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一个藏村———巴村的正统与异端关系的历史的微观考察,认为该村落的历史和藏族文明化的进程有着多次交会:第一次是藏文明出现之时;第二次是格鲁派获得政权之后;第三次是噶厦政府失去统治之后。三次互动都为村落带来了正统与异端关系的结构性变动,但依旧维持着一个统一的村庄。文明的动力是二者的动态性互动,并不带来同化或者某一方的消失;二者之间通过传统间域完成沟通,同时又在历史的过程中,通过多次的大小传统的转换,维护了上级涵盖下级的等级结构,构建一个象征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3.
同目视相比 ,聆听与宗教信仰的联系更密切。按基督教的观点 ,聆听上帝之言是在孤独中单个人聆听 ,而不是在稠人广座中从大喇叭聆听 ,更不是把好事做在明处。信仰同聆听奥秘有关 ,而不是同“看”、“见”有关。科学发现却同“可见”联系在一起。信仰是个人独处时与上帝喁喁私语。上帝之言只能聆听 ,不可目见。聆听是心灵与心灵、人与上帝的沟通。聆听奥秘 ,聆听心声 ,聆听天籁 ,乃是一种最深沉的交往。本文论述的聆听 ,兼具感觉性质的聆听与神秘主义的聆听两种性质 ,这两种意义的聆听都同人的生存体验结合在一起 ,并且 ,宗教信仰的聆听综合了感性与神秘的聆听。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分析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对于佛教政策变化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江南地区以禅寺、讲寺、教寺为代表的正统寺庙的分布与变化,从而阐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政府行为在佛教控制的层面是如何展开的。进而指出,在政府意志与民间意愿相统一的前提下,政府控制行为与民间意识形态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否则二者往往处于对立状态;虽然政府行为于民间意识形态的控制十分强烈,但是民间的祠神复兴运动在政府禁毁伊始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伊公是个广受宁化县河龙乡53个聚落祭拜的神明,它的信仰曾一度扩大到长汀县以及江西省石城县等地.本文以伊公信仰为分析对象,利用地方志、族谱、清朝的碑文以及田野调查资料探讨民间信仰的正统化与地方化问题.认为从伊公信仰的缘起可印证在宋代民间信仰的正统化与地方化是同步的;伊公信仰的扩大受到了官方的推动、经济交往的延伸、姻亲关系的牵引、宗族迁移的播散以及抚慰乡民焦虑心理的需要所影响,它的扩大过程同时也是它与当地社会的环境、经济、民俗文化及民众心理相结合,即地方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政权“各言应历数,人谓迁图新”,正统与僭伪之争成为当时鲜明的时代特征。入主中原的夷族“假中国礼乐文章”,接过传统文化的旗帜,在汉族地主的导引下,再造中华正统,使中国文化以几千年从未间断的形式发展下来。中华正统之争与再造的积极意义,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7.
1850年夏,恩格斯根据德国进步历史学家威廉·戚美尔的《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一书中的历史材料,以极大的热情,深刻隽永的笔峰,撰写了《德国农民战争》一书。该书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研究宗教历史事件、宗教历史人物和许多具体宗教问题的光辉典范。它把理论上的深刻概括同政治上的精辟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首次系统地揭示了宗教改革的社会根源、阶级实质、阶级构成和历史意义;全面分析和评述了宗教改革时期主要历史人物的政治立场、宗教思想和历史作用;详细考察了当时德国的神学异端和禁欲主义,深刻揭示了宗教与农民战争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神哲学史上 ,克尔凯郭尔是对悖论进行生存论探究的第一人。他认为 ,基督教是关乎生存的宗教。基督教植根于悖论。对基督教而言 ,悖论是一个应张扬和加强的优势 ,而不是一个应遮蔽和减弱的缺陷。本文剖析和梳理了克氏著作中的若干悖论 ,并认为 ,他的悖论的主旨在于揭示理性和信仰的关系 :信仰高于或超于理性。理性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界限 ,“为信仰留下地盘” ,从而确保基督教的“超越性”和“生存性”。克氏从唯信论生存论的角度对悖论以及理性和信仰关系所作的思考 ,蕴涵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对之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列奥斯特劳斯和卡尔施密特的“启示神学”和“政治神学”这两个概念为核心,展开了对“法的精神”的讨论,意在反省自身在时代处境中的心境情调,以期引起大家对中世纪神学与启蒙运动中的世俗化倾向的重新思索,其中自然也涉及到中西、古今之争中的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学谶纬袋与谶纬的奴婢性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在先秦曾遭新兴地主阶级的排斥。至西汉初,以刘氏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政权,还徘徊于黄老与儒学之间,但已意识到儒学可“窃而用之”。近代的梁启超就曾这样说过:“惟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这“于帝王驭民,最为适合,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汉高在马上,取儒冠以资溲溺,及至定大业,则适鲁而以太牢祀矣。盖前者则孔学可以为之阻力,后此则孔学可以为之舆援也”(《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西班牙萨尔瓦多解放神学家洪·索夫里诺的基督论的介绍,说明马克思主义影响解放神学的一个具体方式。索夫里诺分两个步骤回应马克思。首先,索夫里诺将马克思视为“第二启蒙”的代表,并指出第二启蒙的要点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践旨趣。第二,索夫里诺将耶稣生平分为两个阶段,说明耶稣的意图不是对抽象秩序的祝圣,而是对被偶像化、绝对化了的秩序的批判。索夫里诺由此说明基督教的旨趣和马克思的旨趣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认为,神学就是关于神的学问。“神学”(theology)一词由希腊文合成,与今天所谓“神话学”语义相近。古希腊人以通晓诸神的性质及故事的人为theologos。亚里士多德以“神学”一词指他的“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中世纪初期,曾以辩证基督神性的论述为神学。在各种世界宗教和民族宗教中,只有基督教的神学最为发达。基督教神学在论证神的存在及本性的同时,也讨论神与世界、神与人的关系。对于自然界第一因的思考,使一部分哲学家转归于对神的认知。对于神的认识,断乎不是来自人对自身的了解。相反,对人的认识,却来自对神的…  相似文献   

