一辈留下的歌,只记得一句了;老一辈留下的事,只记得一件了。啊,茅古斯,象太阳一样光辉的舞,象月亮一样皎洁的舞;象星星在夜空跳跃,象鸟儿在长空飞舞。它刻在土家人心中。那个久远的年代,那些吃着野米披着兽皮的日子,是那个偷着下山学习耕织的汉子,给我们创造了茅古斯。  相似文献   

9.
《民族论坛》2012,(23):68
<正>11月30日,一场盛大的"土家女儿会"相亲活动——"2012首届中国张家界土家女儿会"在武陵源区快活溪布街举行,吸引了不少游客热情参与。"2012首届中国张家界土家女儿会"由张家界市民委、市旅游局、市妇联和武陵源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由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开幕式文艺演出、土家拦门婚俗表演、情歌对唱、送花传情、抛绣球、媒婆配对、溪布街淘宝爱情、篝火  相似文献   

10.
<正>张家界市罗水乡近年来以其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先后被省文化厅、省民委、省体委、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等授予"群众文化艺术之乡"、"民族体育先进集体"、"茅古斯文化村"等荣誉称号。为巩固和完善民俗文化基础,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罗水土家文化领跑湘西"的目标,并郑重承诺有信心、更有决心以茅古斯舞发祥地和傩文化传承地为基础,将罗水打造成为湘西土家文化第一乡。  相似文献   

11.
湘西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凤凰,风情浓郁的苗族村寨德夯……土家山歌、苗族鼓舞、毛古斯……傩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哭嫁、四月八、赶中秋……湘西独特而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不仅为湘西提供了极具根源性和独特性的文化魅力,还为湘西的文化产业、文艺事业提供了来自原生态的蓬勃生机,以及迥异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发展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民族学视角审视土家族毛古斯仪式,注重把握毛古斯仪式产生的自然、历史、文化环境背景,找寻其深层的文化含义,探析其传承机制,以便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鄂西南地区自古以来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鄂西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摆手舞、茅古斯舞、撒尔荷以及八宝铜铃舞的起源都可能追溯到先秦巴人时期.本文希望通过对舞蹈本体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这几种民间舞蹈的异同,从而探讨鄂西南地区民间舞蹈的"源"与"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鄂西南地区自古以来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鄂西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摆手舞、茅古斯舞、撒尔荷以及八宝铜铃舞的起源都可能追溯到先秦巴人时期。本文希望通过对舞蹈本体的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这几种民间舞蹈的异同,从而探讨鄂西南地区民间舞蹈的"源"与"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胡晨  扁舟 《民族论坛》2008,(8):18-19
<正>(一)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表演上,有一道节目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一群从远古走来的"毛古斯",他们身披草衣,头戴草帽,赤着双脚,或碎步进退,曲膝抖身,或左跳右摆,浑身颤动,或摇头耸肩,全身茅草刷刷作响……这是由湖南湘西永顺县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取得了空前成功。而以湘西龙山为代表展演的土家族风情节目,同样在世博会湖南活动周上大放异彩,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土家族的摆手舞、毛古斯、打溜子等,让世界领略了湘西的神秘和魅力!  相似文献   

17.
正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乐器。以鼓作舞,鼓之舞之。在恩施地区,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打鼓方式,即将鼓背在身上击打,这种鼓叫"土家背鼓"。21年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民宗局精心呵护下,历经编导大胆创新,专家建言献策,演员用心演绎,2014年3月2日,恩施州《土家背鼓》走进了中央电视台CCTV-3《舞蹈全民星》录制大厅,成功将这一全国  相似文献   

18.
舍巴,土家语为“摆手”意,日即“做”、“举行”,故舍巴日就是“摆手活动”的意思。舍巴日是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一种土家族大型祭祖仪式,包括献祭敬祖、摆手降祖、歌舞颂祖、搬演毛古斯四个部分。其目的是请祖神降临,接受供奉,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众清洁。按规模与内容舍巴日可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类。前者属于若干村寨联办的大型社区祭仪,主祀八部大神,参祭人多达千人甚至万人;后者则以姓氏或一两个村落为单位,主祀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参祭者为本氏族或本村落的成员,约数百人。先说献祭敬神。这种仪式极为隆…  相似文献   

19.
才让 《西北民族研究》2013,(1):110-119,221
本文对塔尔寺正月金刚法舞的渊源予以考证,对法舞的角色以及他们的形象、装扮、舞蹈动作有较为系统的论述,揭示了法舞每一场次表演的象征意义。经过比较,认为塔尔寺的具誓法王舞无"打鬼"等部分,属于较为简化的仪式。指出法舞表演的功用之一就是向信徒展示神灵的形象,供人们瞻仰、供奉和记忆。论文对舞者和观者的关系作了分析,认为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构成了法舞的文化生态。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世俗化的加剧,塔尔寺法舞表演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变化,法舞原有的神圣性趋于减弱。  相似文献   

20.
王瑛  吴婵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153-154
茅古斯舞是湘西州土家族特有的一种传统原始舞蹈,其承载着土家人的精神和文化.为了更好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本文对土家族茅古斯舞蹈从历史积淀、表演艺术特点、艺术传承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