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数量激增成为中国文学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而工业题材小说创作在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上却依旧显露出"愧对当代"的尴尬,并在整体上呈现出"题材"焦虑与创作勃兴对峙并立、抵牾纠葛的独特镜像,其历史渊源和现实诱因值得深入探究。工业题材小说创作若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在作家的使命承担,小说主体内涵扩容、节制和变革叙述形态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田萱 《人文杂志》2008,(2):133-135
新出版的小说<金石记>是一部意蕴深厚的文化小说.不仅以其独特的题材、新颖的视角、叙事手法的娴熟及叙事框架跌宕有致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创新了小说的艺术程序,而且通过对"文物人生"的刻画开创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文物小说的先河,它标志着新世纪陕西小说创作的一个高潮,也是近十年来中国小说界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3.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它从来都受着特定的文化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社会历史形态、生活方式及其生成的历史语境或潜在或显在的规约。中西文学史上的工业题材小说,也经历过一个审美及其主体性获得、确立、转变与调整的过程,对新世纪工业题材小说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鸿声 《社会科学》2012,(4):168-176
关于当代中国的工业化想象,与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性普遍价值,与大工业的、技术主义的谱系均密切相关。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中国城市特性由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所规定,引发了城市工业题材的创作热潮。这一情形,与当时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高度结合,形成同构关系。作品中工业与技术作为对生活各领域的主导逻辑,与政治属性结合,人的工业生产属性与社会的工业化逻辑被极大凸现。政治意义与伦理意义,都被"技术化"或"生产化"了。由于"工业题材"创作是一种政治体制,也产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特殊的"工人作家群"。  相似文献   

5.
柳州市工业发展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柳州市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工业化发展的经验。包括建设开放城市和开放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建设工业生态园和科技园 ,提高市场经济主体活力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柳州市工业发展新突破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时期生态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区。经过20世纪的生态启蒙,生态小说创作数量正快速增长,质量也日渐提升。但无论是在题材和形象塑造上,还是在小说文本的内涵上,都存在着一些影响生态小说良性发展的弊病。中国新时期生态小说要走出当前的困境,需要切实转变创作的趋同性倾向、进行合理的文化批判、深化文学审美和哲学思辨等。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工业建设开始引起中国当代作家的关注。表现工业生活、塑造工人形象成为时代赋予作家的重要使命,炼钢的内容大面积进入文学,形成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中的钢铁意象。分析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中的钢铁意象,可以发现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质,可以窥探文学与政治的紧密纠缠关系以及某种隐形的政治文化审美结构。  相似文献   

8.
农民性是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核心问题,如何书写农民性,书写什么样的农民性关系到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文学与农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问题。因此加强农民性研究,重建新世纪农民性的价值尺度,有利于当下小说的创作和批评。  相似文献   

9.
工业危机的实质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危机,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危机。中国在21世纪初期的现代化进程中,就面临着潜在的然而又是严峻的工业危机。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危机的紧迫性和巨大危害性,必须积极应对工业危机。中国已不可能建立发达的工业化,必须选择建设适度工业化和积极开拓新工业化。中华民族将在新工业化建设中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在后革命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呈现出史诗、反思、传奇、谍战等不同叙事类型,创作呈现出注重人物心理性格的复杂性与丰富性、注重展现革命历史的复杂性偶然性、拓展革命历史叙事的多元化个性化。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存在着某些缺憾:文体上多了影视剧的色彩,少了小说的意味;情节上关注通俗化的表达,少了经典化的叙述;整体上注重日常化的表述,缺少精神境界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是农业劳动向工业劳动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劳动者形态。农民工的劳动者形态与工业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农民工演进形态的关系作专题讨论能更好地揭示农民工的劳动性质及其劳动形态的特殊性与多样性。近代中国工业的独特性塑造了中国农民工的近代形态,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赋予了中国农民工的当代形态新内涵,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长期性导致中国农民工的长期性。与全球化下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农民工面临着从外延扩大到提升劳动素质的内涵成长为主的模式转变。提升农民工的劳动素质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新历史小说”曾作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给疲软的中国文坛带来过激动人心的刺激效果。今天,“新历史小说”差不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难以再有大的作为,但它无疑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留下了一笔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思想遗产。认真清理与甄别这一基于当代中国现实的文学现象,仍然是具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而本文试图完成的工作,即是一种对于批评的批评。一80年代后期,历史题材小说已成为重要的创作现象,也许不该排除寻根文学对重大政治事件的摒弃和对历史性题材倾向的直接影响,它同时勃兴于先锋小说…  相似文献   

