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从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到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再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动力问题认识上的深化与推进。文章强调,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动力论”表明,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第一次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客观必然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指出矛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问题。然而,囿于当时的国内外环境,毛泽东虽然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却未能正确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在解决矛盾的手段和途径上,由于过高地估计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严重性和作用范围,他更侧重于用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逐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最终“以阶级斗争为纲”使矛盾动力论畸变成阶级斗争动力论。深入地探讨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转变的思想轨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改革动力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基本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社会基本矛盾并认为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继承并丰富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正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并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江泽民则继承了前两位领导思想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动力论。  相似文献   

5.
论对外开放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同志创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展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革动力论”,二是“对外开放动力论”。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动力有其现实的、历史的和理论的依据,也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对外开放动力论”与“改革动力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开放和改革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说",集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发展趋势,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迫切要求;它超越了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发展的一个崖阶段;它超越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是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动力观。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赶超论”与邓小平的“台阶论”作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理论,具有某些共性,二者都是基于快速发展经济的紧迫性而提出的,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目标。两者的差异在于,“赶超论”与“台阶论”的实践特征不同,它们的实施结果也不同。邓小平的“台阶论”是毛泽东“赶超论”的继承与创新;两者分别反映了两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认识,而这又很大程度上受时代条件的影响,因而应当客观评价这两个经济发展战略。在追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使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对社会矛盾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并由此形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矛盾动力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建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体现在经济动力、政治动力、精神动力等各个方面。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有其巨大的历史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在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理论理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析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动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和谐动力论,有利于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觉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发展“创新动力观” ,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发展 ,是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的深层次展开 ,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人们长期认识不了。斯大林不承认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并提出了改革的命题,由于“左”的思想支配,实践中未能贯彻。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正确方面,克服了贯彻中的不彻底性,揭示出改革的依据、对象、目标、性质、条件和步骤等,这是对改革理论的重大发展。中国改革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毛泽东的“非对抗矛盾动力论”的形成过程,并指出毛泽东的这一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抗矛盾动力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对毛泽东的“两阶段”论和邓小平的初级阶段理论作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认识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理解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极为重要的原则。那么,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着眼于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目的 ,创造性地提出了开放动力论的新思想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论。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洪家瑞,张兰英,沙芳邓小平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就邓小平对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行论述。一、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时期,要集...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人类历史永恒的话题。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坚持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不断对社会发展动力观进行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和胡锦涛的和谐动力观。这些理论抓住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情论”的发生、发展和系统化、理论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果 ,其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 ,应首推毛泽东。对“国情论”的丰富、深化和进一步发展 ,主要体现在陈云“国力论”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上。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者创立、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邓小平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又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探索和实践李坚马克思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之基本形式就是社会发展动力的角度,提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动力是什么?在我们党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过程中,当年毛泽东作为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