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贞虎 《老年世界》2008,(23):28-28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你一定听过,但你不一定能认同。我家爷爷超级唠叨,他愈老愈爱说话,说的都是些琐碎而重复的事。大家只知道婆婆妈妈爱说话,曾几何时,唠叨叙事不再是女人的专利。爷爷在发现我们对他的话无动于衷后,他去挂了心理科,随着每周和医生、病友的见面,他好像找到了出口。  相似文献   

2.
虎子 《当代老年》2008,(10):12-12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你一定听过,但你不一定能认同。 我家爷爷超级唠叨,他愈老愈爱说话,说的都是些琐碎而重复的事。大家只知道婆婆妈妈爱说话,曾几何时,唠叨叙事不再是女人的专利。爷爷在发现我们对他的话无动于衷后,他去挂了心理科,随着每周和医生、病友的见面,他好像找到了出口。  相似文献   

3.
浮生 《现代交际》2008,(7):54-55
你好,你怎么了,你认为呢……只要每天开口说话,只要和人交流,"你"这个字是必不可少要用到的。在一次饭局上,有人号召玩了这么一个游戏:谈话时不许带"你"字,违规者每次罚  相似文献   

4.
红扑扑的脸膛,双眼炯炯有神,说话开口就笑,记忆力惊人,如果不告诉年龄,你绝对想不到刘慕平老太太已经高寿103岁!刘慕平有三个特点:记性好、精神好、身体好。见到笔者,老太太一边笑着说,欢迎欢迎,请坐请坐,一边张罗着让女儿赶紧给客  相似文献   

5.
<正>蜜月还没过,就莫名背上了百万巨债,在丈夫苦苦哀求下,妻子心软替丈夫还债。谁成想,转眼又来了几十万的债务,想离婚可以,先还债吧!这上哪说理去?两年前,身为法律服务中心主任的徐素瑜,在福建省莆田市妇联第一次见到美萍时,她正拿着一叠厚厚的信访材料来上访。还没开口说话,美萍已经泣不成声。  相似文献   

6.
我最早记住的一句格言是“大人说话细伢子听”。这是我祖母说的。小时候,我跟祖母住在乡下。每逢夏日户外乘凉,或冬夜围炉向火,或家中来客的时候,听大人们讲得热热闹闹,我就有点想参与的冲动。可刚一开口,祖母那句话就横飞过来,像是一块糍粑一把草,堵住了我的小嘴。现在想来,祖母的训斥有道理:一是要讲礼貌,别插嘴;二是细伢子要听大人言,先听而后说,多听自然会说。祖母的话,关键词是“说话”。人为什么说话呢?我琢磨着,思维和语言很可能是同时发生的。思维在脑子里产生,通过发声器官就成了有声的语言。幼婴以哭代言。他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忌“老”王和政美国人最忌讳一个老字,几乎谈老色变。他们不论男子或妇女到了晚年,大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年龄,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帮助和救济。据报载:《中国老年报》记者访问美国时,就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记者的同伴刘某,一次在纽约地铁上,中途来了一位...  相似文献   

8.
著名老作家何满子说过:在成都,不认识车辐,就如同没有真正认识成都一样。早在抗战时期即为四川“名记”的车辐,是成都的一块老字号招牌,他的身上被赋予了太多的名号:9旬笑翁,资探老报人,记者作家,美食家,老顽童,策划人,搞笑大师。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称他是“成都的土地爷”。巴蜀鬼才魏明伦则说:“黄宗江是北京的老活宝,车辐是四川的老活宝。”  相似文献   

9.
清埙 《当代老年》2007,(10):35-35
世人大多认为:人老了自然也就返璞归真了,所以民间对老人有所谓“老小孩”之称。然而,现今的老人“出场”却越来越“虚伪”了,生活得越来越累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些老人的生活,与他们来一番全方位的接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导刊》2009,(23):61-61
说话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说话也是保持身心健康必要和重要的条件。为了健康,就天天都要说话。上了年纪的人,人际交往的机会相对少了,行动受了限制,那么就更需要留意与人多说话、多交流。如果身边没有人,心理学家建议,老人可以对自己或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话。  相似文献   

