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1858—1919)是美国第26任总统(1901年9月至1909年3月)。西奥多·罗斯福原为副总统,因总统麦金利(MicKinley)被暗杀而于1901年9月接任总统职位,并于1905年3月当选连任。在任期内,西奥多·罗斯福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对美国人确立“环境意识”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环保”政策,对美国人环境道德观乃至总体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悲剧>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871-1945)最成功的小说.本文从作品的社会悲剧,凡人悲剧,以及"美国梦"悲剧三个层面来说明<美国的悲剧>正是"美国梦"的破灭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1900年)一出版就被打人冷官,被认为是本伤风败俗的坏书。作者也因此受到了舆论界的谴责:德莱塞歪曲生活,德莱塞诲淫诲盗,德莱塞明知故犯,德莱塞已经步入歧途,德莱赛这,德莱赛那,总之,一切都是卑鄙、伪造、邪恶。其实,这部直言不讳的小说本身,无论在细节,还是在字里行间都没有一点海谣淫盗的东西。就在严肃地叙述赫斯渥迷恋嘉莉的情节中,在描绘赫斯渥自愿抛弃一切对他来说有生活意义的东西——社会地位,朋友的尊重和个人荣誉——这一段故事中,也没有使人任何伤风…  相似文献   

4.
陈晶 《云梦学刊》2001,22(4):88-90
斯蒂芬·克莱恩是美国早期富有天赋的自然主义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说<街头女郎玛吉>显示了他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在这部作品里,他把人类描写为周围环境力量的受害者,同时也是人类无法驾驭、无法充分理解的社会经济因素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成名作《嘉莉妹妹》,越来越受到关注,解读观点众说纷纭。笔者在品读他人观点基础上,从"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角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为切入点,对"嘉莉妹妹"进行全新解读,挖掘嘉莉形象全新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重新审视德莱塞的思想,探寻他最终放弃评价嘉莉性行为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6.
美国文学包括早期美国文学──清教主义和启蒙主义;19世纪美国文学──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20世纪美国文学──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它属于世界上最年轻的文学,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涌现了像爱默生、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马克·吐温、豪威尔斯、亨利·詹姆斯、克莱恩、诺里斯、菲兹杰拉德、海明威、福克纳、庞德、艾略特、奥尼尔和阿尔比等伟大作家……  相似文献   

7.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成名作《嘉莉妹妹》越来越受到关注,解读观点众说纷纭。笔者在品读他人观点基础上,从"生物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角度,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为切入点,对"嘉莉妹妹"进行全新解读,挖掘嘉莉形象全新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重新审视德莱塞的思想,探寻他最终放弃评价嘉莉性行为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8.
德莱塞及其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莱塞及其小说创作秦丽萍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处在雅驯文化和基督教清教主义文化笼罩的历史背景下,他以一个觉醒者的姿态,撕破了弥漫在社会各阶层中的那层令人窒息的、虚伪的面纱,使世人不仅看到了社...  相似文献   