13.
简朴是《圣经》叙事的一种独特模态.简明的人物、简洁的情节及简约的背景是展现此独特模态的实例.这些实例所构成的《圣经》与同为西方叙事文学源头的《荷马史诗》对峙并彰显出强烈的反差,由此形成了《圣经》叙事的魅力和神秘色彩.在这种简朴模态的叙事表象之内,可缕析出人一神、事一神和世界—神三条脉络及其交融关系.此种交融关系是非逻辑性的,它要求在贫乏而丰富、荒谬却信服之间达到相融与和谐.于是,《圣经》叙事背离了常规而创造了一种反常规的统一性.《圣经》叙事与神学信仰总是交融为一种独特的诠释学活动,它超越了感性描述和理性推演的局限性,上升到信仰皈依的无限性,从而激励了文学艺术之“可能的不可能”的精神追求,揭示了神学意蕴之“不可能的可能”的信仰本质.  相似文献   

14.
正统论与中国古代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古代的史学领域,正统问题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有争议的问题。千百年间,不同时代的史学家都为这个问题而“攘臂张目,笔斗舌战”耗尽了竹帛。尽管人们在对这一命题的界说、解释、阐发和运用时,因其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而不同,甚至还因人而异;但是,避开他们  相似文献   

15.
二程体贴出天理范畴,确立了正统理学的核心话题。他们提出二重人性论,完成了儒学史上的综合创新。他们提出"知先行后"说和"主敬"说,开启了后世理学家关于知行关系、内心与外物关系、本体与工夫的关系、"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正统理学家研讨的所有话题,几乎都可以在二程那里找到源头。  相似文献   

16.
正统论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在时间上连续不断和在空间上统一的特点的国家政权理论和史学理论。政治家讲正统 ,体现了政治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 ,促使有作为的政治家以统一中国为己任 ;史学家讲正统 ,体现了史学家的政权连续性意识 ,促使史家不断以正统观念编撰正史或改编史书 ,正史成为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正统论是促成中国文明具有连续性特点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欧洲文化史上,异端一词,同宗教有较多瓜葛。从教皇洪诺留三世(1216——1227年在位)于1220年下令建立“异端裁判所”开始,到本世纪的七百年间,教会残酷迫害了多少“异端分子”或“异端嫌疑分子”,仅两班牙的异端裁判所在1483——1820年间就迫害过三十万人,烧掉了十多万人。古希腊文化就是毁于罗马人之手。为了镇压不信仰基督教的异端,在亚历山大城,一次就焚毁了古希腊人的三十万份手稿。其后教皇格里哥利一世(590——604年在位)又下令焚毁了罗马图书馆的大部馆藏,还说什么“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信仰、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之间的关系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分析,文章得到一个基本结论:信仰包括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尽管个人信仰具有自身独特的个人的信仰体验,但是,从根本上看,个人信仰是在一定社会信仰基础上的个人信仰。信仰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梁启超指出:“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后,述中国传统史学者,皆以为正统不足论.其实,作为传统史学中的一种深层的历史观念,正统观一直影响着史家的史学思想以及史著的内容与形式,决非不足论之事.本文对传统史学中具有典型性的欧阳修的正统观做一探讨,以期加深对欧阳修史学思想的理解,同时也期望通过这一探讨,加深对传统史学中一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正统碑亭位于颜庙仰圣门前东侧,明正统六年(1441年)建,清康熙四十九年(1701年)重修。亭方形,歇山式,灰瓦盖顶,双重飞擔,周围彩绘斗拱,亭内藻井彩绘仙鹤图案。亭内立明英宗《御制兖国复圣公新庙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