13.
《豆棚闲话》以其独特的叙事模式在整个拟话本小说中独树一帜。其创作模式在文化皈依、题材处理、体裁选择和叙事操作等方面的新变和突破,代表了拟话本小说创作的一种趋势和走向。尽管拟话本小说创作终因遭遇的种种困境走向渐及澌灭的绝地,但《豆棚闲话》在文学苍穹中划出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以从中管窥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创作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困境面前所作的新变。  相似文献   

14.
近代翻译文学是近代中国的文学视野里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作品,对国人的小说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小说理论里,主要表现为对小说功能认知的转变,题材及创作手段的多样化,语言的通俗化以及作者群体和地位的转变。晚清翻译文学影响了当时的小说创作和小说观念,中国的小说由此而始,向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端木良在30年代即以小说斐声文坛。进入40年代后,他在创作上出现了许多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特点、新倾向。本文从艺术形式、创作题材、创作心态、思维关注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了这种变化的情形,并探讨了形成这种转变的内外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外来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小说的产生发展进程 ,伴随着外来文化、外国文学的积极影响。在现代小说创作的各个时期 ,外来影响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作用与意义 ,并日益与小说民族传统的影响形成合力。经过三十年的吸纳和消融 ,中国现代小说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根本转变 ,以成熟的形态成为世界文学有独立价值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滥觞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小说至三十年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题材、背景和性格刻划来看,中国现代小说的进展清楚地显示了从二十年代早期以城市为背景的自传体裁转变到三十年代以后描写农村范围的乡土文学”。描写乡村社会农人生活逐渐成为三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主要题材,以至于当时甚至有人惊呼“几乎所有的作家全写农村去了”。其中左联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乡土的都会──新感觉派小说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有关30年代的新感党派小说创作,因为其表现手法的怪异、价值诉求的离经叛道以及对都会男女性生活的赤裸书写等等原因而被排斥在正统文学史研究的视界之外。 8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文化阐释空间的拓展,新感觉派小说得到了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创作者的重视。当然这种局面的出现同时也是中国都会自身不断发展前行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力图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解决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新感觉派小说家们在师法国外的新的创作方法的同时,是否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何利弊;第二,新感觉派小说创作在中国的都会题材写作中占有什么地位,对后来的小说创作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对都会的描写除了赞美之外是否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具体包含着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工业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课题组确定的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对改革开放后山东省的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化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山东省工业化进程在"十五"期间跨越一个时期两个阶段,是全国同期工业化指数提升最快的省份之一;山东省工业化速度超过同期全国工业化进程平均增速,但仍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人均GDP增长和城市化是山东省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工业结构调整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省工业化增长的贡献初步有所体现;山东省工业化进入了全国第二方阵,但完成工业化进程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根据山东工业化特点,今后山东省需要明确从制造业大省到制造业强省转变的工业现代化新目标;将技术进步作为工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动力,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继续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前,资源匮乏和生态恶化两大危机,正在严重地困扰着全球工业化进程乃至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同时,一场新产业革命——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面对工业危机和新工业革命的全球发展新挑战,世界各国都必须认真对待,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积极选择应对工业危机和参与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应对工业危机的战略举措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调适性工业化发展战略",另一条是"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第一条依然是工业化发展战略,但它是一条经过调整、转变的工业化发展新模式,以应对严峻的工业危机,延缓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第二条则是新产业革命的发展战略,通过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开拓出新的生产方式而彻底走出工业化困境。此外,在今天,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作用并不仅仅限于应对工业危机,它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当代人类走向更高级文明的发展道路。事实表明,21世纪的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也面临空前的机遇,只有在应对工业危机中积极开拓新工业化,才能走出困境走向历史发展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