11.
肖芸 《当代老年》2011,(4):12-12
“愤老”是一个新名词 比如,儿子穿着新潮,回家后仍陶醉于自己在街上的回头率时,“愤老”看后就会很生气:“这毛衣怎么这么短?里面长了这么一大截?”儿子说:“你不懂!”“愤老”嘲笑道:“什么我不懂?这就是皇帝的新装!下次这样不准出门儿!”  相似文献   

12.
彭国梁 《老年人》2009,(10):34-35
认识范良君先生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他和《新创作》杂志的老社长杨里昂老师是很好的朋友,而我也曾经在该杂志供职。我记得有一次他出了本《心系药业》的书,到杂志社来送书给杨老师,恰好我也在。杨老师就跟我介绍,说范先生是省医药公司的老总,喜欢文学。范先生身材魁梧,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深刻。我当时就把那本书翻了开来,全是与药业相关的人和事,于是,我便看其《后记》。《后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如果不是中途辍学,我也是一名老三届,  相似文献   

13.
我会学 句式要求:“用句子表现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人们说话一般有四种语气,即陈述语气(向人讲述一件事),祈使语气(要求或命令他人做什么),疑问语气(提出疑问),感叹语气(表达强烈感情)。神态就是指人物说话时的神情态度。这次练习说(写)一句话.要表现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世界》2014,(12):60-60
很多老人辛苦一生,到老也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无论贫穷、富有,不管健康、体弱,他们唯一期盼的就是儿女能够过得好。很多时候他们选择沉默、将就,甚至拒绝帮助。针对这些情况,北京市安定医院的心理专家韩海英指出,老年人怕麻烦儿女,不开口求人,这其实是一种“情感沉默症”。  相似文献   

15.
一些低俗小说习惯在开头穿插一些和主题无关的色情描写,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个技巧也可以套用到在说话时吸引听者的注意力,不过你不必涉及那么敏感的区域,只要说话的时候经常说一个字就可以了,那个字就是“你”。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世界》2011,(11):28-28
打招呼 一老人退休后无聊,天天教鹦鹉说话。每早必教它说:“早上好!”可是几个月过去,鹦鹉仍不开口。老头十分气馁,这天早上便没有继续教。这时,只听鹦鹉对着老人大喊:“老头!今天牛了啊!见我也不问好了?”  相似文献   

17.
“老而不老”新感觉我是在一位老干部家里偶然看到《湖南老年》杂志的。翻开一看,就被它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一下子就借了十几本。读过《湖南老年》,总感到它有一种既凝重又新鲜的“老而不老”的感觉。它健康活泼,雅俗共赏,既有哲理性文章,又有趣味性小品,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退休以后,渐渐地觉得自己老了。其实,作为一个作家,从创作上来说,没有什么退休不退休的,创作的生命应该是无限止的。关键的是要调整心态,纵使是生理年龄真的老了,也得在心里把“老”字写年轻一些。女儿和女婿赴美留学和工作10多年了,我一直没去看过他们。老伴对我说:“你就出去走走,去看看他们吧。”也好,人到老来,确实真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临走,我没舍得丢下正在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就把写稿软盘插进了行李箱。初到美国,一种异地的新鲜感吸引着我,加上两个天真活泼的小外孙,我充分享受到了浓浓的天伦之乐。和他们…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漫画大师方成去某酒厂参观,厂长接待时紧握住方老的手:“久闻大名。”方老顽皮地回应:“大闻酒名。”后来,这家酒厂就把方成这句临场脱口而出的“智言”作为广告语,广受好评。方成90多岁时,看上去像60岁,听说话像50岁,身体硬朗,童心未泯。有人问:“方老,您都九十高龄了,  相似文献   

20.
孩子不愿说话,我们往往以为是他性格内向。其实,也可能是因为孩子患上了选择性缄默症……因为不愿说话,8岁的楚楚被父母带到咨询室。楚楚有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眼神中却充满忧郁。无论我怎么逗她、哄她,就是不肯开口说话。一盘读不懂的沙楚楚爸解释说:"楚楚只和少数几个人说话,包括家里人、两个要好的同学和语文老师。其他人,她谁都不搭理。其他老师提问时,她从不回答,宁可被罚站。刚开始,我们没当回事,以为孩子只是性格太内向。后来,因为楚楚不跟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