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美国后现代运动的兴起而出现的课程理论革新是对美国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一次深刻的革命.多尔是后现代课程观的集大成者.论述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并对其后现代课程观的建构基础--开放、对话、体验、自组织理念和"4R"标准进行了解读,最后揭示了其对我国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泰勒与多尔课程观的比较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勒课程观是现代封闭宇宙论、旁观者认识论及先验知识论在课程领域中的反映。其在课程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教育目标的预定性、课程内容的确定性、课程组织的序列性、课程评价的等级性。多尔课程观则是后现代开放宇宙论、建构认识论及生成知识论在课程领域中的反映,它更重视教育目标的生成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组织的复杂性、课程评价的促进性。而如何在课程的两极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素质的问题则是当今课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分析具有典范性的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力图探讨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基本特征。多尔的课程观汲取了多家思想的精华 ,并在批判传统的现代课程观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其研究为理解后现代课程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我国面向 2 1世纪的课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课程专家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教育界影响最大。后现代课程观具有建构性、对话性和非线性的基本特点,以此审视当前我国语文对话阅读教学,可以发现对话性阅读呈现出内容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对话主体的民主性和平等性、对话意义的建构性和生成性以及对话过程的交互性和反思性等后现代特征。后现代主义主张对话型语文阅读应使用隐喻、描叙的思维方式,建立平等对话和理解结合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学自组织过程,在批判性的阅读中注重反思和回归。  相似文献   

5.
课程理论作为教育理论的一个分支,成为专门、独立的学科是现代教育的产物。从杜威到泰勒,再到结构主义课程直到人本主义课程、后现代主义课程,20世纪美国现代课程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课程理论发展的历程并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后现代的“去中心”、脱域性、多元化、虚拟化等基本理念对现有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模式中的主体定位、师生角色转换、课程纵向结构、横向结构、课程组织手段等多个方面转型的影响,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多元化、个性化的现代课程模式将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多尔提出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对我们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将多尔所提出的后现代课程观与泰勒原理放在同一层级的对立面上进行分析与反思,结果显示:研究者具有面向事实本身的研究理念,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构建中国的课程理念应体现五个原则:简明性、现代性、民族性、实用性、探索性,自觉吸收自然科学和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加速课程改革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现代思潮对课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后现代的课程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方面都可以借鉴后现代课程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课程取向是近年来课程研究的热门议题,也是厘清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重要参照.解构的、社会批判的、建构的、审美的以及生态的五种主要的后现代课程取向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后现代课程的万花筒.后现代的课程取向为我们提供了对课程理解的多样化思考,但它极易陷入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并且在如何实践的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尽管后现代课程还不够成熟,但作为一种课程研究的思维方式,它激发了我们对课程研究的创造力,也给课程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课程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处于百家争鸣之中。本文对学科结构主义课程思潮、人本主义课程思潮及“回归基础”运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述,以期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来进一步支撑现代课程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新航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课程研究在西方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对我国的课程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我国学者所借鉴的后现代课程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限于派纳等1995年提出的"课程理解"阶段之前的成果.实际上,此后在西方学术界,后现代课程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后现代课程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和新主张不胜枚举,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高夫的全球化背景下后殖民主义课程观、雷诺兹的课程航线思想、利文斯通的课程未来学观点、佛耐丁关于科技发展对课程影响的反思、胡文松后结构主义游牧的课程思考方式、弗莉娜的课程动态学思想等.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新航线扩展了课程再概念化的内涵,进一步颠覆了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注重技术理性和控制的理论和实践,正在从"课程理解"范式的基础上向"课程反思"和"课程改造"范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协商课程与领悟课程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协商课程是让学生参与并修改课程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批判、探究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领悟课程是指各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由正式课程决定并影响运作课程。协商课程与领悟课程的相同之处在于均是针对以泰勒模式为主流的现代课程模式的弊端而提出,有相同的立论基础,强调还原课程的本真价值,强调师生的平等和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同之处在于协商课程更强调协商过程,反对教师独裁,是外显的;而领悟课程强调领悟的过程和结果,反对忠实地执行课程,是内隐的。  相似文献   

13.
课程隐喻,作为后现代课程理论指导下一种本源性的存在,有着独特而丰富的人文精神意蕴。通过对复杂性隐喻概念缘起与发展解析,以及复杂性隐喻概念与课程研究的相关性透析,课程隐喻这种理论隐喻与课程研究领域相互吸引、碰撞和融合所涌现的崭新隐喻体系清晰地呈现出来。根据经典课程理论的课程要素组成,从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运用代表性隐喻方法加以对照和分析,探寻方法论视野下的课程隐喻,希冀寻找到关于众多课程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采用自编《渤海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渤海大学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等进行分析.引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课程目标从问题模式走向发展模式;课程内容从分散走向整合;课程教学方法从传统走向多元;课程评价从他评走向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策略,并在实践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浅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尔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汲取了多家思想的精华,并在批判传统的现代课程观的基础上有所超越。通过介绍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试图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特征,为理解后现代课程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我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理论基础及基本模式 3个方面 ,对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课程整合的策略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小威廉·E.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一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观,对我国的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尔注重使用“隐喻”来阐述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自组织”的作用,重视个人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发展、进步和成长。本文以“隐喻”与“自组织”作为研究视点,通过“隐喻”探讨课程的动态开放、多元生成,探究注重描述性“会话”的课程“解构”与本体意义“重构”,同时从“显性与隐性”以及“个体与群体”的“自组织”深入分析课程解构、建构与重构模式。进一步尝试由理论解释促进实践探索,深入分析多尔后现代主义“舞蹈型课程”的生成模式,探究适合每一位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课程教育实践样态,以期推动有利于实践操作的“中国特色”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美国课程范式实现了从"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的转变,实现了以原子论、程序主义和科学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博比特课程理论和泰勒原理,向以整体论、情境主义和关注社会历史意义为主要特征的当代课程理解理论和实践的转型。这一转型的实现是美国课程实践适应美国社会进步与教育变革的结果,它赋予了新兴的课程史研究以更为明确丰富的学科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开发有无可以遵循的规律?文章通过对三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情境分析模式进行了梳理、分析。可以发现,课程开发主要共同关注的四个基本问题,即理论基础、原则、参与者和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是对传统课程理论的批判和重构,它为拓宽外语教学思路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为背景,提出外语教学的平等开放性、整体生态性、自组织性、人本主义、开放性评价体系原则,试图探索新的外语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