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鎏光溢彩、乐曲悠扬,淑女窈窕,掌声细潮,“从蛮荒到现代”——韦荣慧少数民族服装现代设计表演展示会,正在聚满宾客的北京饭里举行。 这是多年潜心于苗族服装设计的韦荣慧经过探索实践,反复研究、精心设计的作品结晶。 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功,韦荣慧十分坦然。她深悟:成功的乐趣,在于过程本身—— 从哲学到美学—相隔并不遥远 谁能想像,在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研究和实践上,颇有成果的韦荣慧,当初却是从中央民族大学政治系毕业的。然而,这位来自贵州雷山、曾经在家乡清亮的河流和古老的水车旁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2008,(11):55-55
1996年4月,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一场名为《从蛮荒到现代》的少数民族时装表演轰动了国际时装界,被媒体称为“一匹冲入时装界的黑马”。这台服装的设计者、来自贵州的苗族设计者韦荣慧的名字第一次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设计者的身份出现在时装界。这个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二年考上中央民族学院的苗族女性,毕业后留校,没有将精力放在自己的哲学专业上,  相似文献   

3.
华锐吉 《西藏研究》2013,(1):115-120
华锐藏族女性服饰在具有一般藏族女性服饰尤其是安多藏族服饰特点的同时,也有其比较鲜明的独特性。通过详细描述华锐藏族女性服饰,进而探究华锐藏族传统服饰体现的文化内涵,一来有助于从服饰文化中探知华锐藏族部落历史;二来可以让人们了解这个部落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以及相互的影响,从而为华锐藏族女性传统服饰的保护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青海安多藏族服饰是藏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兽皮边饰作为一种以身体作为载体的文化符号,既传递着时代的信息,又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传统、经济状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心理.本文拟就安多藏族兽皮边饰在当代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嘉绒藏族传统服饰变迁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琴 《西藏研究》2007,(1):96-100
嘉绒藏族传统服饰是如何发生变迁的,与藏族、汉族及其他民族服饰有何联系与区别?文章借有限的历史文献记载对隋唐前后、清代以及新中国建国以后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进行考察,探讨了嘉绒传统服饰变迁的过程、特点及其原因,认为文化传播、社会制度变革和转型、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嘉绒服饰变迁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方可  杨华峰 《民族论坛》2013,(11):F0003-F0003
2013年中国·凤凰第四届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落幕。北京服装学院教师、“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杨洁的“苗族新概念服饰秀”为闭幕式演出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该剧以涵盖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汉、回、蒙古、土、撒拉等民族特色浓郁的歌、舞为主体,着力表现青海山美、水美、人更美的主题。全剧整体风格统一 但各部分又可独立成篇,主要展示青海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剧由七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雪山魂》藏族“卓”舞为主,用藏族男子群舞表现雪山的雄浑壮丽、古朴、粗犷、庄严和神圣。 第二章:《三江秀》运用“伊 和“弦子” 风格,穿插藏民族风格的领唱和合唱,以女子群舞形式,再现三江源头碧草如茵、野花遍地的美丽风光和高原儿女勤劳善良、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 第三章:…  相似文献   

8.
韦荣慧是勤奋的。韦荣慧又是善良的。善良很美,而勤奋可以让美更恒久更眩目。客观的说,韦荣慧的民族情节是最浓的,对民族服饰文化的感情是最深的。她曾独自去过几乎所有的民族地区。在侗族的风雨桥上,在布依族的石头寨里,在白族的大理三塔旁,在喀什的大巴扎中,在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不管她走到哪里都会有一些感人的故事发生,而且,所到之处便会有一种声音:“韦老师来了!”这是称谓,更是一种尊敬、一种钦佩。她能从心的最低层去了解、去发觉人民对服饰的理解和依恋,她将它提纯、升华,演绎成一件件美轮美奂的霓裳,让人惊叹,让人痴迷。1992…  相似文献   

9.
中国各民族传统服饰绚丽多彩,工艺独特,款式别致,然而由于重视和保护不够,失传和外流导致严重流失。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中国民族服装服饰研讨会上,专家呼吁:对中国少数民族服装的挖掘、保护、征集、整理工作已迫在眉睫。中国民族博物馆韦慧女土说,很多少数民族服装制作工艺已经失传了,像赫哲族的鱼皮服饰、蒙古族的固固冠剑袖服饰、藏族贵妇人镶多珠松石珍珠冠大襟袍式服饰等等,博物馆办展览都没有资料。同时,这些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引起国外收藏者的兴趣,以民族服饰为对象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服饰外流,仡…  相似文献   

10.
高原     
走在拉萨街上,我与手摇转经筒、口中喃喃祈祷的藏民擦肩而过。我看见许许多多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赤裸着双脚,五体投地,一步一个等身头向大昭寺走来。他们有的来自青海、甘肃、四川藏区,在他们身后是数千公里绵延的雪山,荒芜的戈壁,奔腾湍急的江河。他们一步一步用身体丈量着走来,我不知道那需要怎样的虔诚和毅力!  相似文献   

