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兴亚 《中州学刊》2007,(4):179-182
明末李自成军中的李岩,是一个长期争议的传奇人物,而材料的不足,使之成为难以破解的一个悬案。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家谱》的发现,使得处于停滞状态的李岩研究再次活跃起来。谱中有关河内唐村李岩的记述,不是取之于社会上各种不实的传闻,而是取材于与李岩同时加入李自成军为将的父辈,以及当年唐村李氏族人的口述,撰者亲见李岩之祖父、父亲、兄长及其妻室,因而真实可信。这些记述的动机,不是为着开展学术研究,更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为让子孙后代了解他们的先人,这是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龙卫东 《中州学刊》2007,(5):178-180
王兴亚、李立炳的《新说》中对唐村《李氏家谱》的解读认为李春茂是无极养生功的创始人,还创了"枪艺"。《新说》还认为李信、李仲、陈王廷除了"创艺太极养生功"外,也创了"十三势通臂功"和"箭艺"。仔细研究比较唐村《李氏家谱》、《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等资料,其结论多有误读之处。  相似文献   

3.
徽州家谱作为记载徽州宗族主要历史的文献资料,有较系统的编纂理论与方法。在清代徽州家谱的编修过程中,编修者十分注重家谱编修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具体表现在重视家谱体例继承与发展、重视家族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重视家谱的教化和激励功能。《馆田李氏宗谱》的编修秉承了上述特点,袭用了前代的编修理论与方法,并有所发展。深入探究该家谱的编修特色与具体内容,对研究清代徽州乡村社会的变迁与转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藏黑水城文献是英国人斯坦因继俄国人科兹洛夫之后获得的。所得多为零散残页,但其补充价值不容忽视。本文即从英藏黑水城文献中分离出若干刻本《同义》残片,对保存比较完整的俄藏同类写本文献进行了补充,发现的24个刻本残片,可补充写本缺损文字37处,校改错讹3处,同时这些残片对新近出版的《同义研究》一书中拟补的6处错误进行了更正。  相似文献   

5.
管仲,尊称管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反映其思想的《管子》也是现存的重要先秦齐文化史料典籍。对于管子的研究,历来对其书的研究重于对其人的研究。本文在阐述了对于青溪《管氏宗谱》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宗谱对于管仲及其家族源流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管仲,尊称管子,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反映其思想的<管子>也是现存的重要先秦齐文化史料典籍.对于管子的研究,历来对其书的研究重于对其人的研究.本文在阐述了对于青溪<管氏宗谱>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宗谱对于管仲及其家族源流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熙王朝》在中央电视台开播后,笔者在《中国电视报》上看到总制片人刘大印的采访记,说是《康熙王朝》“主要以康熙平三藩、除鳌拜、收复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统一全中国为线索,带出一代帝王辉煌的一生”。回味一下所看过的几场戏,笔者并没有找到丝毫“辉煌”之感,所能找到的只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天理天道对于天然合理的人欲人道的绝对征服和野蛮牺牲。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康熙、吴次友和苏麻拉姑的三角情爱。吴次友是康熙扮作普通士子参加大考时认下的师友,在康熙的真实身分没有公开以前,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赢得把康熙…  相似文献   

8.
龙卫东 《中州学刊》2008,(3):159-163
<千载寺唐僧十力传碑>碑文的面世,为我们了解李道子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信息.与相关史料比对研究,可以确定碑文的大部分信息比较可信.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太极拳的起源、三教合一论以及古老的养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但是碑文中述及李道子为无极养生功的创始人则难以成立.有些论者认为李道子是太极拳的鼻祖,则是更加不可能的.不过,太极拳与无极拳以及千载寺的养生文化却一定存在着源远流长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9.
陈国申 《广西社会科学》2005,(3):191-192,F003
在人类学的发展史上 ,作为一种研究单位 ,小社区与大社会始终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两者的联系时而紧张 ,时而密切。若仔细推究 ,对两者关系的认识也可以大致梳理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人类学产生之初 ,由于以结构简单、规模较小的“原始”社会为研究对象 ,所以 ,社区与社会是等值的。第二阶段 ,库珀、费孝通等人开一代风气之先 ,以村庄社区来研究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地大人多的大社会 ,故当时所秉承的研究态度是以小社区来反映大社会。第三阶段 ,194 9年~ 1978年期间中国的特殊国情造成田野研究的“困难时期” ,弗里德曼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小说《活下去》在新旧碰撞、城乡交叉、坚守与欲望中展示了一个交叉着家族史和个人成长史的特定与非特定的时空情境 ,它为努力适应当今大众阅读心理作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尤其是小说极其真切地揭示了在体制转型、物欲横流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某一类人的生存状态的完全物态化 ,并以独特的复线条式结构从不同的生活走向 ,不同的社会向度 ,共同完成了这一特定生存环境的同构。但是 ,小说未能在更深的层面上触及新旧碰撞中价值迷乱的症结所在 ,也未能更适宜地与叙述对象保持应有的审美距离 ,这无疑便是一个如何去面对一种必须的人文情怀和叙述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儒与吏能之争在有效促成开元盛世的清明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完善了文儒诗学的理论思考。有唐文学在开元、天宝之时,达其极盛,诗家辈出,佳作如林。大体言之,盛唐诗歌的艺术风格,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浪漫高华为主体风格,后期则转入沉郁顿挫。然风格虽有转变,但成就前后两期风格乃至成就盛唐诗歌风格的仍为“气”与“情”:“气”盛而“情”真。盛唐文学的文化精神亦因之而凸显。  相似文献   

