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的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是富有热情的,他们的感情最真挚,最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深挖教材,加强品德薰陶:结合本地的德育资源,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句深刻的哲言出自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这句哲言所阐述的理论来分析我国中职学校音乐教育很富有启示意义,其结论是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首先是用来对学生施予美育的,使得学生通过音乐艺术的熏陶,丰富审美体验,增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提振对真善美追求的情感,追求高雅人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涌流奋发进取的能量。而且,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的需要采取四方面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4.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音乐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理念,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欣赏音乐,在教学上融入更多的人文色彩,让课堂教学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近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良好品质.音乐课堂教学的社会化、生活化,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祥林 《华夏少年》2007,(12):14-15
我们在写作时,如果采用一正一反,一美一丑的对比方法,就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使真善美与假恶丑泾渭分明,从而突出中心。一位同学写《地球妈妈在叹气》时,就巧妙运用了对比,他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表达人们情感的主要方式,对人们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进展。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了现在音乐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对小学高级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进行探讨,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方法,希望可以为小学音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作用于人们听觉的艺术,对于音乐的审美聆听是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普及的主要途径。音乐通过闻其声而留其影、感其形、晓其韵,同样,对于音乐教学说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聆听能力十分重要,本文因此对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成美能力的论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唐蓓娟 《金色年华》2008,(Z2):51-52
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者应当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展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的能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对学前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育时,需要让他们认识到音乐审美对自身素质成长的作用性,这样才会让他们对专业学习产生动机,强化学科教育的成效。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能够让学生对多种形式音乐进行内在欣赏,实现全面化的发展。这样能够让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可以对幼儿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推动幼儿音乐事业实现更高层面的开展。为此本文对学前教育融入音乐审美体现的教育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立足音乐审美提升学前教育改革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审美的艺术,而欣赏就是感受它审美特征的最好途径。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欣赏课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通过感受与鉴赏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中,音乐教师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通过各种有利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体会到音乐自身散发出的美。  相似文献   

11.
邵丽丽 《职业》2016,(12):158-158
由于受办学思想和学生基础的影响,许多中职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相对较低。本文提出,中职教育有必要重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舞蹈课的具体内容决定了钢琴伴奏音乐的奏法和性质。舞蹈的美学原则与审美规格对伴奏音乐提出了高规格的要求。一方面,伴奏老师要使学生从被动灌输改变为主动要求;另一方面,伴奏音乐的诠释应该以舞蹈的审美规格为指标,从而达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因此,本文从伴奏教师的视角提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舞蹈技能水平的提高;伴奏音乐的审美规格来源于与舞蹈共有的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13.
音乐的审美教育是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自身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能够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审美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音乐鉴赏为媒介,来进行音乐体验。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关键途径,采用音乐游戏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实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审美心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工作、学习的审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所以,就离不开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其中,音乐教育欣赏就是进行审美心理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体验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所以,音乐欣赏与审美心理的培养成为摆在音乐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本质在于教学的合规律性和独特性。音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体验、音乐欣赏为主从而启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通过音乐情感体验等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运用情感的方法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运用美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玉芳 《职业》2013,(11):92-92
基础学科教学要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本文探讨巧用音乐,营造审美意境、激活审美情感、丰富审美感受、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毛晓钰 《职业》2012,(24):148-149
音乐欣赏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探究,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在初中开展音乐教学不仅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心情。对此,文章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展开探讨,以期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20.
音乐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对人的情感有着净化、淘冶的作用,而今天的音乐教育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寻下,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教育与人格培养。因此,音乐教育是两者的互相统一相互结合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