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两家可以为化解“文明的冲突”、实现“文明的共存”提供有意义的资源。我相信,在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中同样有可以化解“文明的冲突”并实现“文明的共存”的有价值的资源。是用“文明冲突论”来处理各民族、国家间的问题,还是用“文明共存论”来引导人类社会走向和平共处,这是当前必须认真考虑和慎重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在农村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出现错词或错句时,老师会十分恼火地大喊“错了,重读。”如果是学生读的结结巴巴时,老师会猛然打断“不熟练,下去练习20遍”。至于学生出现读的平平淡淡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淡淡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尽管如此,之后老师也就是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那么,对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应该怎样做呢?笔者结合自己在上营屯从事多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3.
李玉桃 《职业时空》2008,4(9):128-128
一、“双主体”关系的界定 所谓“双主体”关系,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在体现教师教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又体现学生学的主体作用。从教学论的角度来审视,教师和学生同是教学活动的承担者与参与者,二者的区别只在于:一是教授主体,一是学习主体,其教授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自己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构成同一教学过程的两翼,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固然,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和主体行为的养成绝非自发形成,需要教师的教授、引发和指导。但是,教师的主体行为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才能发挥效用。这正合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观点。由此看来,教学过程教与学的矛盾中,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学的问题不仅是学生自身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教师为学生的学而存在,为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发挥着教授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于景  艾小芹 《现代交际》2011,(9):209-209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既传授知识又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怎样运用启发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等,使得教学得到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结果,成为教学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教无定法”的理论阐述,探究了教学过程中的艺术性。从而得出,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正确对待“教无定法”,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创新法”的原则,保证教学顺利有效进行,得到高效率、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瑞 《现代妇女》2013,(12):171-171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不妨让这个“错音”多响一会儿。  相似文献   

6.
曾宪基 《职业》2016,(21):135-135
本文以“《数学》基础模块资源包”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就如何运用平台中的积件资源进行互动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与完善提出若干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种“目标教学”。一方面,我们一直想教给学生有用的数学,但学生高中毕业后如不攻读数学专业,就觉得数学除了高考拿分外别无它用;另一方面,我们的“类型+方法”的教学方式的确是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学生一旦碰到陌生的题型或者联系实际的问题却又不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它。大部分同学学了十二年的数学,却没有起码的数学思维,更不用说用创造性的思维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由此看来,中学数学教与学的矛盾显得特别尖锐。  相似文献   

8.
如何解决好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是当今信息技术课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其实,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可利用资源,这就涉及到教育学中的“伙伴教学”,下面结合我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9.
参加过多次婚恋问题的讨论,也听过太多对婚姻失望到底的埋怨。遇到朋友对婚姻的指责,不知怎么,我总是把婚姻看成一个本质好又做尽坏事的孩子。条件许可,也会激昂地来一句:“婚姻之所以变成坟墓,不是婚姻的错是人的错!”  相似文献   

10.
王伟 《职业》2012,(14):143
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以理论学习为中心,学生来到学校先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然后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再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实习、就业,即“四段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后用实践来佐证理论,用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在技能方面较难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1.
唐力忻 《职业时空》2008,4(3):17-17
英语分层教学指打破班级界限,按学生原有基础重新编班进行教学,“英语课内分层教学”是在原有班级内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原有英语基础差异,创设不同学习情境,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让所有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灵活应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实施难度较大。如何解决基础较差同学跟不上教学进度的难题?让基础好的同学“吃得好”、基础中等的同学“吃得饱”、基础差的同学“吃得了”,改变现有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英语教学模式,实行英语课内分层教学与训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小学计算能力是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也应该具备有的计算能力。在学习中,学生计算差错多, 准确率低,计算能力差,常有错误出现,如错写、漏写。学生也认为无所谓,错了就改正过来。其实这样的错误会影响了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因此,对计算错误进行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研究减少计算错误的策略,努力避免或减少计算 错误,提升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婧禹 《现代妇女》2013,(11):121-121
职业教育要按照工作的需要来选择知识点,让学生“先会后懂”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引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整合。高职应用文教学中我们一直重视以引导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做中学、做中教,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相结合是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做中学”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挖掘课本中的“做”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的兴趣,达到由训练而内化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教学流程包括情境预设——实践训练——评析矫正——系统化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思考能力差。如何克服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学习成绩,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特别是数学教学,逻辑性、严密性强,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较为枯燥,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杨广磊 《职业》2013,(26):156-156
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是一门学科知识涵盖广、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教学难度较大。本文主要探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教”“学”“思”“用”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实验班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苏国强 《职业》2013,(11):72-73
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教育就是从爱出发,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本文提出教师应该俯下身来,走进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世界,用“爱”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奇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好”、“乐”是学生学习中情感的体现,若无情感,“好”、“乐”则无从谈起。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善于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挖掘情感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使课程资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老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达到“以情优教”,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优化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下便是笔者对情感教学的一些初探。  相似文献   

18.
激励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又是一种教学调节的手段。小学生的意志从总体上说是比较薄弱的,而克服“高原现象”恰恰需要比较坚强的意志,可运用榜样激励这一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有些教师对班级学生实际水平估计不足,总复习期间,常常用优生的标准采要求所有学生,一味强调多练,盲目加大作业量,学生疲于应付,使得一部分中、差生提早进入“高原期”或使“高原期”延长。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师语言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桂如 《职业时空》2008,4(10):48-48
语言是人类用自身发出的不同声音来表达不同思想意思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用来传情达意和进行知识传授的工具。教师优秀的教学语言能力是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知识积淀、高超的教育技巧和娴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机结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象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这句话从语言运用的一个侧面,揭示了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对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重视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  相似文献   

20.
史海现  赵永 《职业时空》2008,4(3):84-85
探究性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根据探究性学习的实质、目标、特点、评价等要求,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性体育教学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地探究性学习,这是探究性体育教学的逻辑起点。随着教学规律的发展,“探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已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探究的热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高等院校体育教师实施“探究性”体育教学进行理论探讨与分析,以期能为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