12.
孔颖达世系及入唐前行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冠明 《阴山学刊》2003,16(5):63-66
孔颖达为孔子第32世孙。下博孔氏出自关内侯福七世孙郁,后汉冀州刺史。汉下博南部,隋、唐分属冀州衡水,故为冀州衡水人。孔颖达有子三人,孙二人。孔颖达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起,教授乡里。炀帝大业元年,32岁时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九年,以杨玄感之祸,避地虎牢。十五年正月,太尉王世充开府,悉取隋朝显官、名士为太尉府官属,孔颖达以太常博士造禅代仪。郑开明二年(唐武德三年),为郑太常博士。次年,孔颖达入唐。  相似文献   

13.
对于唐宋之际中国历史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历史学者和域外中国史学者的认识有两条不尽相同的主线索.一是自南宋以来迄20世纪中国本土学者对唐宋之际或之间社会变动的认识;一是20世纪初叶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而后衍化成为"唐宋变革"论.这两条线索在21世纪之前呈现各自发展的态势.从范式的角度而言,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经过几代人的建构,有较为严格的分期标准、变革范围和时期,变革走向和影响,从而形成对唐宋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基本估价的理论体系,亦即一种特定的史观.美国学术界对日本"唐宋变革"论的修正大致也可作如是观.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对认识中国唐宋以后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与中国历史的实际发展道路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中国学术界对唐宋变革尽管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范式,但中国学者从自身所处时代反省唐宋变革而塑造的"近世"形象的思考方式,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任剑涛 《学术研究》2006,(9):99-104
本文从儒学研究价值选择与知识清理的视角,探讨了李锦全先生儒学研究的时代价值与知识意义。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廓清了儒学研究的知识边界,即儒学自身的性质归属问题;儒学的原始性与包容性问题;儒学与西学的关系问题;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5.
《藏文白话报》的在藏发现及新闻史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实物考证的形式,对在藏首次发现的<藏文白话报>(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号)版式、栏目设置及内容作了简要分析,证明<藏文白话报>并不仅仅收藏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它曾对西藏的社会、政治发生过直接作用,是西藏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陈炽是晚清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曾建议清廷向西方学 习,改革政体,设立议院。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从《康南海自编年谱》等书中知道陈炽曾 系统提出过政治改革的建议,至于其建议包括哪些内容,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根 据其新发现的陈炽《上清帝万言书》,对陈炽的政治改革建议和不幸境遇作了全面深入的探 讨。  相似文献   

17.
孔子“知”论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熙国  孟洁 《文史哲》2003,4(1):26-29
“知”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孔子“知”论立足于现实社会的感性实践 ,高扬了人的主体意识 ;坚持“天命”与“人事”的统一 ,把以“仁”为核心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置于物质世界 (天 )所具有的客观必然性 (命 )的基础之上 ;坚持以“仁”为体 ,以“知”为用 ,主张仁知合一的道德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唐宋之际中国历史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国历史学者和域外中国史学者的认识有两条不尽相同的主线索.一是自南宋以来迄20世纪中国本土学者对唐宋之际或之间社会变动的认识;一是20世纪初叶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而后衍化成为"唐宋变革"论.这两条线索在21世纪之前呈现各自发展的态势.从范式的角度而言,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经过几代人的建构,有较为严格的分期标准、变革范围和时期,变革走向和影响,从而形成对唐宋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基本估价的理论体系,亦即一种特定的史观.美国学术界对日本"唐宋变革"论的修正大致也可作如是观.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对认识中国唐宋以后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与中国历史的实际发展道路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中国学术界对唐宋变革尽管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范式,但中国学者从自身所处时代反省唐宋变革而塑造的"近世"形象的思考方式,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乡土情怀是文学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古老的人文关怀.历史上,文学的乡土情怀有过种种不同的变异,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乡村历史文化的言说方式.但作为完整的历史过程来看,文学的乡土情怀又异常简陋和贫乏.尤其在当代,人们还很难从没有被言说过的乡土情怀中感受到新奇、惊恐、亢奋或是震撼.与当年的农业合作化小说文本相比,当前文学的乡土情怀甚至缺少实践理性的那种创造性想象与冲动.个体生命意识(个人主义、个人奋斗)在乡土情怀中的觉醒,并不能给人以审美的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