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是创新课堂的建设者。课堂是师生合作探究的“研究室”,学习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富于创造性的活动。通过近5年的新课程实验.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往课堂上“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新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学习方式生成和建立。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促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本人结合自己在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中的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进行了论述,从而使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更趋于理性化.更接近合作学习的本质。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做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教学应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走向生活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使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打开学生视野.让课堂书本走向社会,体现数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学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足以满足小学数学课堂需求。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此帮助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独立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其独立思考能力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方式、思考方式、逻辑能力等,确保学生能够在数学实践教学中逐步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情境创设,能改进数学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场景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活动成为可能,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由被动学习变主动,也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中作者从教学实践体会与学习他人经验入手,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文化课的教学要求.提出让学生学到必需的、够用的、有价值的教学知识.立足效果.使得数学教学趋于大众化、贴近专业化、呈现多样化为学生就业做好数学方面的准备.从而显著的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一书中明确指出:“学生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求实效性。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一、以“问题解决”为学习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杨永宏  郑丹 《现代交际》2012,(6):240-241
文章从认为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多方面,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等。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较多的是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方式去考量教学过程,这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导致虽然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本领不错,但教学效果却非常一般。通过十余年的教学观察,通过对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反馈和反思,从学生角度出发,对学生学习数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意识。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学生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等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目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交流意识?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的魅力,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借助语言巧妙自然地把手段与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恰到好处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达到拓展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广角思维,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人教版在新教材中特别提出了小学数学广角的教学新形式,本文将进一步探索数学广角中的合作学习,以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对提高数学广角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最终达到学生学会在数学广角中进行合作学习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学数学要体现农村生活的特点,真正满足农村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和认知需求.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将教材中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文中主要就新课改下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应用题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应用题教学引起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因为应用题是具有多种形式的,是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新课改要求中,数学教师要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为之后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小学高年级中,数学应用题又是常见的题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优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应用的能力,教师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解答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新数学课标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老师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身的教学,把多媒体技术融人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小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是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力量,是新课程的执行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任何一项教学改革如果缺少教师的积极参与都不可能成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简而言之,即实现相辅相承的两个改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改变。一线教师的积极探索将在这场教学的改革中产生关键作用。文中拟就在实际教学中的心得、经验与各位同仁共同分享,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更好的完成这项宏伟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有效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应重点处理好教材、课堂、学生三个方面的“度”。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势下,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