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论自然美     
美的本质问题是千古难解之谜,自然美的本质问题更是美学家们公认的难中之难。各种学派的各种观点与解释,往往会在这貌似平易的领域里碰到各种真正棘手的难题而不能自圆其说。有的观点甚至因此把美的本质肢解为两部分,认为社会美的本质在社会内容,而自然美的本质在自然形式,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美的本质无法统一,因而也无从  相似文献   

2.
城邦的由来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自然主义立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并给出了相应的论证。但是,这个主张却引起后世许多学者的争论和批评。当代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两位重要学者大卫·凯耶特和弗雷德·米勒分别对这个主张作出阐释,但是他们的解释存在各种问题。根据派生的内在目的论解释,我们不仅可以恰当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的自然生成论的深刻含义,而且可以认识到城邦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究竟具有怎样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3.
了解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后期各卷中反映出来的思想变化,是一个涉及能否正确理解亚氏本体论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关于实现是本体的思想才是亚氏形而上学探索的真正结论和最后达到的高度.搞清这一思想,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实践哲学对旧形而上学的扬弃.一、从语言到直观——亚氏本体论视角的转换《形而上学》第七至九卷一般被公认为是亚氏本体学说的核心,属于该书的后期各卷.在这部分著作中,亚氏思想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从早期对本体的多方思辨,转向把形式视为主要本体.因此,一些研究者据此认为,亚氏后期回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或因此把亚氏视为调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二元论者.这种观点在国内一些西方哲学史著作中并不罕见.为了有利于澄清这个问题,并从相关概念中剥离出实现这个范畴,本文先须作以下考查:第一、亚氏对本体探索的视角是否有所变化?在早期著作中,亚氏对本体探讨的主要视角是把本体规定为主词,它“既不能述说一个主体,也不能存在于另一个主体之中”.这个视角对亚氏的思想发展曾产生重大影响.正是从这样的视角看,本体论才成为探讨作为存在之存在的学说,成为追问作为第一本体的个别事物为什么能够进入语言,成为与存在(是)相关联的主词,到底存在(是)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但是,第一本  相似文献   

4.
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乃万物之灵,凭借人类的力量完全可以改造、驯化自然为我所用,一切环境问题皆可以依赖各种手段加以解决。二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生态中心主义,它将人与自然置于同等的地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否认人类凌驾于自然的特权,于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进而主张,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彻底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对于这一结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和驳斥,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大论战,至今没有结束。如果能从建设性的角度分析环境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就可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读了《哲学研究》今年五月号上邱世友同志的文章:《关于<文心雕龙>之“道”》很受教益,非常感激。特写这篇文字酬答,以谢雅谊,并就正于大家。多年来,对于《文心雕龙》之“道”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的名流学者很多,但是“道”的问题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把许多对“道”的说法加以罗列,则有黄侃、刘永济的自然说;范文澜的儒家圣贤之大道说;陆侃如的儒家说;杨明照的三才说;郭绍虞的自然之道和儒道不矛盾说;黄海章的自然之道和圣人之道不能等同说;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理想国家模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国家学说,是西方政治哲学之滥觞,后来产生的各种学说都在这个或那个方面受其影响。文章通过比较的方法研究柏、亚国家学说的差异,指出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柏氏主社会分工论,亚氏主自然生成论;在国家阶级构成问题上,柏氏主森严的阶级分层,亚氏主宽松的公民和谐;在财产所有制形成问题上,柏氏主“共产”,亚氏主私有。总之柏氏持“划一性”的观点,亚氏持“多元性”观点,两者实质都在维护奴隶制,但因思想进路之不同,运用在实际中必然会显出结果之不同。  相似文献   

7.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对加强南北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南粮北运方面更是功不可没,明代会通河疏浚以后,成为南方漕粮北上的必经之路,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枯涩之患多有发生,如何解决水的补给问题,成为保证通航的关键。大部分学者认为会通河补给之水皆赖于泉水,而本文认为,除了泉水以外,河水、湖水也是会通河补水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8.
《楚辞·天问》“该秉季德,……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一段,是研究先商史的重要资料,王国维、顾颉刚等先生对此都有讨论。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该节反映了王亥、上甲微父子都与有易氏女有婚姻关系,原因即是先商族存在的收继婚和兄终弟及制度,王亥死后,王位和有易氏女传给王恒,而在王恒之后,又回传给王亥之子上甲微。这一问题的梳理,有利于了解先商族史迹和婚姻、继承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了晋太史蔡墨的一段话,其文云: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昔有(?)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名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  相似文献   

