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是世界上最大的鼓励人口生育国家。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75美元,估计人口数为2亿8千9百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0%,人口翻番时间为68年。粗出生率为20‰,粗死亡率为10‰,总和生育率为2.5。城市人口占66%。婴儿死亡率为25‰,产妇死亡率为10万分之48。平均预期寿命为69岁,平均每270人中有1名医生。有6%婴儿出生时不足重量。6—17岁人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65%男人和58%女人受过中专以上教育,有21%大学生获得过学位。妇女识字率为98%,75%的妇女实行避孕。  相似文献   

2.
香港是世界经济发达地区之一,而人口出生率又是世界较低的地区。从七十年代以来,香港的人口再生产,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类型。以八十年代初与六十年代初比较,可看到这一历史性的转变。1961年,香港的人口出生率为35‰,死亡率6.1‰,自然增长率28.9‰,总和生育率5.17。很明显,这仍然属于高出生  相似文献   

3.
据苏联中央统计局刊物《统计通报》资料: 1982年1月1日苏联总人口为26,884.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568.9万人,占总人口的46.8%;女性人口14,315.5万人,占总人口的53.2%;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多6.4%。 1981年共出生496.14万人,出生率为18.5‰,比1980年增加0.2‰,死亡274.21万人,死亡率为10.2‰,比1980年减少0.1‰;自然增长率由1980年的8.0‰上升为8.3‰。  相似文献   

4.
陕西汉中地区控制人口数量,调节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出生率由七二年的32.48‰,降到八三年的14.2‰,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2.11‰下降到6.7‰。十一年来全区少出生43.8万人,其中三中全会以来五年少出生24.6万人。全区人口状况发生了六大变化。第一、人口发展趋于平稳,人口再生产类型开始向稳定型过渡。初步实现了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的转变。全区  相似文献   

5.
从1949年到1979年间(除特殊年份外),中国的出生率从36‰下降到17.82‰;死亡率从20‰下降到6.21‰。特别是在70年代以后,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幅度更大。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们走完了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人口转变路程。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人口转变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人口发展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如一九三六年,人口出生率约为38‰,死亡率约为28‰,自然增长率只有10‰左右。从一八四○年到一九四九年的109年期间,中国人口由四亿一千多万增加到五亿四千多万,共增加一  相似文献   

7.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国经过1947—1949年的人口激增时期,开始了由高出生率向低出生率的人口转变。1947年日本人口的出生率高达34‰;1950年则下降为28‰;至1957年时进而下降到17‰;死亡率则从1950年的10.9‰的低水平进而降低到1957年的8‰。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日本人口便由高出生、高死亡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从  相似文献   

8.
烟台地区共辖16个县市,84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1万,占92.6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0人。 1949—1964年期间人口增长处于无计划状态,出生率年平均为32‰。1965—1970年虽然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但人口增长速度仍然较快,出生率年平均为28.9‰。1971年以来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年平均为17.2‰;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2.39‰下降到1977年的6.31‰(见表一)。近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和趋势 日本在三十七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养育着一亿一千六百多万儿女,平均每平方公里近三百一十人。人口的发展经历了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和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目前己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一九七七年出生率为15.5‰,死亡率为6.1‰,自然增长率为9.4‰。一九八○年出生率为13.7‰,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是7.5‰。  相似文献   

10.
法国人口目前居世界第十五位,它是历史上出生率下降最早的国家。十八世纪时法国还是欧洲第一人口大国,但从十九世纪起出生率开始下降,1801年法国人口年出生率为32‰,1851年26‰,1901年更降至22‰。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法国人口增长进一步下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现在法国人口为5358万(1980年1月1日),已退居西欧第四位。  相似文献   

11.
一 最近三十余年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不复存在,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为特征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形成。 人口转变包括死亡率由高变低和出生率由高变低两个方面。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以上降到10‰以下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出生率从七十年代初的30‰  相似文献   