11.
藏族爱喝茶,吃饭伴以茶,待客光端茶,喜庆节日聘礼赠馈甚至宗教活动,都离不开茶。其喝茶方式和习俗与内地大不相同。独特的藏族茶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国是茶的故乡,先秦时即以之为药品和饮料,西汉士大夫已将饮茶作为一种高雅的享受,隋唐时饮茶更形成风尚。藏族何时开始饮茶,难以追寻。从中国最早栽培而且大量出产茶叶的四川与藏区接近的情况推测,藏族饮茶的历史应该是很悠久的。《唐国史补》卷下载,唐德宗时,常鲁公出使吐着,闲时在帐房中煮茶。吐着资普有意问他:“此为何物?”鲁公答:“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相似文献   

12.
在1991年梅里遇难的17名中日登山运动员,有个“香格里拉”土生土长的藏族小伙子———斯那次里。那年,28岁的斯那次里第一次参加登山活动,当他到达雪线之上时禁不住脱口惊呼:“雪山原来是这么美丽啊!我都不想回去了。”斯那次里果然一去不返。这是他留给活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注重服饰的国度 ,这不仅反映在历代封建王朝正史中的《舆服志》上 ,更反映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千百年来 ,勤劳、勇敢、智慧的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在过着丰富多采生活的同时 ,也创造出了形式多样、色彩纷呈的各种服饰。随着历史的发展 ,服饰由最初的基本功能发展出许许多多的精神含义 ,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中国服饰文化 ,具有鲜明特色的藏族服饰文化便是中国服饰百花园中的一朵瑰丽奇葩。藏族文化是植根于藏族社会的民族文化 ,也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地域文化。它产生于青藏高原 ,是这块土地上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藏族…  相似文献   

14.
从史诗《格萨尔》看藏族部落的血缘制度何峰血缘是维系部落社会的一条重要纽带,即使在地缘部落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藏族部落也不例外。藏语文中,与血缘相对应的词汇是“”(骨系),它几乎包含了血缘所代表的全部意义。青海省境内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历史上称“三果洛...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 ,千百年来 ,他们创造了与本民族历史一样古老、独特、灿烂的文化。服饰就是其中之一。《中国藏族服饰》的出版 ,不仅使我们了解了藏族的服饰 ,而且还从这些服饰中得到了其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意识、价值观、文化交流等综合信息。当人类开始用兽牙穿成项链挂在脖子上 ,用树叶围在腰间遮挡自己身体的时候 ,便开始了服饰文化的历史。服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它产生起就具备了两种属性 ,那就是实用性和审美性。最初产生服饰的直接原因 ,是抵御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侵害 ,因此就…  相似文献   

16.
许鑫 《中国民族》2007,(4):13-17
2007年3月17日,早春的一场大雪悄悄降落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支扎藏族乡正尕村的山间小路上。大清早,村里的老老少少穿戴着只有在过节时才穿戴的传统藏族服饰,聚集在通往村外的路口,仰首翘望着来自远方的客人。  相似文献   

17.
丹曲 《西藏研究》2009,(6):69-77
自古以来,自称为“董氏”的果洛藏族就居住在被称作“玛域”的黄河源头。在藏文文献和口碑资料中,“董氏”往往与当地的阿尼玛沁雪山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给果洛藏族的姓氏增添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它给阿尼玛沁雪山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依据藏文文献和口碑资料,就果洛藏族的姓氏源流及其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展开讨论,认为果洛藏族姓氏的渊源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且其历史久远,与藏族族源一脉相承;果洛藏族的阿尼玛沁山神崇拜习俗,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反映,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是藏族社会早期部落制度的一种辐射,也成为历史以来维系黄河源头社会秩序的象征。果洛藏族的姓氏源流及其与宗教文化的关系,既是果洛地区藏族古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文化习俗的沉淀,也是其部落文化和宗教信仰兼容性的折射。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论坛》2004,(8):11-12
“青藏高原的一颗明珠”是赞美,“雪山女神的眼泪”含着感伤,“环湖崩溃”则有些耸人了,环湖走一走,看一看,它存在,它真实,我思考,我存在。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藏族小山寨莫斯卡,位于断山脉峡谷地带的金龙大雪山下,是一个海拔4300米的高原牧场。“莫斯卡”的藏语意思为“祥瑞平坦的地方”。它被三座神山环抱,集雪山、森林、草原、冰河、海子(湖泊)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时空无声也无形,却总要留下痕迹。韦荣慧驰骋在人生的征途中,划出许多痕迹,虽然耕耘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园地时间不太长,但划出的形象却很美,留下的痕迹也很深刻。《从蛮荒到现代》一书可以说记录了一个人设计民族服饰梦想成真的故事。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里。有55的少数民族兄弟,他们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民族服饰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座既是中国的、也属于人类文化的宝藏,却远未得到开发利用,众多的有识之士为之激奋,为之拼搏。1987年夏天,中国服饰业举办的第一个研讨会《中国服饰理论基础研讨会》的主题是,民族文化与时代感。会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