9.
自然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法国,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法国的自然主义要求作家用科学的态度,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达到真实再现生活本来面目的目的。20世纪初,自然主义被少数美国作家应用于文学创作。美国的自然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法国题材主要来自社会低层、创作的非道德态度等自然主义特点;因受多种社会思潮和其特有的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了乐观主义、浪漫主义等鲜明美国特色的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一部自然主义杰作,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社会现实。在观看——想要——购买这个简单的公式里,包含着自然主义小说所表明的欲望决定结构,据此可分析出,广告是如何从心理上驱使着现代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11.
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美国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郁蓓 《文史哲》2006,(3):102-108
在反叛欧洲文学价值的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美国传统文学批评,把研究美国文学作为对美国理念的阐释、对美国文化的构建,与作为现实国家和一种思想概念的美国相互依存,成为美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以反叛具有深刻种族主义内涵的美国传统文学批评为起点和目标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从表面上看,与前者势不两立。但是,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坚信,亚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是美国民族认同的一部分,把对亚裔族裔认同的诠释,作为对美国民族认同和美国理念的再诠释和再完善,结果,相当一批亚裔作品,因与美国主题无缘,被拒之于亚裔美国文学大门之外,其批评理念的民族主义实质暴露无遗。从本质上看,无论是以文化民族主义还是以全球主义为主导的亚裔美国文学批评,都是对传统文学批评的一种承继。美国文学批评的大语境,亚裔移民后代在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主导地位,学术为国家权力服务的现实,以及当今为学术而学术的风气等等,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末以降“后技术时代”肇始,美国技术电影渐次呈现自我悖反的发展范式:一方面不断推进“技术化”,“前置”创新技术,追求观影体验“陌生化”;另一方面影片所操持的“意识形态腹术语”表面看来歧义丛生,撕碎暗箱秘密咬合的齿轮,便可窥见电影文本所呈现的诸多症候性因素赫然指向“技术异化”甚或“反技术”。技术作为美国电影“常数”在新世纪萦绕的“二项对立式”———崇拜和否定,是美国技术电影形式和内容在新时期遭遇之新倾向。在观影体验“陌生化”和电影“文学性”诉求的互交中发轫的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是美国技术电影形式和内容动态自洽之产物,也是其实践对当代性进行影像书写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强大使美国研究在全球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然而,中外美国研究在内容范畴上却存在着巨大差别.美国研究在本土的兴起是其民族身份诉求的象征,是内向的,采取的是文化的研究途径;而对中国或其他国家而言,美国研究是对一强大的他国的研究,因此较易倾向于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各国美国研究协会成立的先后也因此与美国的外交拓展基本一致.通过对加拿大与中国的美国研究的案例分析,认为除了语言与经济条件的限制外,本土主义与国家利益的结合是美国研究各国发展差异的原因所在.中国的美国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国这一国家实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从长远而言需以美国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黄波 《学术界》2012,(1):161-167,287
美国文学从自然主义文学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异军突起,占据世界文坛重要地位,但文论界对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之后的发展脉络界定模糊,以至出现断裂感.分析美国社会史实可以论证,自然主义思潮进入美国后迅即嬗变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主导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嬗变所产生的张力和冲突构成20世纪美国文学乃至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以“迷惘的一代”为缘起、“垮掉的一代”为高潮,最终汇聚为美国反文化大潮.  相似文献   

15.
刘爽 《齐鲁学刊》2006,(3):122-125
美国历史不仅是一部工业化、都市化和移民化的历史,也是一部清教文化被消费文化逐渐侵蚀并最终替代的历史。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文化变迁的亲历者,亨利.亚当斯以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史学家的睿智,在其自传体小说《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中清晰地记录了那个变革时代的文化轨迹。对美国精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预见,使《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一书成为透析欧美近代文化的必读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世纪以来,技术至上的美国电影愈加热衷于借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来刺激观影者,但其电影叙事、主题关注、人物塑造等方面却呈现出由传统的技术崇拜向反技术崇拜的价值观转移。作为美国电影主要类型之一,灾难片在新世纪见证了“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的发轫和粉墨登场。以《后天》和《2012》为例来审视电影“反技术”叙事,从技术地位在电影文本内外的嬗变、电影文本技术“能指”符号以及电影场面调度来揭橥美国灾难片中所蕴含的技术价值观,进一步对“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加以界说和阐释。  相似文献   

17.
曾绛 《云梦学刊》2013,34(1):101-10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批小说家开始关注并描写城市空间及城市人的价值观。作为美国城市小说的先行者之一,弗兰克·诺里斯创作了以芝加哥为背景的代表作《深渊》,并将其对现代城市的印象糅入歌剧院、街道和商贸大厦等城市空间的描写中。《深渊》突显了美国早期现代城市空间的基本特性,探讨了城市空间对不同城市个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映了以诺里斯为代表的美国知识分子对转型期美国的社会价值、生存理念、人的归宿等问题的思考和焦虑以及他们呼吁整个社会予以关注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张军  吴建兰 《河北学刊》2012,32(1):203-206
"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高度重视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并采用多种策略来达成这一目标。"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所体现的"对美国精神的认同、对美国基督教的认同、对美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是其对美国民族认同的重要表征。"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经典对美国民族认同的建构对美国犹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张彩庆  骆洪 《学术探索》2012,(10):149-153
身份政治是美国华裔文学的规定性特征。美国华裔文学作为华裔身份想象、表征和构建的场所,其阐释和接受是富于政治性的,是民族性和族裔性交锋的延伸。本文以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女勇士》为例,分析该作品在接受过程中所遭遇的阐释政治,从而阐明后现代族裔作品实现族群身份建构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外政策实践的逻辑是以捍卫和输出美式民主、价值观为目的,以武力等为手段。分别从自由的不同维度,围绕美国对外政策实践的逻辑,论证了自由是美国对外政策实践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