12.
<正> 中国自70年代开始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口出生率在整个70年代的持续下降,到1980年,已由1970年的33‰降为18‰。然而,进入8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纵观整个80年代,人口出生率两升两降,即1980——1982年、1985——1987年的两次上升和1983——1984年、1988——1989年的两次下降(见表1)。对于8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的升降波动,人口界从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实际婚内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名词解释     
匈牙利人口(PopulaLion of Hungary)1,071万(1983年)。近三十年(1950—1983年)人口增长14.6%。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五十年代平平增长速度7‰,六十年代为4‰,七十年代为2‰——4‰,1980年——1983年为零。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1880年43‰,1930年为25.4‰,1955年21.4‰,1983年为13‰,出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妇女生育率下降。五十年代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类型。15以下人口1953年为25.2%,1982年为22.1%。15—90岁人口1953年为61%,1982年为60.4%。90岁以上人口1953年为  相似文献   

14.
<正> 印度是亚洲第二人口大国,在1982年印度的人口总数就达71170万。土地面积为295.24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241人。印度出生率1955年是52‰,1975年是42.9‰,1975~1980年是37‰。印度政府现今所实行的生育政策是降低出生率,在1987——1983年间由30‰降到27‰。印度是世界上最早推行计划生育的国家。早在1951年——1956年“一五”计划期间,印度政府就指出“解决计划生育问题刻不容缓”。印度政府当前的生育政策是:1.对多生者予以惩罚。1976年《计划生育法》规定,对有两个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从五十年代起,拉美地区出现急剧的人口增长。那时死亡率迅速下降,而生育率却保持高水平增长。从1950年到1975年的四分之一世纪里,拉美人口从1.65亿增加到3.22亿。 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拉美许多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包括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整个地区出生率从1960年的41‰下降到1975年的34‰,预计到2000年将会降到25‰左右。根据预测,到2025年,拉美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还会进一步降低,其下降幅度大致与1975—2000年期间的下降幅度相等。  相似文献   

16.
1970~1975年世界人口出生率为30‰,2000~2005年预计降到21‰,但仍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较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率已经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最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最高,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事实表明,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越快。世界人口大国(亿人以上)已从1950年4个国家增加到目前的11个国家,其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根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大国将增加到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育水平将决定着世界人口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一 人口转化论 人口转化论的历史可追朔到20世纪初期美国人口学者汤姆逊,(Thompson)于1929年根据世界一些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历史资料,把世界各国人口增长变化水平区分成高、中、低三种类型。1945年诺特斯坦(Notestein)又对此加以发挥,将这三种类型归纳为人口发展三个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人口高增长潜伏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化增长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下降稳定期。由此产生了人口转化论。图1是人口转化论的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18.
<正> 战后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十分迅速,并且很快相对稳定下来。这对当时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为什么日本人口出生率能够迅速下降,并且长期保持着稳定下降的趋势?这是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及其总趋势战前日本是个人口出生率很高的国家。它当时每年人口的出生率一般都保持在30‰左右的高水平上。战后初期,由于日本当时曾出过一现个“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连续几年都超过33‰,比战前的平均人口出生率还高。例如1947年,日本人口出生率为34‰,已接近战前出生率最高点(1920年为36.3‰)的水平,甚至超过某些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人口普查、人口经常登记或专门调查,可以得到某一日期或某一段时期的各种人口数字。如,1982年7日1日全国人口为103,188万人,其中,大陆共有10.08亿人;29个省、市、自治区1981年出生2069万人,出生率为20.91‰;死亡629万人,死亡率为6.36‰等等。这些数字或者反映某一日期(1982年7月1日)的人口状况,或者反映某一时期(1981年)内发生的人口事件的规模(出生和死亡人数)及其水平(出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占亚洲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多的人口大国。它的人口数量的增长,不但对本国而且对亚洲以至对世界的经济,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一直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状态。1949年至1970年,除个别年份外出生率都在33‰以上;自然增长率都在20‰以上。1966至1970年平均高达26‰,五年时间就增加了一亿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