10.
基因技术增加了人类治愈由于身体和生物学原因所致疾病的可能性,但是并无助于社会心理问题或文化问题的解决,例如人类的道德教化问题.人类的道德行为与创造性是以自由为前提的.没有自由,人就不能进行创造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朝向生物机器人的人的技术化是基因技术的幻象,这种生物机器人将人所处的环境和同伴相分离,因为除非将人杀死,否则人的意志不能被取消.人类求生之意志(生物系统之保存)是人类一切愿望的来源.倘若基因技术不能规定这一意志和人类独立的精神能力,那么通过基因技术实现人类的道德教化也无从设想."新人"在此只能表明生物学意义上的新特质,而不是道德或精神上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十种清诗总集提要补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四库全书总目》,先后曾有许多学者专门为之补正,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集部总集类存目所涉的某些清诗总集,此前学者关注较少,有关问题更为集中.而依据近年问世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相关古籍,许多问题都可以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特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民族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在民族学发展史上,对环境作用的估价虽然倚重倚轻,有时而别,但处处都能看到学者们为阐述这个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人类必须结成社会才能生存并发展经济文化,而社会又一定要建立在某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作为现象之一的民族,当然也不能例外。民族共同体的各种历史类型,从氏族、部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大致有两种:一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乃万物之灵,凭借人类的力量完全可以改造、驯化自然为我所用,一切环境问题皆可以依赖各种手段加以解决。二是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生态中心主义,它将人与自然置于同等的地位,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否认人类凌驾于自然的特权,于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进而主张,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彻底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但是,对于这一结论,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和驳斥,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的大论战,至今没有结束。如果能从建设性的角度分析环境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就可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上有许多事实,生动地说明实践是检验真埋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命起源问题上自然发生说的破产就是其中的一例。 地球上的生命如何起源,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古代就有两种看法。一种叫神创论,认为是上帝创造了第一个人和第一批动物,才有今日干姿百态的虫鸟人兽;一种叫自然发生说,它相信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中直接产生出来的。神创论完全是荒诞迷信的宗教说教,而自然发生说却是来源于简单的肤浅的观察。人们看到,从腐烂的肉中“生出”了蛆虫,从污水中“生出”了蚊子,从肮脏的身体和衣服内“生出…  相似文献   

15.
庄子并不是文艺理论家,这里所谓的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不过是借用现代的习惯用语,来指称《庄子》一书中所涉及到的某些文艺理论方面的言论罢了。《庄子》一书虽直接论述“美”的言论不多,而且直接谈论艺术和艺术创作的言论也很少,甚至连很少的谈论艺术的言论也并不是有意在讨论艺术问题,而是作为论证他的哲学思想的例子而存在的。但书中关于哲学、人生、政治、社会等问题的论述却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文艺学意义,它被后世理论家运用于美学、文艺学领域,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其与文艺美学有关的言论及其在后世的影响试作粗略的评述。 一、崇尚自然之美,反对人工雕琢 庄子反对人为的,损伤事物自然本性的雕饰之“美”,而主张体现淳朴天真的自然之美。庄子认为,世间万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体现着“道”。“道”是现实世界之美的根源。美就是“道”,“道”是绝对的“大”和“全”,是自然,因此,美就是自然。这个自然,不是通常说的自然界的山水景物,而是指天地万物形成的自然本质及其天然形态。这种自然之美,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大二全。先说“大”。庄子认为“天地之美”才是“大美”。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思想的基本倾向究竟是属于道家的还是属于儒家的?对这个问题,班固的回答是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的。他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发挥并修改了扬雄、班彪的意见,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自班氏此论一出,后世的司马迁研究者几乎都继承其说,正如刘宋裴駰在《史记集解·序》中所指出的:“固之所言,世称其当。”直到解放后出版的一些史学、文学著作,也有不少肯定了司马迁的思想倾向是属于道家而不是属于儒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人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应通过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解决环境问题,但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西部大开发不仅是西部人的义务,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命运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楚辞》(屈宋赋)训释题义一向是此项研究的“热点”之一。但自两汉而下,异说纷纭,莫衷一是。譬如《离骚》的题义,由司马迁释为“离忧”始,至本世纪八十年代末,竟多达27家。怎么训释才合乎本义?是《楚辞》研究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本文另辟蹊径,提出“倒文释义”。倒文释义是根据先奏楚语的特征而立说的。《离骚》即“骚离”,海峡两岸楚辞学者多有认同者。他篇如何?作者一一有理有据地予以阐释,使之系统化,令读者耳目一新。倒文释义一般适用于文题是主谓或动宾结构,固定词组大都不能照此办理。作者认为,这个新说还可作为辨伪的一种依据。当然,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正确与否?有待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19.
不少部门、单位都有接待室,接受群众投诉和人民来访。诉者、访者无非是要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是反映某方面的情况。接待室人员直接与群众见面,从主体上讲,是展示本部的一个窗口;从客体上讲,也是了解社情民意的一个渠道。最近中央专门召开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希望把面对最广大群众的这项工作搞得更好。但也有的单位对接待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拿接待室当挡箭牌。比如说,你有了麻烦,或胸怀不平,而这个问题非部门和单位领导出面解决不可,因此想直陈领导。但是,接待室说,得先登记预约;登记了,又好久不见动静。这里急如薪火,他那里漫不经心。以前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前二难大概有了缓解,但解决第三难却非一日之  相似文献   

20.
晋阳之战是春秋战国之交一场重要的战争,前辈学者也有论及,着重对此战发生的历史背景,即诸家族之间的深刻利益冲突,尤其是赵氏与知氏两大家族之间的尖锐矛盾进行剖析,指出两家战略目标的相克,最终导致了二者不共存,进而引发两大家族集团的争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此战的结果,以及这场战争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