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宗立华 《学术交流》2005,(6):133-136
中国与西方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的根本不同,决定了我们有必要根据中国国情对大众文化进行探讨。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是一种市民文化,中国的大众文化不仅具有受众的大众性,而且是一种通俗文化、实用文化。大众文化在本质上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为: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提升大众文化的人文含量,使大众文化建设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农村先进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落后,导致农村成了滋生邪教组织的温床。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与反邪教的关系,构建反邪教的农村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文化产业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腾飞 《探求》2000,(1):52-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文化事业的发展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文化行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重大的现实和理论课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文化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作用,尽快将其导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上来。 一、文化行业产业化的界定 所谓文化行业,就是指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旅游、体育、报刊出版、影视…  相似文献   

4.
任何事业的发展和成功都需要一种精神作动力,它决定着职工的团队意识和队伍素质、关系着事业的成败。提炼社保精神是社保事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提炼社保精神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国6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发展道路。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要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基本原则;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成果,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只有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领导,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刘养卉 《社科纵横》2020,35(2):114-118
笔者利用甘肃Z高校400份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调查数据,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知、认同和践行程度均较高,对外来文化比较客观包容,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理性对待西方文化等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介民 《探求》2002,(1):69-70
一、三种文化的价值从历史上看 ,悠久的精神力量就是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 ,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应该是我们思想上和精神上的一面旗子。古老的《易经》就论述了“文化” ,在《易·贲》卦中有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就是说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 ,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来治理天下。文化教育对于国家社会、安邦治国至关重要。可见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先进文化”正是“以文教化”这一古老文化的现代转化。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 ,不仅要了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为中国教育昭示发展道路 ,而且要努力掌…  相似文献   

8.
闫方洁 《创新》2010,4(5):107-109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丰富的文化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建设先进、和谐文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存在客观性的论述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能够反映中华民族历史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文化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与人的本质关联性的论述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发展规律性的论述要求我们要努力探索和把握文化领域的特殊规律,在此基础上推动文化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强文化建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具有培育人、开发人的智力和能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发展教育事业,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要达到提高人的素质的目的,就必须加快教育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8,(5):6-10
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为现代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当前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就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关系而言,习近平认为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文化的精华,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避免失去精神独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都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也可以为其注入源源不绝的文化力量。习近平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遗迹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