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商隐一生以悲苦执着的政治追求创作了大量政治诗。然而在其政治诗的创作中 ,由于晚唐社会的悲剧使诗人不仅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 ,也孕育了“才命两妨”的悲剧命运意识和“人间桑海朝朝变”的悲观宿命意识 ,并使其政治诗创作浸淫在“爱君忧国去未能”的悲剧心态之中。本文从李商隐政治诗的创作心理历程分析了其政治诗悲剧创作心态形成的原因 ,揭示了诗人政治诗悲剧创作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 ,由于其政治追求和人生际遇的坎坷 ,情感的长期郁积和灵魂的无以聊赖形成了一种既悲叹又感慨的悲慨心态。悲慨心态影响着作者的诗美创作倾向 ,不仅为他的诗歌创作染上了一层悲美色彩 ,同时 ,为其诗美创作注入了一股永无竭止的悲慨之气。本文分析了李商隐悲慨心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诗美追求的影响 ,揭示了作者诗美追求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主要论述了张爱玲与英国作家毛姆在人性观、世界观以及艺术取向上的异同,并 且试图通过这种比较,将张爱玲放入20世纪文学的大语境中去体味她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试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是永恒的人生悲剧及对人生不完满的悲剧性感受.其价值取向在于雅俗共赏:即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和人情世态的深刻体察,又独具个性色彩;对古典文学传统轻车熟路,却有机地融入现代人的视察.张爱玲身不由己的生存处境使她的创作视角呈现出一种冷眼旁观的独特态度.  相似文献   

5.
关于李商隐创作无题诗的原由,历来比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爱情说;一是政治说.那么李商隐创作无题诗还有其它原由吗?本文试着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他创作无题诗的原由,并肯定他的无题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上,独辟蹊径,开创了新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6.
自比古人或借古人来表达某种情愫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而李商隐的诗文里亦有咏历史人物以自比或比他人之作,展现了诗人不同于他人的人生感悟和心态,开拓了一番别样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与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位以言情著称的诗人,李商隐却和佛教有密切的关系。李商隐向佛是一个随阅历渐丰、日趋沉溺的过程。他以自己苦难的经历,证悟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等佛教真谛;并以求心自处的禅宗“不二法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脱。但李商隐的佛教观念极不彻底,他只看到了无常,执着于心,既未达到毕竟空,更未至非心非佛境地。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是一位道教信仰者。他自少年时代就亲自参加过道教的养炼实践,入仕后也一直与道教保持着密切联系。李商隐修道属于上清教派,注重“内丹”法,从哲学层面更多地吸收了老、庄的道家思想。李商隐对道教神仙之说也曾有过怀疑并加以批判,道教一定程度上是他追求功业、修身养性的工具及失意时心灵的寄托。然而道教经典及上清教派的“内丹”、存想思神等方术却极大地影响了李商隐超俗的人格、情感、思维与审美,铸就了他魅力独具的诗作。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特别重视读者,她不仅不断以自己预期的读者接受来调整作品,而且还建立了一整套构建作者与读者的良好关系的理论.读者的阅读期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张爱玲的艺术创作取向,她的写作模式主要有:“传统+现代”、“东方+西方”、“边缘+猎奇”、“人性+兽性”四种,目的是为了适应更多的读者,满足他们不同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咏物不停留于物。创造了寄托遥深,形神俱似,物我同一的境界,典型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复杂感情。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一颗明星,但是李商隐的许多诗至今还是千古之谜。李商隐的诗之所以难解,不仅在于有关李商隐的材料太少,李商隐本人喜用典故,也在于后人研究方法方面有所缺陷,主要是整体研究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在商品拜物教与享受原则、物的符号价值中的身份认同、阴柔娇媚的审美趣味及被凝视的欲望、让创作成为消费意识形态写作四个方面,呈现出与上海异质同构的精神世界,从而促成了她异于常人的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13.
论李商隐的道教无题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的道教无题诗历来为研究者所注目,然而大多从追索诗歌的本事出发,主要运用传统的“诗言志”的观念,把这些道教无题诗比附为政治遭遇诗;另外解释为诗人与女道士秘密恋爱的本事记录.这两种解诗方法都忽略了诗歌作为有机的艺术整体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内蕴.联系诗人的经历及理想追求,可知这些道教无题诗抒发了诗人人生遭遇的不平心绪.  相似文献   

14.
古城南京之所以在张爱玲的文学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原因在于她跟南京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她的"南京"自然、人文景观展现了旧南京的古朴、幽雅,但"南京"被"上海"边缘化。"南京人"有堕落、懒散、守旧的一面,又有实诚、文雅的一面,这跟南京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密切相关。"南京人"作为"上海人"的对比性存在,它不只表明南京是现代都市上海的另类风景,而且也能说明张爱玲有多样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论《秧歌》     
张爱玲的《秧歌》1953年写于香港。半个多世纪以来,评论界褒贬不一,针锋相对,成了张爱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只有从《秧歌》出版的社会背景与作家当时的"竞技"状态来考察:首先,1952年张爱玲离开上海重返香港,投入美国驻港新闻处,《秧歌》正是她写的第一个长篇——一个有着明显"绿背"(即美元)色彩的长篇。其次,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生活是困苦的,但并非像《秧歌》所写的在"饥饿"的火山口上,显然,《秧歌》是作了歪曲反映。其三,《秧歌》有一段与内容天关的"妙论",此"妙论"出现在其前夫胡兰成于1958年在日本写的《今生今世》一书中。从时序上说,似乎胡兰成抄袭了《秧歌》,实则是《秧歌》保留的胡兰成的汉奸阴影。  相似文献   

16.
水晶是张爱玲研究的先行者之一,自身也是一位富有才华的作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解读融入了自身的创作甘苦,有许多真知灼见,贡献多多。美中不足的是他受西文影响而有不着边际之论,对有些作品不能切中肖綮,对中国左翼文学更多有偏见与妄言。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凭借独特的身世和个人化的写作方式,既承袭了古典文学中的贵族气质和趣味,也兼具现代文学的平民意识和立场,从而赋予其小说以独特的张力效果,从中可探寻文本的阅读和阐释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试论张爱玲、苏青的精神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爱玲、苏青同是海派作家 ,两人的精神内质极为相似 ,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观、紧贴人生本相的凡人意识、俗人意识也相当一致。但换一个角度看 ,其人其文却相去甚远。张以浓重的“传奇”色彩轰动文坛而令人惊异 ,苏则是以平实俗白的风格而广受读者喜爱。她们二人的人生经历、个性特色、创作技巧乃至读者接受方面又有太多的不同 ,各自具有独特的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唐朝诗人李商隐和英国玄学派奠基人约翰·邓恩的比较,发现两位诗人虽异域千秋,但在各自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以及艺术创作手法三个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颇具可比性。此比较为深入理解、客观评赏两位诗人的作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选取色彩语言为视角,观照萧红和张爱玲的文学风格,从她们相似的人生、情感经历和文学、美术修养出发,并结合弗洛伊德"替代性满足"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理论分析发现两人均选择色彩语言作为主体性印证,并进而形成了各具"悲壮"与"苍凉"特色的含蕴丰富的色彩话语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